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

明末:帝国崛起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14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

崇祯十七年五月,张献忠破泸州随后率主力进军重庆,同月,武锐军誓师出征!

留下两千兵马分驻川西各州府作为武警训练督导,再留下三千兵马驻守成都,同时征兵五千集训于西郊大营。

对于冯恺而言,这个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挡得住武锐军的征伐,就算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八旗主力也不行,但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武锐军征讨路上拿下的州府必须要有兵驻守,各县也需要有武警部队驻扎维持治安和城防,天底下那么多的州府,数不清的县城,区区十万武锐军分撒下去,连分都不够分的。

所以只能以守代训,比如拿下一座县城留下三十五个战士,拿下一州留个两百,夺取一府留下五百。

这些留下来的兵将会成为武警和城防骨干,他们要负责就地征兵充实城防力量,需要按照各地潜伏细作给出来的名单惩治豪绅,同时还要负责监督入籍分田,乃至秩序重建,比如各个官府的设立。

冯恺自然不可能杀到一个地方就留下来慢吞吞的巩固一地,没有那个时间,需知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更是稍纵即逝,有时候错过或许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找的回来。

之所以在成都留下三千兵马,这他么就是废话,成都可是基本盘,大后方,什么地方丢了,成都都不能丢啊,这城里有光统帝,有王妃、侧妃,世子,还有那么多将领家属,这要是丢了,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近十万大军,一眼望不到头的辎重车辆,浩浩荡荡,扬起漫天烟尘的骑军开出西郊大营,离开成都朝遂宁挺进。

“报!”大军距离遂宁还有不到五十里,通信兵火速来报:“遂宁知州章谷山献城以迎王师。”

“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冯恺冷笑。

他为何要把蜀王扶上皇位?

因为蜀王尽管是远支,但再远也是朱元璋的子孙,蜀王继位尽管不那么名正言顺,但是有武锐军力挺,谁敢说个不字!

这其实就是一个台阶罢了,想想看,如果冯恺把蜀王扔在一边,自己扯旗造反,那么过州过府,这些地域里面的官员会如何抉择?

开城投降就是贰臣,不开城就是抗拒王师,现在蜀王称帝了,就算明知道是傀儡又如何?

至少奉的还是大明的正统!

以后光统帝要是禅让帝位给冯恺,那也是皇帝的事,他们可没做贰臣,那么大节就不会有亏。

所以当蜀王称帝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四川各地府州县纷纷上表祝贺,实际上奉表是假,无非就是对冯恺称臣罢了。

这其中就包括已经沦陷的泸州和正在被张献忠攻打的重庆,然而离成都最近的遂宁却没声音没图像,也真是日了狗了……

如今大军开拨,最迟明天就能兵抵遂宁城下,那遂宁知州章谷山才想起来投降?

这不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是什么?

很显然,章谷山是怕了,成都迟迟不出兵,张献忠却拿下了泸州,谁知道张老贼下一步是打遂宁兵逼成都还是先去打重庆,遏住成都咽喉。

总之章谷山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张献忠先来他投降大西,冯恺来他就投奔光统帝。

次日,武锐军抵达遂宁西城,知州章谷山率全州官员出城。

“大王姗姗来迟,下官翘首以盼,当真是望眼欲穿呐。”章谷山话音恳切,那叫一个真情流露,倒也算是心里话,要知道这半个月来那真叫一个提心吊胆,张老贼凶残,遂宁要是落入贼手……

相比而言,章谷山自然更愿意冯恺占据遂宁,不管怎么说,冯恺最多要地,不至于青红皂白就大杀四方啊,更何况要地和他有什么关系?

“遂宁与成都近在迟只,陛下新政章知州可有耳闻?”

“有,有!”章谷山忙不迭点头道:“几日前下官就安排人手一户一户核查定籍,并且按照陛下的官衙设置重新调整了州治行政官署,也派人去告知那些豪绅地主,宣扬陛下的土地新政,劝说他们将名下土地捐纳出来……”

冯恺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潜伏在遂宁城里的密谍传回来的消息中称知州章谷山也贪,可不算大贪,但是在遂宁数年时间,也是毫无作为,说白了就是个拿钱还不想办事的庸碌之官。

冯恺最恨的就是这种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官,这种官在他眼里比他娘的贪官还他娘可恨。

现在看来这家伙倒是个果断的,或许一直都在关注成都,甚至分析过他的性子,于是……

“很好,很不错。”冯恺夸奖了一句道:“本来打算到了遂宁就将你就地免职,如今看来你倒还算有些能力,记住本王的话,本王不喜欢只会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官,官员治理地方政务,其不作为和不想作为,不能为,这三者之间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仅仅只是不能为,那么就只能说明本事有限,或者说是放错了位置,这一类的官可选用亦可不用,而不作为则是怠政,是典型的庸碌之官,这样的官员当早逐之,而章知州原本就属于这一类。

而不想作为之官必然不是好官,十有**还是贪官赃官,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徇私枉法,可以欺上瞒下,这样的官,本王预见,绝不姑息!来人,将遂宁通判闻公良拿下。”

通判闻公良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求饶,便被几名战士摁倒在地。

“冤枉啊,下官冤枉。”求生的本能让闻公良大声呼喊,眼中的惊惶却是一目了然。

“冤枉?”冯恺冷笑道:“崇祯十六年八月,遂宁士绅茅谈风之子强抢民女并殴杀那女子双亲及其弟,其亲族投告于通判衙门,而你收授茅谈风五千两银子贿赂,非但不秉公执法,反倒将举告之民栽赃索拿下狱,数日之后将其人酷虐死于狱中,这案子想必你不会忘了吧,崇祯十五年九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