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142章 募兵五十万?

第142章 募兵五十万?

众人群策群力,任嚣大开着的脑洞,总算是被堵上了。

不过,任嚣这个事情,还不算是今天朝会的重头戏。

“有关于军功爵制被废黜的事情,朕看趁着夏季农闲时节,开始着手遣散士兵,做相应的安抚工作。这件事,朕就交给――”

扶苏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随后他的目光在朝堂之上盘旋了一圈。

“朕交给上卿蒙毅,御史张苍,二人协同办理。”

张苍和蒙毅对视一眼,二人都在想,怎么又是和他一组。

张苍认为蒙毅太尖锐了,事无巨细,这样未免有些苛刻。而且他处理断案,一板一眼,丝毫不容情,简直是没有心。

蒙毅则认为张苍则是只会说大话,而且嘴巴不严实,自己昨天告诉他什么话,第二天整个咸阳城的各路府寺几乎都知道他说了什么了。

而且办事就办事,他也太浮夸了。别人都是拿个算筹严谨计算,到了他这里直接就心算,遇到难点的问题就口算。

倒是显得他这个上卿没实力。张苍以前因为身后没有世家大族,经常被人排挤,他老是酒后和人聊这个。

时间久了,大家都认为张苍在内涵蒙毅。毕竟蒙毅能够有今天,很多人认为原因就在于他出自强大的蒙氏家族。

他有个识时务的好祖父、有个擅长兵法的父亲,还有个懂得讨皇帝欢心的兄长。

蒙毅可不高兴了。

看吧,甭管是什么人,一开始相处都觉得对方不错;可等到时间久了,关系亲密,当从对方身上看到的东西多了,对对方的态度也开始复杂起来。

大臣们都望着这对搭档,神色各异。

有很多人,妒忌张苍和蒙毅。尤其是蒙毅,他们有些大夫年纪都六十多了,还没有混到上卿的位置。

张苍就更加不用说了,年纪轻轻,一表人才,深受皇帝喜爱。

二人应诺,这就接受了命令。

他们太年轻,遇到这样的肥差、油差,甚至都没有给其他年高德劭的人推辞一下。

自然地,一些老臣们脸色更黑了。

皇帝虽然年轻,但是不是不懂事。他看出来了朝中少壮派和老朽派之间的矛盾,但是他不能硬调解。

这一刻,扶苏才明白,什么叫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就当没看见吧。

估计这次他们去办事,少不了要有人使绊子,看他们自己的应对变化。

刚好蒙毅加上张苍,两人可以清理一下基层干部之中的蠹虫。

不过,很快冯去疾就举高了笏板。

“陛下,微臣有奏。”

“丞相何事?”

“陛下,臣等之前和陛下商议,陛下答应过,这废黜军功爵制之事,不能尽废,立了军功,还是要当封侯。陛下可还作数?”

“这个自然。若是有人来犯我秦,或者是对我秦有冒犯之处,到时候自然还是要出兵。立军功高者、多者,到时候还是要拜爵。这有什么可争议的吗?”

一众武将听了,一个个不免心里踏实多了。

冯去疾正色,“只是臣以为,这要废黜军功爵制,重立新制,还有些事要注意,也就是改革最忌讳的事情,臣请陛下不要去触犯。”

“何事?”

“臣请陛下不要着急,尽量缓慢地施行政策。不管是废,是立。都要慢慢来。过去商鞅变法、吕不韦改革,都是犯了相同的过失,因此结局不好。”

商鞅和吕不韦,都触犯了老旧贵族的力量。

历来要国家强大,就要让民强、民富,这时候无论谁上来改革,都必须要去剥上,通过损害那些权贵的利益,随后来弥补那些庶民的利益。

但是庶民的利益即便是被保障了,可是贵族还是贵族,掌握权力,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庶民始终是只有寸铁,而无寸权。

这就导致了,一旦掌权的改革者去世之后,剩余的改革者将会被清算。

冯去疾能公开这么说,绝对是为了秦二世好,为了如今答应改革的群体好。

“改革太急太快,一则人浮于事,不彻底,未必能够达到陛下的效果;二则凡是涉及改动,以人之惰性,势必有人生出怨怼,不如时间放缓一些,好给双方都有转圜的余地。”

“须知做事太狠,太急,势必遭报复,暗算。与其弄得两败俱伤,不如大家互利共赢。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冯去疾公然说了这些话,朝堂上大伙儿都开始点头。

“左相这番话,果然公道。”扶苏思忖片刻,又道,“不愧为我大秦左相,实至名归。”

“既然如此,这次的事情,将军冯劫亦然参与其中。”

这对岳婿今日在朝堂上如此这般,大臣们一时间更是不解其意。

前几天他们不是互相看不顺眼吗,怎么今天忽然间一唱一和的啊。

章邯觉察出,皇帝不管和丞相冯去疾有什么矛盾,可是他们说到底还是互相依靠,互为根基,根本不会走向不和。

而且就算真的不和,也必须要团结起来。

章邯本来还想靠着冯去疾这一支,现在想想真是可笑。

皇帝和冯氏可是翁婿关系,他们两早就做了契约关系。

一个是正统的太子,一个身后是冯氏家族。

这么想着,章邯再度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始终是太有限了啊,还得是世家大族占据优势。

自己两个弟弟,一个不够机智,一个没什么野心。都是不中用的家伙。

兄弟是指望不上了,那看来自己只有在子嗣和教育上多下功夫了。

章邯独自怀有心事坐在一边不说话,他对这个世界还有着太多的不甘心。

臣子们则都在一边称赞冯去疾。

冯去疾能成为丞相,绝对是能够膺服众人的存在,不是只是好面子那么简单。

看着如今朝堂上气氛很好,尉缭情不自禁地笑呵呵捋须了。

他想到了他第一次来到大秦朝堂的那一天,臣子们看待他的目光,都是满怀期待、好奇,虽然他身穿布衣,但是没有人投来鄙夷的目光。

可是十几年的光阴过去,在嬴政的带领下,过去那个朝堂不知不觉间就变了味道。

不是臣子们一个个都开始看着他不顺眼了,而是看他顺眼的臣子们一个个都被排挤走了。大秦的朝堂上早就变得污水横流,就是看到了贤能离开朝堂,尉缭才没有了继续辅佐嬴政的心意。

如今可好,扶苏继位,明君在朝堂上该有气象已经出现了。

缭对这次改革非常看好。

只是他能做的就很有限,他只能是用自己的知识尽量帮助扶苏,很多事情还是得扶苏自己来。

术业有专攻,缭年轻时见过魏王、赵王、楚王、齐王。

最后来到秦国,遇到了能够发挥他才干,帮助完成天下一统大业的秦王政。

只是中途看到了秦始皇的变化后,缭很伤心,好在还有个扶苏给了他希望。

如今看到秦二世继位之后,朝中又有了过去那种氛围。

缭自然非常喜乐,他相信不出三五年,扶苏就可以做出政绩来了。

张苍和蒙毅却在心里犯嘀咕,皇帝陛下派我们俩办这个差事,目的不就在于阻止那些关系户吗?

可是为什么就因为丞相的一句话,却又答应让冯劫来参与。

难道说,皇帝想要妥协,既想要君子,又想要小人吗。

张苍尤其是很愤懑的,君子和小人那是阴阳之间的关系,互斥啊。

旁人或许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调和。

但是当事人不是这么想的,很多人以为秦始皇得罪君子是没有重用君子。

错了,实际上是小人经常给君子使绊子,而君子也很恨小人的谄媚之态。两者之间早有矛盾。

为此君子和小人互相视彼此为仇敌,而后君子希望君王铲除小人,可是君王没有这么做。因此,君王就得罪了君子。

这就好比,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小兰和小艾敌人,但是小兰和小南是好朋友。小兰恨小艾,但是小南非要和小艾做朋友。

这样就弄得小兰没面子,一般情况下,小兰都会主动跟小南说,你要和她断绝关系,否则我们就分手。

因此,朝中的臣子才经常上奏章,规劝皇帝要亲贤臣,远小人。

君子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让君王把那个小人给弄走,但是秦始皇在接到这样的奏疏之后,总是以为这是什么不痛不痒的话。

他大概永远都反应不过来,这里面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最后,小南和小艾纠缠不清,小兰一定会离开小南的。

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谓的政治,也无非是人际关系的调和。

现在,可以理解张苍的内心了吧。

蒙毅现在和张苍也是一样,都对冯劫的加入感到莫名其妙。

张苍倒是和冯劫在当初楚国战场上有过交集,但是他们完全是两路人。

冯劫他们是先给领导分奖赏,领导分完才有底下士卒的;

而张苍这路人则是自己不吃也可以,但是也一定要分给底下的士卒。

在冯劫看来,张苍这类人活在一个幻想的境界里,很不现实。

在张苍看来,就是冯劫这样的人导致人间充满了那种下作风气。要不是冯劫这样的人太多了,天下哪有那么多不公。

这两拨人,也就是小兰和小艾的关系。

而扶苏,他现在好像要去做那个小南了。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张苍蒙毅与冯劫这个人平时互相也不怎么来往,别看站在一起,实际上内心里互相排斥。

因为彼此都知道,不是一路人。

可是皇帝就是这么安排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暗暗揣度皇帝的意思。

冯劫也望向蒙毅和张苍,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他可以去办大差了。

但是这两个人望着他,却都是面无表情。冯劫讨了个没趣。

这么一来,冯劫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两个人一向不识时务,不识抬举,不懂得察言观色,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我给他们帮忙。

有力的政策执行者现在也有了,接下来就是看他们执行了。改革的大计划正在有序推进着。

然而,只要想做事,就一定需要一个东西。

那就是――钱。

扶苏又望向章邯。

章邯这种臣子,最懂怎么搞钱了。

可怜我们的扶苏,又要搞钱,又要修道。

搞钱耽误修道,修道不许专心搞钱。

也太难了。

章邯被皇帝这么一盯,顿感不妙。

“我大秦要重新建立募兵制,有备无患,朕粗略计算了一下。”

“堂堂大秦,根据现有国力,要想维持天下第一大国的地位,至少要募兵五十万。”

“你们看依照这个数字,大秦的国库能承受的了吗?”

一听说是问钱的事情,大家伙都把头给低下了,有的则望着章邯。

秦国的体制,还没有规划完善。

少府掌管皇家府库,同时也负责天下赋税收支平衡,等同于计相。

这样的制度虽然能够保证效率超高,可是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皇帝把天下的赋税收支都当成是自己的钱袋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新皇帝再上位晚点,鹅城的税都要收到一百年以后了。

扶苏刚刚继位,大秦也还是那个样子。钱是一层一层的刮,反正没有贴到该贴的地方,修长城要继续刮庶民的钱,修灵渠要继续刮庶民的钱,庶民就是住个房子,吃口饭,也要继续给交钱。

秦始皇是花了很多,可是还有八成的税收,反正就是不见了。

咸阳城里饿死的继续饿死,可是一边高门豪宅里,有钱人把自己吃剩的鲍鱼海参喂猪喂狗。

明明土地是老天爷给的,庄稼是自己种的,但是吃粮食的时候,自己要花钱买,还要叫不种地的人主人。

明明车子是自己修的,材料是自己砍伐,马是自己养的,但是到了要用的时候,马车却是别人的,自己只能跟着马车后面跑。

为什么修车的一辈子开不上车,种地的一辈子吃不了一顿安逸的饭。

为什么这个世界变成了这样。

这就要问问大秦的计相了。

为什么天下被大秦得到之后,不仅仅六国人跟着受苦受累得不到好处,而且原先富裕的秦国人,也开始跟着家破人亡、开始变得穷困潦倒?

章邯倒也没有心虚,他是少府啊,肯定很擅长搞钱。

只是面对秦二世,章邯还是相当警觉的。他没有立即答应这个话题。

比起皇帝问能不能行,能不能养活五十万大军,章邯更在意的问题是,皇帝问自己的目的何在。

“回禀陛下,承受是当然可以承受。只是要看陛下是打算怎么养这些兵马?”

“如果仅仅是让兵马维持战斗力,那自然是一笔账;如果是让兵将享受好的待遇,那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

把问题抛回给秦二世,不也算一种答案吗?

扶苏陷入了沉默。

不等扶苏问,章邯主动又说道,“依照我大秦现在的状况,陛下减免赋税,我秦国只能勉强维持五十万大军的基本衣食住行,至于让士兵享受更好的待遇,恐怕非常困难。”

张苍听着,又开始在心里算账。他看过少府处置的一些账目,根本对不上号。

可是天下最大的工程,秦始皇陵和皇宫的修建,都在这个人手里。章邯又有着很大的权力,在朝中也影响力极高。

张苍都知道不可以去得罪的人物,可见其手段。

“朕给你五天时间,给朕做一份预算吧。届时亲自入宫,给朕汇报。”

章邯思忖了片刻。

这思忖的片刻,大秦的朝堂那是安静地鸿毛落地之声都能被人注意到。

蒙毅侧目望向章邯,只见他虽然头高昂着,可是眼睛却望着地面。

良久,章邯应诺。

众臣之中有人发出轻微的声音。

“退朝。”

扶苏面色如常,率先离开了朝堂。

剩下的臣子们,互相望望,各自找了老大跟着三三两两出宫。

冯去疾感觉得出,章邯此人野心极大,未尝没有取代他的心。

可是他能怎么样呢?

王绾只是吞了下喉哽,改革,说得不好听些,有些人要死了。

他年纪也够大了,见过的事情够多了。

看着一群人附庸章邯离去,嘴角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过,章邯的问题关系到帝国经济民生大事,也是扶苏治理天下的一个大头,不是靠着简单的立场、站队是否正确来论断的。

说到底,只要不触及利益根本,基本都能好好相处。

――

只是退朝之后,冯劫却有些着急了。

“父亲,陛下为何要让我和张苍、蒙毅一起去处理这件得罪人的事呢?”

冯劫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到现在还记得蒙毅和张苍看到自己那冷漠的眼神,仿佛他是什么敌人一般。

他堂堂帝国皇后的哥哥,堂堂将军,竟然被这两个人用那样的眼神看了一眼。

冯劫感到非常的不痛快。

冯去疾只是幽幽地望了冯劫一眼,“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

“给皇帝办差,哪件事不是得罪人的。你无非是觉得张苍和蒙毅抵触你,你和他们办差不痛快罢了。”

冯劫的脸麻了,“父亲……”

“皇帝让你和他们两个一起办差,为的是他们好啊。想想看这两个人平时得罪了多少朝臣,这次去办理废黜军功爵制的事情,势必又要得罪不少人。”

“而你冯劫,平日里左右逢源,与大家关系都很好。陛下这是让你给他们打头阵,让其他人看在你冯劫的面子上,也给他们留点面子,把这件差事给办好,办成。”

冯劫恍然大悟。

“真是高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