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710章 始建之诸侯

第710章 始建之诸侯

第710章 始建之诸侯

年末,咸阳城四面的城门口处,都布满了车辙印。

往西面走的,都是解甲归田的将士。他们当初来的时候,就是赤手空拳,如今走了,身上带的东西也不多。

回家的道路上,洋溢着欢声笑语。

他们听到了山坡上羊群的“咩咩“声,树林深处牛群低沉的“哞哞”声,麻雀们为了争夺食物在树上叽叽喳喳的争吵声。

世界从没有像这个冬天这样平静过。

在战火之中,**饱受摧残不说,心灵也被烙上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无数的兄弟,死在了南越的战场上。

他们不是第一次厌恶战争,但是经历了南越这场战役,这些心高气傲想着靠打仗翻身的士兵们,彻底认清楚了战争的实质,看透了军旅的本相。

战争是权贵们的政治游戏,军旅之中也还是利益分配,人情世故。

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家的方向走去。

偶尔在某个明月异常光明的夜晚,面对着漫长的黑夜,他们会想念在地下的兄弟们。

来时兄弟八个,回家时兄弟只剩下两个。

上阵父子三人,回家的却只有一个瘸腿的老父亲。他白发苍苍,迎着夕阳,望着故乡的高岗,风烟钻入他的眼睛。

鬼魂,就是为了活着的人,他们也必须活着。否则对于活人来说,至亲血肉兄弟、亲生儿子真的就此不存在于世,是一种多么残忍的宣示。

和那些曾经侍奉过嬴政,以及深受嬴政器重的高级将官不同,越是国家军队之中地位最普通、打仗之中卖力最多的士兵,他们对嬴政,更多的是怨恨,决然没有什么眷恋。

所谓的秦始皇,也不过是用千千万万个支离破碎的秦国家庭、无数具白骨堆砌起来的自大狂。

当士兵们明白他们自身才是堆积高塔的垒块的那一刻时,高塔本身就已经失去权威了。

大秦帝国,险些就此落寞。

好在,扶苏给了他们另一条道路,回家。

除了通往西边的城门,多是返乡的士卒;咸阳城东面、南面、北面的城门,一支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咸阳城开拔出去,像是成熟的蒲公英籽,为风吹拂,飘向四方,在未知的领域寻找合适的土壤扎根。

这些道路上,行走的都是豪车、名马,车上装载了一箱又一箱子的辎重。

这些辎重,无一不是民众的血汗制作,只是最后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

他们搬运着自己的战利品,向四面八方走去。

高高垒起的战车前后衔接,像是一条条肥美的大青蛇。大蛇吃小蛇,若是他们留在咸阳城,恐怕要把整个咸阳附近给榨干。

当扶苏告诉他们,关外有更多美味的食物,他们终于做了痛苦的割舍,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也给打砸了。

所谓贵族,所谓富豪,要是真的那么明道义,知礼节,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在一通装搬清理之后,这些人这才驱车前往自己的封地。

年末的咸阳城,差不多空了一半。

有野心的士人,也都跟着跑走了。

秦始皇被关在骊山之上,读完了《金刚经》的他,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金刚经》里讲说,佛自己说了半天,最后佛说我什么也没说。如果有人说我说了什么,就是在诽谤我。

嬴政意识到读经并不能帮助自己羽化登仙,直接化身暴躁老哥,把帛书给撕了。

他又去找徐福,让他给自己想办法。

徐福战战兢兢,前怕狼、后怕虎。

徐福让嬴政修仙毫无头绪,可是跑又跑不了,只说他缺少药材。

于是嬴政一天写了好几份信斥责扶苏,说他断了自己的修仙之路,是在害他。

嬴政让章郗把信交给扶苏,从此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可怜的太上皇等了好几天,扶苏只回信四个字——“无理取闹。”

这气得嬴政咬牙切齿,又开始化身为石,他整天一动不动望着咸阳的方向。他很想知道咸阳城里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他问章郗,章郗也只是摇头。

这种与世隔绝、却又好吃好喝的日子太难过了。

“陛下,您别难为末将了。末将真的不知道。”

嬴政大怒,“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看你这辈子也就最多只能用来看我了。”

章郗憨厚地笑了笑。

在反反复复折腾自己几个月后,嬴政发现了一项可以和外界取得联系的唯一方法,那就是给扶苏写信。

这只是刚开头的几个月,嬴政被关的就像是疯了一样。

而后面的日子,更加漫长,更加难熬。——把蜂后搬出咸阳宫,将李斯请出咸阳,吸引肥虫们去吃离家远的草后,咸阳城终于有了换血的机会。

大秦帝国这才开始走上正轨。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抓住一切危机,转变为有利于自己的局势。

这就是扶苏的治理之道。

很快,那些归隐的贤士们重新回来了,而朝廷中有识之士也敢张口说话了。

罢免了李斯之后,稷下文人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咸阳城里,开始酝酿着一场伟大的变革。

这将是在经历了数百年战乱之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天下人,他们都听到了扶苏决定使用郡县与封国并举制度模式。

除了不识字、无资产的老百姓,其他人都很高兴。

当然,无数人的命运,伴随着分封制的重启,也走向了全新的方向。

可怜的子房啊,他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和他的目标接近人物——任嚣打了照面。

在任嚣前往闽中为王时,张良才从闽中撤了出来。他带了很多在南越产出的稀有木材,打算去大城市销售。

没想到,居然遇到了任嚣的马车。

一开始听说了分封的消息后,张良的心被撕裂了一般,整天吃不下饭。

当一个信念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被人终结了梦想,就像是被人拔去了所有尾翼的熊孔雀。

张良感觉他的灵魂被抽走了。

一开始张良确实一蹶不振。

因为通晓历史的扶苏,先于张良每一步把六国贵族复辟的希望给掐死了。

张良也算是够强的人物了,一次次被扶苏打击,一次次站起来,想要寻找新的办法,完成复国的大事。

只是他可能永远也想不出,扶苏这个家伙,他是穿越者。

就在张良万念俱灰,想要找颗歪脖子树上吊时,忽然听到有几个人议论说,“二世一旦开启边地分封,十年内,外必有诸侯强大,届时天下又将要危险了。”正是这一句话,让张良又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张良意识到,纵使韩国彻底不能复兴了,那也不应该让秦二世好过,不应该让韩国的毁灭者如意,要让他们尝尝我所尝到的痛苦。

这份执着,放在任何领域都会有一番大成就,可惜张良偏偏把他用在了复仇上。

他正打算,物色一位厉害的诸侯,到时候好去指挥他攻打秦国呢。

可巧啊,居然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任嚣。

张良想要接近任嚣,但是他听说了任嚣的一番言论后,打消了这一念头。

“我没有什么大的野心,这辈子竟然能被封为广王,已经是祖先庇佑。现如今,我到了闽中,决定不制定任何政策,不颁布任何法规。我要天天喝酒,天天跳舞,天天唱歌。”

任嚣这么对随行的弟兄们讲着。

当然,他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因为两广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本来就是一块没有被人开发的热带雨林,人丁稀少,又经历了残酷的杀伐。

任嚣意识到,皇帝的安排绝对是符合他性格的。

他在这片封地上翻不出浪花来,就是个清闲富贵之人。

很多诸侯都看不起任嚣。两广地带与其他诸侯分封所得地盘相比较,比燕代之地还不如。

一个发达的农业文明国家,去了一块满是森林的土地,这根本不像是什么赏赐,准确的说,是打发。

所以当时秦国士兵们反对嬴政攻打百越,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百越这块土地对于中原人来说,价值根本不大,不能耕种,占领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在。

只有商人趁机谋利,可是也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痛苦。

可是任嚣不在乎这些,他已经很高兴了。

张良正是听到任嚣的那番话,这才打消了追随他的念头。

“这个人虽然头脑简单,会听从我的话。但是他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不会去做一些伟大的事情,我还是另寻他人吧。”

随后,张良来到了荆地寿春城,他看中了楚国地广人多的局面,相信如果有朝一日晋王——昌平君想要造反起事,有他帮助,打败秦国的机会会更大。

只是昌平君这个人,张良很难接近他。

这位秦国贵族,他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存在。在来的路上,他就担心此去荆地,会遇到反秦楚国贵族复辟势力。

可说实话,扶苏给了昌平君这么大一块地盘,又封了人人羡慕的晋王作为封号,昌平君实在是不好意思造反扶苏。

而且他见识过扶苏的手段,知道扶苏手里有几十万精兵,一旦自己有不对的举动,他将成为被扶苏打击的第一个对象。

这位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晋王,首先学会的就是低调。

所以在熊启抵达寿春后,他第一时间是先安抚当地百姓,宣布拒绝见客。

熊毅忍不住夸赞,“大哥,你真是成熟了不少,又精进了。拒绝见客的话,我们能少了很多麻烦。”

熊毅觉得,“反秦复辟势力和我们不是一条路子的人,他们想要和我们一同瓜分地盘,享用权力。这怎么能行?”

“楚国,不,如今是晋国了。晋国是我们的天下。”

身为晋王的熊启,一开始还听着很高兴,很满意,但是听到【我们】二字之后,心里起了一点小小的不舒服。

但是他望着熊毅沧桑的脸,对自己满是崇拜的眼睛,他还是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极好。今日起,即日起,我就封你为我的丞相。”

熊启和熊毅,这时候哥俩的关系,那是情比金坚。

而跟随这对好兄弟来到晋国的,还有一对好兄弟。

他们正是陈余和张耳。

当初扶苏不在咸阳城时,秦始皇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降低扶苏在朝中的影响力,曾经刻意提拔过扶苏手下的名士。

陈余、张耳就在其中之列。

这两个人,扶苏还没有来得及召见他们。

他们自己感觉在咸阳城久久得不到重用,又担心秦二世日后因为那些小事怪罪他们,于是就跟着熊启熊毅来到了晋国。

晋国,这是秦二世始建诸侯之中最大的一个国家,享有最大的地盘不说,更有寓意最好的封号。

扶苏一心一意要让秦国再次伟大,而很有些人,则选择了让诸侯国伟大。

形形色色的人,张良、陈余、张耳、项梁、宋义,都开始走向了熊启。

这位晋王,他和扶苏之间的君臣之义,舅甥之情,已经被无数人架在火上烤了。

————

在各路诸侯远离咸阳之后,扶苏开始着手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改革军功爵制。

花了几乎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扶苏坐上了皇帝的位置,终于把大秦帝国从毁灭的边缘拉了回来,接下来就是改变历史的时候。

国尉缭,是大秦帝国内部支持扶苏改革军功爵制的第一人。凭借着绝对的军事指挥地位,扶苏有他支持,改革军功爵制的想法被提出后,朝臣们没有人敢发声反对。

随后几位真心拥护扶苏的大将,也一一站出来说话。

蒙恬、李信、赵佗,都支持扶苏的作为,他们终于在朝堂正式公布了秦国决定停战的消息。

扶苏公然在朝堂上说,“天下长期地处在战乱之中,人们无法过上安宁的生活,人心浮躁,动乱不止。朕初继位,决定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大秦帝国,未来三年内不得打仗;关中赋税,皆降低两成。”

一些老大臣们,他们对扶苏这几个月内的作为非常不满。

但是看到蒙恬、李信、赵佗等将军都支持扶苏,一个个只好闭上了嘴。

在经历了大殿内长久的静谧之后,蒙恬这才公然站出来说:“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蒙毅也跟着附议。

冯去疾犹犹豫豫,没有出来带头。

王绾望着扶苏,也是不解他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

但是为了保护这只刚刚上位的小雕鸮,王绾还是站出来了。

“陛下圣裁,此乃天下万民之福。”

随后,朝堂内才爆发出空前的轰鸣。

“陛下圣裁。”

坐在上座的扶苏,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心里非常困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