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山狼 > 第102章 李弘义

山狼 第102章 李弘义

作者:瀚海如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10

第102章 李弘义

然而虽然刘氏回到了周府,但是刘氏对李桂兰的态度却并没有转变。

碍于周福海老母亲的面子,刘氏虽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李桂兰,却也一直想方设法的使坏下绊子。

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李桂兰对刘氏一直是能忍则忍,能避则避。

半年多后,见李桂兰顺利的产下一个男丁,刘氏的态度稍微有所缓和,但仍不愿意接纳李桂兰。

面对妻子的态度,周福海大为光火,和刘氏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后双方陷入了长期的冷战。

对于小儿子的降生,周福海非常的高兴,他不但找来先生为小儿子取名周弘义,更是在小儿子满月时大摆宴席,足足办了八十桌的满月酒。

然而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周福海美人在怀的好日子没过几年,便在一桩买卖上载了大跟头。

那次也不知道是得罪了谁,周家在黄河边渡口上的大仓库居然被人一把火烧了一个干净。

不仅是周家的货物全都没了,还连带几家储存在周家仓库的货物一起被毁。

那一次,周家的损失几乎让周家倾家荡产。为了能凑出来陪款,周福海四处借钱,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贷。

可是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周家仓库尽毁的事情几乎是一夜间便传遍了周围的几个县,这让周福海到处吃闭门羹,根本没人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借钱给周福海。

眼看就要倾家荡产,万般无奈之下,周福海只能找到自己的妻子刘氏,求她的哥哥帮帮自己。

刘氏出身商贾之家,父亲是晋中有名的商人。而刘氏的大哥,更是继承了父亲善于经商的优良基因,不仅将父亲的买卖做的红红火火,甚至将生意都做到了国外。

一开始周福海也想到过找刘氏的大哥借钱,但是由于因为李桂兰的事情,周福海和刘氏的娘家关系不太好。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周福海是不愿意去找刘氏的娘家人的。

面对自己丈夫的求救,一直对周福海忍耐的刘氏彻底爆发了。将周福海骂的狗血喷头后,刘氏答应周福海去求自己的大哥帮忙。但是这么做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要让李桂兰离开周府!

面对强势的刘氏,已经被逼到绝经的周福海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刘氏的要求。

但周福海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己不能出面将李桂兰撵出去。

而周福海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保护李桂兰。

本来周福海认为只要自己不出面,刘氏就拿李桂兰没办法。

可是让周福海万万没有想到,刘氏为了将李桂兰撵出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她居然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野汉子,一口咬定是李桂兰的相好。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男人居然有李桂兰的贴身衣物,还被一个周府的下人指认在外面见过他和二姨太私会。

这一下不要紧,当时就把周母给气的背过气,要不是府里的管家懂点医术,周母差点就要撒手人寰了。

家里突然出了这一档子事,周福海隐约间猜出了个大概。李桂兰是什么人他心里非常清楚,绝对不可能背着他去偷野汉子。

可是由于自己的身家性命当时可谓是窝在刘氏的手里,为了能保住周家的基业,周福海只能选择默认了此事。

最终,在刘氏的一手操办下,李桂兰被鞭笞三十,一纸休书赶出周府。而李桂兰所生的小儿子周弘义,同样也被开除出周氏族谱不予承认。

话说李桂兰被打成重伤赶出周府后,却并没有寻死觅活。

多年习武的李桂兰虽然只是个弱女子,却个性刚强。被周家诬陷毁了名节后流落街头的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咬牙坚持一边戏班子唱戏,一边独自抚养自己年仅五岁的儿子。而一边的刘氏虽然终于得偿所愿,却最终遭到了老天的报应。

十年后,为人尖酸刻薄的刘氏以壮年之身突然病倒,纵使无数名医使劲了浑身解数,甚至连省城的洋大夫都请来了也于事无补,最终在卧床两个月后受尽苦楚而死。

刘氏临死前,不知道是不是突然想通了什么还是良心发现。挣扎着将周福海和婆婆叫到身边后,将自己十年前诬陷李桂兰的罪恶勾当和盘托出。然后带着一脸的懊悔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得知了真相后,周母深感对不住李桂兰母子,便让周福海立刻四处打听她们母子的下落。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终于让周福海找到了在运城生活的李桂兰母子。

为了弥补周家对李桂兰的亏欠,周福海亲自登门将李桂兰母子接了回来,并力排众议将李桂兰从新娶为自己的正室妻子,为自己续了弦。

然而似乎是李桂兰的命中确实没有享福的命数,刚从新回到周府不到半年,李桂兰便旧疾复发,任凭周福海在床前伺候了几个月汤药,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李桂兰的死,让周福海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接连失去两位妻子,让周福海一下子垮了下来。

而李桂兰的死,也让周福海的小儿子周弘义对周家有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从小被赶出周府,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周弘义从小吃尽了苦头,尝尽了人情冷暖。

本来周弘义就对自己和母亲的遭遇恨极了周家的人,如今母亲在回到周家后不到一年便早逝,更让周弘义对周家的恨意有增无减。

李桂兰死后,周弘义便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对周福海和大哥周弘文的说教置若罔闻。甚至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越干什么!专门找事和周福海对着干。

起初周福海觉得周弘义十五岁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再加上没上过几天学,有些不懂礼数缺乏管教很正常。同时由于内心中觉得亏欠他们母子太多,所以周福海对周弘义的过火行为一再忍让。

自从得知周福海对自己过火行为不会追究后,周弘义在周府便成了无法无天的二少爷。短短几年间,周弘义在吃喝嫖赌抽方面一样没啦下,成了恒曲县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

对于周弘义的过火行为,身体欠佳的周福海从来不管,甚至还有所纵容。这让年长周弘义九岁并逐渐成为周家顶梁柱的周弘文越来越不满。

周弘文虽然是刘氏所生,却没有继承刘氏呲牙必报心胸狭窄的秉性,而是从小宽以待人大气稳重,深得周福海的喜爱,更是早早的就把家族生意交给他打理。

对于自己母亲的所作所为,周弘文一直非常反感。对自己的小妈李桂兰和弟弟的遭遇,周弘文也一直心存愧疚。

但是对于父亲周福海对自己弟弟的纵容,周弘文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不仅不是补偿,反而会害了周弘义。

果然,周福海几年来对周弘义的纵容忍耐并没有换来什么,反而是让周弘义越做越出格。直到有一次他将指责他没有教养的周家大管家打成重伤后,周弘文终于忍无可忍,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让几个护院摁住周弘义就是一顿家法,直打的周弘义两个个月都没能下了床。

周弘文扬言,如果周弘义在这样到处惹是生非,就开祠堂将他逐出周家!

皮肉上的痛加上言语上的刺激,让周弘义心中对周家失望至极,他觉得自从自己母亲没了,周家已经没有人看得上自己了。

伤好了半年不到,刚满十八岁的周弘义受不了周府上下对他的白眼,便带上母亲的遗物独自离开了周府。

为了能体现自己和周家一刀两断的决心,以及纪念自己的亡母,周弘义索性将自己的姓氏都改了,随了母亲的姓氏,改名李弘义。

从此之后,李弘义便开始在恒曲县一代混日子。这期间他参加了一个帮派组织,因为有几分手段能力,且胆大心细,李弘义居然还混的不错。

抗战爆发后,李起初跟随自己的帮派头头参加了山西当地军阀组织的抗日救**。后来日军势大,山西大部分沦陷,李弘义的带头大哥又带着队伍投了日本人做了警备队。

到了警备队后,不甘久居人下的李弘义对于只会在日本人面前奴颜婢膝的上司越发不满。

李弘义自认不是什么大义凛然的抗日志士,从小没上过学,甚至连几顿饱饭都没吃过的他,对什么民族啊国家之类的大道理既不懂也不感兴趣。他只知道这个社会坏人享福好人受罪,只,知道只有自己有了本事,才能不受别人的欺负。

在当了一段时间的警备队的皇协军后,李弘义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好出路,便索性脱了黄皮又开始混社会。

随着李弘义的父亲老迈不能理事,他便将财产和家族事务全部交给了长子周弘文管理。

周弘文为了能在乱世中保住家族产业和族人,便不得不和日本人合作,做了周村的维持会长,还在恒曲县伪政府挂了一个闲职。

得知自己的便宜大哥周弘文投靠了日本人后混的不错,李弘义心中更是愤恨。在他心里,他认为周弘文不仅看不起自己,还间接的将自己赶出周府。他欠自己的,周家也欠自己的!

未完待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