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帝国崛起 > 第两百二十二章 没脸见列祖列宗

第两百二十二章 没脸见列祖列宗

热门推荐:

“建贼军垒森严,用兵有度,我军倚仗坚关雄隘与之鏖战,却依旧损兵折将,难占半分便宜,如今只能死守关墙,此绝非长久之计啊,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能解当前危局?”

在座的文臣面面相觑,而武将则是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他们是武夫是粗人,这种军略方面的是插不上嘴,基本上采取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无错的心态。

也只有如刘宗敏、李过这些李自成心腹中的心腹大将还有一点跃跃欲试的意思。

不过文臣和武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武将的一根筋,喜欢抽丝剥茧的去从上位者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上位者话里面的真实意图,进而从容应对或者直言相谏。

就好像现在一样,李自成没问可有退敌御敌之策,而是问如何破局,那么就说明李自成已经萌生了退意。

“军师从汉中归来,对冯恺想来也有一定了解,那么军师的意思呢?”李自成见满座无人开口便直接点名。

宋献策起身道:“陛下想来是打算让出潼关,将建贼让给冯恺应对。”

“如何?”

宋献策苦笑道:“可亦不可,陛下,冯贼如今远在汉中,就算冯贼此时出兵,每日行军三十里,抵达潼关也需一个月,而陛下要舍弃潼关,就需要留下一员大将死守断后至少一个月,我军拥有大量军队,西安城中还有海量军属,辎重车马庞大,每日行进能走多远?

而建贼骑兵纵横,日行数百里,一旦被其追上,恐有不忍言之事,另外建奴兵分两路,除了和我们作战的西路大军之外,还有沿山东南下的东路军,如今因潼关战事胶着,建贼已然让东路大军西进合击潼关。

我们贸然撤离,除非抛弃绝大部分老弱之兵,精兵简从才有机会摆脱追击之敌……”

李自成面露不悦之色。

宋献策却不管李自成是否高兴依旧说道:“除非冯贼能恰好堵住追兵,否则微臣实话实说,我们就算能摆脱建贼追杀,也必定损失惨重,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李自成冷哼道:“想当年朕与孙传庭鏖战最终惨败仅存十几骑逃入商洛山中,一旦出山还不是风卷残云,立拥数十万大军后东山再起。”

宋献策笑道:“陛下乃雄主也,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啊,如今大明名存实亡,弘光帝就是江北四镇眼里的窝囊废,不过四镇相互牵制还能维持平衡,倒也不会成为傀儡,而蜀地的所谓光统帝就是实实在在的傀儡。

当下江北四镇盘踞南方,以不变应万变,冯恺兵出四川有吞吐洪荒,问鼎天下之志,建奴势大数十万兵马入关,转眼间已夺北直隶、山西和山东部分地盘,明摆着是要扫荡天下,抢华夏神器之打算。

陛下当年退入商洛山,出山即能风卷残云,是因为建贼恰好突袭而入,以至于让明廷无暇分身,进而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可如今呢?

如今不管是冯贼还是建贼都不可能让陛下再有南北转进,四下突击的机会,故而微臣以为当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自成双拳紧握,脸色发青,俨然已经愤怒到了极致,可他也知道宋献策话虽说的难听,但也是事实,只不过这面子上委实有些挂不住罢了。

“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

“冯恺按兵不动,无非是觉得陛下还有余力挡住建贼,是想要最大限度消耗我军的有生力量。

此贼最是虚伪,在蜀中之时对民秋毫无犯,还让军队不断参与赈灾、救济来获取民心,目的就是想为自己树立一个明君形象,从而为今日出川打下民意基础,此等虚伪之徒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建奴合围破关而入,进而让建奴涂炭生灵。

他想要夺天下,就必须要出兵北上,将建奴打出山海关,还要剿灭我们来对天下人宣告,他乃正义之师,以后接受蜀王禅位自然而然就是水到渠成。

因此微臣以为此时不如和建贼虚与委蛇,至少也要让冯贼知晓我们有准备和建贼同盟剿灭他的打算,如此一来,微臣就不信冯贼还能安坐汉中,看我们与建奴沆瀣一气对付他。”

李自成很心动……

“丞相觉得军师此计如何?”

牛金星出列肃声道:“此乃行险,与虎谋皮之计……冯贼绝非无知小儿,观其这几年在蜀地所作所为,可观此人胸有韬略绝非泛泛之辈,用此计想要取信冯贼只怕很难,除非……”

“除非什么?”李自成眉头皱成了一条线。

牛金星叹息道:“除非放建奴入关!”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只有如宋献策等寥寥数人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似乎有些理所当然。

“当初朕举兵山海关讨伐吴三桂,那狗贼竟然献关引奴,致使朕有一片石之败,朕在天下人眼里是巨寇是流贼,在崇祯乃至朝廷眼里乃是不惜一切也要剪除的心腹之患,如今朕更是成了建奴、冯贼眼里的眼中钉肉中刺,朕承认,朕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朕还记得自己的祖宗!

朕揭竿而起是因为大明腐朽已然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是因为天底下的贪官污吏横行,朕之所以一次次失败还能一次次崛起,是因为这天底下有太多太多和朕一向已然被压迫的活不下去的百姓。

朕起兵以来杀人无算,杀的人当中有朱明宗室,有权贵豪绅,但是更多的还是无辜惨死的百姓,至于因为朕而无辜枉死之人更是车载斗量,数都数不清。

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朕继天子之位,成开国之君,脚下遍布尸骸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朕百年之后去了阎罗殿再与十殿阎君好好理论理论也就是了。

千秋功罪,朕不在意,万世骂名,朕同样不在乎,活着的时候朕都不怕万民指着朕的脊梁骨骂朕是贼,死了难道还能怕了小鬼。

朕不怕这些,但是朕怕,因为朕不是吴三桂那个数典忘祖的畜生,朕怕自己死了以后没脸去见李家的列祖列宗!”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