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两百零五章 孤将

明末:帝国崛起 第两百零五章 孤将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14

第两百零五章 孤将

“还有你们两个……看看这熊样,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决阵营主将尹封,突袭营主将简傲苦笑……

“你们两个也是一样,咱会把陕西和湖北交到你们手里,三个营的六位副将以后也同样会有重要任命!”

这话一出,军议室内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是追随冯恺来到成都的老弟兄,别人依旧在位置上,而他们毫无征兆的被解职,这心里面要是能舒服才叫有鬼。

“现在来说正事,剩下的几个营当中医护营不变,不过王妃可没什么空来当这营将,营将位置由副将邵菊担任。”

众臣将自然不会有异议。

“还有就是骑营,骑营作为主力机动兵种,重要性不言而喻,梁将军自骑营组建之初,就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如今咱们的骑军能有这番战力,梁将军功不可没。”

梁岚感动的虎目含泪,大明驻四川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位高权重的二品大员,封疆大吏,开始的时候为了保命选择妥协,后来看出大明必亡,而武锐军当兴,故而才毅然决然的砍了龙文光,纳了投名状,说到底,他这种人就是典型的脑生反骨,背主求荣的狗贼。

这些年他如履薄冰,为了武锐军的骑兵真可谓是呕心沥血,如果不是冯帅信重,光是众将对他的不待见甚至是排挤都足以让他崩溃。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冯帅的用人不疑,才是他坚持到现在没有离开武锐军的信念。

但是他真的没想到冯大帅对于他的信任会高到这等地步,在武锐军面临重大人事调整之际,在他暂时剥夺几位老弟兄兵权的时候,竟然还保留他骑营主将的位子,而不是交给马捷他们。

对于梁岚的感动,冯恺早就习惯了,相比而言,其实梁岚这种人能算得上是孤将,他根本不存在一丝一毫的退路,这辈子除了紧紧抱住他的大腿之外,也不会有别的任何选择,这种人才是最好用的。

“从骑营当中抽调两千精兵出来组成本帅亲卫营,由方小六担任营将。”

梁岚自然不会有任何异议,当即大声领命道:“末将会亲自在骑营当中挑选两千精锐中的精锐交到方将军手上!”

“咱相信你!”

这次冯恺没有称呼梁将军而是用你来代替,自然而然的拉进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这么做很显然就是要告诉在场的老弟兄,收起没用的心思!

梁岚深吸一口气道:“末将当年也是大明的二品武臣,然而地方上品级不如末将的文官都敢对末将冷眼相对,至于那巡抚龙文光,更是对末将呼来喝去,末将这二品武臣当的憋屈,自从追随大帅以后,大帅对末将的信任,让末将才真正知道真正的武人该是什么样,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末将不敢成为大帅的知己,但是末将可以随时随地为大帅去死。”

冯恺呵呵笑道:“只要你愿意,现在咱们就是知己,是弟兄。”

谷楄

梁岚没有继续说话,有些话说的就算再漂亮也没有意义,唯有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一切。

“撤销常规三营建制,是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冯恺顿声道:“武锐军改编,前锋营、虎贲营、陷阵三营编制各一万五,前锋、虎贲二营整编融合,由八千长枪刀盾兵、五千火枪兵,两千侦察兵组成,陷阵营由五千火枪兵、五千长枪刀盾兵和五千重甲兵组成,多出来的人马全部编入咱的亲卫营,由小六统帅,本帅直领。”

众将咋舌,如此一来,主帐亲卫数量就差不多有两万五千左右!

当然武锐军都是冯大帅的,就算他要把武锐军改成亲卫军似乎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咱的亲卫营暂时作为机动力量,以后各营损伤减员,派往陕西、湖北这些地方的兵源也从亲卫营里面抽调,免得麻烦。”

这么一说,众将恍然。

“好,这次军议就到此为止,按照本次军议内容,诸位去忙吧。”

“末将告退!”

等到众臣将散的差不多了,冯恺双手捏了捏鼻尖,叹了口气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乃至山西和北直隶外加山东,这些地域要么被民军祸害的够呛,要么被清军劫掠的惨不忍睹,咱们等于是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全新统治秩序,这说起来真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恢复民生,增强防卫兵力罢了。”

“二哥的意思是南方?”

“大明经历了十几年的乱战,但是不管是哪个巨贼都没把南直隶一带往死里面祸害,倒是陕西、河南跟犁庭扫穴似的,来来回回折腾了几十遍,这说明什么?”

徐老五笑道:“说明义军当中也不缺少有远见的,他们也知道南方乃是财赋重地,这江山打不下来也就算了,可哪一天要是真占了江山,没有南方的财赋收入,新朝只怕要举步维艰,而且南方读书人众多,若是把南方当成陕西、河南那样祸害,天下士人之心尽丧矣。”

冯恺微笑点头道:“确实,真要把这天底下的每一寸土地都给打烂了,就算当了皇帝又能如何,至少在自己成为皇帝的那些年,估计过的也是没滋没味的很。”

徐老五耻笑道:“只可笑李自成都杀进山西兵逼北直了,崇祯竟然还窝在北京城里面不动弹,坐等李自成兵临城下。”

“看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冯恺叹道:“崇祯不是不想去南京,但是他不愿意背负抛弃祖宗陵寝的名声,所以他只能等大臣劝谏,最好能玩个三谏三推的把戏,把文章给做足了。

文章做足了,他去了南京,即便士林当中指责,他到时候也可以把责任一股脑的推到谏言的朝臣身上,实在不行直接把人杀了也就是了,一如当年的陈新甲。

只可怜崇祯觉得自己太聪明,却没想过自己机关算尽又如何?能混迹朝堂的谁是傻子,明摆着以后要背锅被清算,他们冒头,难道要置抄家灭族于不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