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拳头硬

明末:帝国崛起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拳头硬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14

第一百八十二章 拳头硬

张定国肃然道:“义父,如今满清入关,此为大敌哉,更何况南京方面必立明廷,那才是延续大明国祚的正统,如何能不灭之,孩儿以为我军此时不宜和武锐军发生冲突,当立即退出四川,和冯恺先结下一个善缘。”

张可望冷哼:“二弟的意思是让义父不交刀兵就灰溜溜的退出四川,义父纵横天下十几年,什么样的恶战没有经历过,如果连敌贼军阵都未见到便逃之夭夭,岂非是要让天下人耻笑,来日就算灭了明廷,逐了满清,又如何与天下群雄逐鹿天下!”

张献忠微微颔首,张可望的话颇合他之心意。

对于四川这种没有遭受战乱,最合适建国最容易稳固后方的地域而言,大西军志在必得,至少也要夺了三川之地,才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为以后争霸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川东、川南已经尽落大西军之手,只要夺了重庆,那么川北也是囊中之物,这个时候让他退出四川?

难道他张献忠还会怕了冯恺不成。

张定国还准备再劝,却已听到义父说道:“本王一身转战千万里,有过大败也有过大胜,和官军周旋也是为了寻找战机一鼓而破之,即便伪降,也是为了来日能够重新崛起,本王这辈子征战,还真没有连敌手影子都没见到就不战而逃的时候,这冯恺本是本王麾下一小卒,如今却能闯出这么一番声势,若是不见识见识,岂不要留有遗憾?”

张定国心中沉叹,知道义父主意已定,当下不再多劝。

其实真要说起来,张定国自己也想要见识见识武锐军的战斗力,他第一次去武锐军大营,虽然认定武锐军的兵确实是训练有素,军容齐整,可毕竟是练出来的兵,没有上过战场厮杀的兵到底能强悍到什么地步,其实他自己也没底。

而大西军老营数万精锐可真的是真刀真枪通过一场接一场血杀战出来的悍勇,两者争锋谁更胜一筹,其实他也说不清楚。

但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冯恺和义父之间的争锋,因为冯恺说的对,对于华夏万民而言,他们真正的大敌乃是入关的满清,坐视满清大敌存在,自己打生打死,不管谁赢谁败,坐收渔人之利的终究还是清廷。

“三日已过,张贼为何不攻城?”重庆城内巡抚陈士奇一脸的疑惑。

“不知道。”兵备使陈纁摇头道:“但是可以猜测,诸位看看城外张贼大营东西,那是向西列阵,很显然他是在防备从西面而来的敌人,西面还能有谁,冯恺罢了。”

知府王行俭连连点头:“下官这几日就没下过城头,张贼大营异动一目了然,他确实是在防备冯恺。”

陈士奇眉头一皱道:“难道冯恺出兵了?”

“十有**。”王行俭很是慎重的点头判断。

“没有道理。”陈士奇眉头皱的更深了三分道:“冯恺实为反贼,听说还和张老贼同出一脉,他们之间会互相残杀?”

陈纁言道:“这也可以理解,冯贼挟蜀王继位,封自己为川王,虽说只是占据了川西推行新政,俨然就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但是冯贼锤炼十万大军岂能没有野心?

就算再没有野心,这四川想必也早就被冯贼视为禁脔,之所以没将手伸到川西之外,无非是还在整饬川西,然后逐步蚕食罢了。

如今张贼不声不响连夺川南川东,已然是触及冯贼逆鳞,冯贼岂能不怒?

想来冯贼也派了人和张老贼交涉,但最终未果,冯贼因此而兴兵,合乎情理。”

“陈兵备此言在理。”陈士奇颔首微笑:“一个是肆虐大明长达十几年的巨寇,一个是蛰伏川地厉兵秣马的隐贼,两贼相争,怕是要两败俱伤,如此重庆之危可解。”

“如果张老贼或者冯贼之一大胜呢?”陈纁凝然道:“张老贼若大胜,便再无后顾之忧,届时必定猛攻重庆,破城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我等最终怕是也只能一死以报君王,可冯贼若是大胜,驱逐西贼于川外呢?”

“这……”

堂内几位大臣顿时陷入沉寂,别看他们一个个张嘴闭嘴都是冯贼,可冯恺奉蜀王为帝,以大明川王自居,真要说起来都不能算是反贼,他们要是抗拒武锐军进驻重庆,至少在名义上他们才是反贼……

这天底下就没有这么扯的事。

对于喜欢庸庸碌碌、贪赃枉法的官员而言,其实并不妨碍他们爱惜羽毛,让他们从逆,很难下定决心,甚至不惜一死,可现在问题是明知冯恺是逆贼,却没办法证明他是反贼。

你敢说蜀王不是太祖子孙,你敢说崇祯及其子嗣尽数陷于北京的情况下,蜀王没有继位的资格?

扯淡!

武锐军是冯恺的私军,但名义上是新朝是光统帝的官军,官军要入城,他们横加阻拦,不是谋逆是什么?

很多人很多事都容易后知后觉,比如对待冯恺这事就是如此,都觉得冯恺扶立蜀王称帝纯粹是脱裤子放屁,是当满天下的人都是傻逼,可现在呢?

都不得不承认冯恺这一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的高明的过份。

“诸位大人觉得,南边是否会立新帝?”王行俭问道。

众官看王行俭的眼神就仿佛是在看弱智。

“北京陷落,六部官员死难、降贼的不在少数,北边的官政体系虽然崩溃,可南方六部完好无损,崇祯死讯一传到南京,只要确定太子、永王和定王三人的确切消息,那么南京迎奉新帝承继大统是肯定的,依本官来看,福王被拥立的可能性最大。”

“那岂不是天有二主,那谁才是正朔?”

“从法理而言,福王乃是最贴近皇统的近支,而蜀王早离了十万八千里了,论法统自然福王是正朔,但是……”陈士奇摇头道:“可现在是乱世,乱世之年军队才是本钱,谁手中的实力强,谁的拳头就硬,在本官看来,四川的拳头要比南京的拳头硬得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