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师 > 第三百六十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

大明太师 第三百六十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00

第三百六十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

大明太师

熙和元年的春节,热闹非凡。

不仅仅是在京的官员纷纷来给陈云甫拜贺新年,连着各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都入了京,一来是向陈云甫拜年,二一个,也是军政院的要求。

军政院要开一次覆盖全国的扩大会议。

一个新的职衔也因此诞生。

军政院后补行走。

第一个获得此职衔的,便是辽东经略使俞以丰,另外一个则是刚刚调任广东当布政使的胡嗣宗。

所谓的后补行走,就是当军政院二十二名行走中有谁不再担任后,后补行走顺位补上。

谁都知道军政院行走一般不会被免黜,基本都是离开中州,因此这种排队上位的政策,大有一种九州后备人才梯队的味道。

这次将全国的官员召集来京,恰是为了明年开春后的朝鲜战役。

如此一堂大会当然不可能在陈云甫的家里举行,也坐不下,奉天殿是最合适的场所。

在此起彼伏的拜年声中,陈云甫走到了自己的位置,落座间抬手下压。

“诸位远来辛苦,都坐吧。”

板凳腿摩擦地面的声音有些刺耳,好在很快就消弭一空,耳音清净后,陈云甫才端起茶碗品上一口。

“今年本辅着通政使司行文各省,召诸位来京共襄盛会,主要是问问大家,各省都司改制的事,进展都如何了。”

众人纷纷发言,汇总的结果也大体上在陈云甫的意料之内。

除了辽东因为地缘广袤一时间没有完全办好之外,其余一众省份都已改制完成。

这里要说一下,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一十二省了。

准确来说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广、山东、辽东,加上改名后的北京与南京,便是两京十七省。#br......

第360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等到辽州、越州相继建制后,辽东和云南会划出去,变成两京十五省。

以前朝廷没有甘肃和青海,只有陕甘行都司,这个甘,就包括了甘肃和青海,而青海,是蒙七卫的地方。

太祖高皇帝的优待蒙族政策前面有提过,蒙七卫就是这么来的。

陈云甫虽然没有明文废除过这条政策,不过也没有继续贯彻下去,青海和甘肃建省就是一种表态。

朝廷在逐渐收回这些地方的行政权。

“很好。”

听到各省都将差事办的妥当后,陈云甫非常满意的赞了一声:“既然改制工作都陆续完成,那么从明年开始,各省都司便取消建制,本辅会在明天会同蓝玉、常茂以及各省都司指挥使就新军编制及任命事项开会研讨。

除了都司之外,明年开始,按察使司也会取消,全面并入各省布政使司。”

取消都指挥使司和按察使司,只保留一个布政使司?

同为军政院行走之一的俞纶轻咳一声:“太师,这么做的话,会不会导致地方布政使司权力过大?”

“精简政务机构,有利于政策的通传下达,是好事。”

陈云甫说道:“只要保证军政分离,互不干涉影响这条原则,就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影响,除了都司和按察使司要取消之外,中央部、寺、司、院连同地方布政使司的职权也会精简和细分,士奇,你来和大家伙介绍一下吧。”

被点了名字的杨士奇应声,不过没有站起来,这已是现在军政院开会时的一种习惯。

大家坐着说就成,没必要通过起身来表现自己的谦卑态度。

“太师、诸位同工,按照太师的指示,这段时间我们通政使司和吏部一道讨论了中央直属各部、寺、司、院和布政使司的职权精简细分事项。

以往,慢说一省,便是......

第360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县,都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职衔,这次精简,就同当初的九品十三级是一样的,为求一目了然,政令通达。

早前,中央衙门为六部五寺一院一司,将来将会全部改成部。

而通政使司将和原五军都督府通政使司合并,并入军政院,更名为军政院办公司。

户部将被拆分,管理丁口、户籍、田亩、赈灾的清吏司合并为户政部。

原负责征税、国库度支、财政审计、立项清算的度支司合并为财政部。

兵部不再负责军队的粮饷发放、军事文书命令,将只负责清点兵额名册、征兵等工作,边军和地方不再允许私自征兵补充缺额,不更名。

刑部职权不变,司掌国家打击犯罪行为,看管国家在监劳动改造罪犯的职责,不更名。

礼部和鸿胪寺合并,将只负责国家的外交、宗藩国礼仪往来等行动,更名为外交部。原祭祀天地、国家节日大典等工作交由军政院办公司。

吏部也将被拆分,原吏察职责将和都察院合并,成立监察部。

原负责官员升调、任命的司封司、选封司、考功司合并,成立政务部。

另,国子监和翰林院业已合并,成立中央行政学院,原御前司兵仗局、工部火器局會合并成立國防軍工建设学院,除此两学院外,还有中央军事学院、工业及社会科学院、海航海事学院,各省的省立、府里、县立学院,中央增设教育部。

原大理寺改成审刑部,负责涉及国家三品以上官员、影响十分重大案件、死刑的审断。

原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全部取消编制。

另外,国家增设税务部,直接领导各省都司改制后的税务司。

如此,中央直管衙门将为九个部,一个办公司。

各省的机构将严格按照中央各部权属职责进行改制,设......

第360章席卷全国的编制改革,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置对应的职权衙门。

中央设部、省设司、府设局、县设所,乡镇设专员。”

部、司、局、所,这都是大明朝时期有过的机构级别名称,即使是后世用的级别,也都是从明清这么一点点传承下去,不是凭空发明创造出来的,所以,一点也不违和。

“经过新的精简和职权细分后,各省府县各司其职,各辦各的差事,大家各管一摊,严禁横插一手。”

“另外,日后地方布政使司不再设左右,仅设布政使一人、副使四人,取消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职衔。

各府设知府一人,参知两人,取消同知、通判等职衔。

各县设县令一人,无副职,取消主簿、掌簿等职衔,各县县令不许再配置师爷、刀笔吏,可从县通政所选秘书一人。

重新划定相应的职权及机构后,哪一块出问题,就由其主管官员负直接责任,未免懒政,当官员升迁调动的时候,继任的官员如果发现前任官员任职期前有棘手问题没能解决的,可以拒绝接任,拒绝接任后,前任不得升调!

一句话,责任跟终身,谁想懒政殆政荒政,就一辈子别想升迁调动!”

殿内一片寂静,对视间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惊骇。

这么一改,权力中央是下放了不少,但责任也加了不少。

给你们放权,但你们要是办不好事的话,责任终身制,你跑都跑不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