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02章:全功尽弃?不,新的开始!

第102章:全功尽弃?不,新的开始!

尽管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看待自己的眼神,一块训练之后的智瑶还是多少觉得有些别扭。

老智家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并没有因为智瑶跟他们一起训练而恨不得掏心掏肺,不少人还会偷偷用看神经病的眼神来看待智瑶这位大人物。

也对!

现在是看血统的年代,有那么一种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应该享受各种荣华富贵,某些人看来搞什么自讨苦吃完全就是脑子有病。

“公孙已显贵之极,为何仍要如此?”豫让憋了很久,知道不应该问,还是将内心的困惑问了出来。

又是一天的训练结束,由于多少是习惯的智瑶不再像刚开始那么疲惫不堪。

他正在整理自己所写的兵书,主要是用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修改之前的一些想当然。

这是很理智的行为,没有亲身经历去写,写出来的东西极可能不符实际,有过亲身经历再亲眼去看去听,写出来的东西更加言之有物。

“诸夏的很多兵书其实就是讲解战略的类别,涉及到练兵的篇幅基本在各朝各代都被删没了……”智瑶正在一边写一边想,听到豫让的问话,初始看似没有反应过来,用疑惑的眼神看了豫让一小会,才意识过来。

“显贵又如何?”智瑶觉得这样说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出身,顿了顿又说道:“显贵便亟需克制律己,方能大有所为。”

“我十二岁挥兵与诸侯交战,初始以为家学便可横扫千军。战时方知挥斥方遒之不易,一令可活人,一令使人命丧。既以克复霸业为己任,怎可懈怠?”智瑶有表演的成份,所说更多是内心的觉悟。

只要晋国不内乱,哪怕是无法做到镇压所有诸侯,中原又有哪个国家能够与晋国抗衡?

所以,晋国能够保持内部团结的话,以自身的底子当一个中原霸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智瑶却是无比清楚一点,外部有足够威胁会让晋国内部各大家族暂时放下纷争,一旦外部威胁不大就该是又进入到极尽倾轧的阶段,等于不自强要么毁在外部诸侯手中,不然就是被晋国内部的家族干掉。

在这种清醒的认知之下,智瑶很清楚搞一些特立独行会有麻烦,还是毅然决然想要练出三千精锐,并且将他们维持成为一支属于智氏的常备兵部队。

什么意思?就是智瑶训练出三千精锐,不会再将他们进行解散,会一直将编制保持下去,非战时也是以战时管理方式来进行约束。

诸夏从有国家开始,不是没有出现过常备兵的军队,只是相似的军队非常稀少,一般还是强力的君王才有。

远古的例子很难进行考究,离得近的就有楚王的“左右广”,他们便是常备兵的一种。而“左右广”除了是楚王的“禁卫军”之外,也是楚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屡屡在跟晋军交战的时候,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得到答案的豫让不再出声,眼睛看着智瑶在不断书写,心里不知道在想着一些什么事情。

在没有真正集结人手训练的一开始,智瑶以为根本不用有体能训练这一块,认为现在的人都有干重活,再来就是够资格加入军队的人平时有自己进行训练,然而很明显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将今天的篇幅删选和增加完毕,放下笔的智瑶将册子贴身收好,站起身来看向了远处。

那是一片山谷中面积相对大的校场,士兵分为几个区域正在接受训练。

“石锁还需打造,檑木亦需再行砍伐。”智瑶看着一些士兵在用石锁打熬力气,也看到了几名合作抬着檑木的士兵在艰难地奔跑。

石锁这玩意当然不是智瑶给“发明”出来,很早之前就有人弄出来打熬力气,只是知道这玩意的人属于少数。

出生在大家族的优势在智瑶这边显示得极情尽致,他需要什么吩咐一声,有的是人想法设法来达到要求。

短短的十天不到,大批分为五斤、十斤、十五斤、二十斤的石锁被制造完成送过来,五十斤到两百斤不等的杠锁也是数量充足。

智瑶等进入到打熬力气的阶段不再全程参与。

毕竟,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锻炼体能对身体有益,玩命了去打熬力气是怕自己不够矮。

除了石锁之外,智瑶也就弄了增加培养团体意识的粗大檑木,像是什么双杠单杠之类的玩意一概没弄,倒是什么俯卧撑、引力向上之类的锻炼方法传了下去。

夫僚正在忠实地将智瑶所提到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随后会再去发布任务,认为重要的事项会亲自监督。

“练兵很花钱啊!”智瑶低声嘀咕了一句。

智瑶没有让被召集过来的人吃自己携带的粮食,采取了大锅饭的供应模式。

一个月,只是一个月而已,吃了三百多只羊,牛也宰了二十来头。而这消耗的数量还在每天增加,并且不算其余谷物类的粮食。

对于由智瑶提供伙食这一点,得到的并不是感恩戴德,相反绝大多数人的心情无比忐忑。

他们的身份不是“士”就是“徒”,并不是亦兵亦农的“羡”。

作为“羡”说白了还是主人的财产,得到征召之后由主人去准备武器、甲胄等装备,再提供后勤保障。这样的方式之下,立下什么功劳都会被打折扣,战利品分配权就更没有了。

自行武装又自带干粮的“士”和“徒”,他们虽然什么都是自己进行准备,不但能免除交税,还有分润战利品的资格,立下多少功劳就可以获得全额的回报。

集训的人之所以会心情忐忑,一来是误以为自己被当成“羡”了,再来就是对于失去完全的自由存在很强的抵触心理。

渐渐发现情况不对的智瑶有些发懵。

给吃,给喝,再给予变强的机会,没有得到预想当中的感恩戴德,相反获得了不少的猜忌,算怎么回事啊!?

“明日我返‘新田’。”智瑶觉得有错就该改,必须去找智跞好好谈谈了。

坐在一旁的程朔比较困惑,问道:“发生何事?”

智瑶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他现在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不是想练一支精锐方面的错误,完全是找错了兵源!

“士”和“徒”算是既得利益阶层的一员,对自己本来的待遇就觉得挺不错,哪怕想要变强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明确目标,索求方面才不是当精锐部队的一员,他们要的是用最快的速度让家族得到好处。

“仲由。”智瑶呼唤了一声,等子路看过来,说道:“往后几日,可随之各归所部。此事你与赐务必办妥。”

啊?

子路能听懂智瑶是要让前来受训的人全部离开,他们的去处将是前往战区,加入到接收老智家会得到的新地盘,可能也是去东方跟齐军交战。

只是吧,他不懂智瑶费了那么大的劲,做了一应充足的准备,怎么会选择将召集起来的人全部放弃掉。

智瑶同样不对子路解释,心里暗自想道:“这些人想要的太多,哪怕最终能够被培养起来,花费的代价太大不提,我虽然也会有后继收获,可是远远达不到想要获得的目标。”

明显是选错了兵源,想要放弃就不能有丝毫犹豫,赶紧将合适的兵源再征召过来才是正确做法。

十二天之后。

智瑶回到“新田”,要入城门时偶遇到了赵伯鲁。

他们已经有将近四个月没有见面,偶然碰上肯定要聚到一块聊聊。

聊天的场地被设在了城门的边上不远处。

虽然是偶然间的碰面,大家族子弟该讲的排场一点都不能少,总之没可能随便找个地,哪怕是最次也要铺上一层高草席,再摆上两个案几,面对面的正坐着聊起来。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魏驹和韩庚后面收到消息,他俩在后面也赶了过来。

“伯鲁今次归来,未得相聚便要再离?”魏驹是听智瑶讲了一些话,才有这个疑问。

赵伯鲁一阵爽利的笑声过后,说道:“大大予我一‘师’,往而攻‘原’。”

那个“原”在周王室边上,目前还有范氏的族人在固守。

按照四位“卿”达成的分配方案,“原”被划给了赵氏,令人意外的是赵鞅竟然将拿下“原”的重任给了赵伯鲁这位世子。

一时间,智瑶在想:“‘原’是一座大邑,哪怕范氏现在是败犬,一个‘师’的兵力能拿下来吗?”

赵伯鲁看上去很兴奋,并且对自己率兵攻克“原”感到信心十足。

看到赵伯鲁那么有自信,智瑶和魏驹弄了个面面相觑。

智瑶纳闷地想道:“赵鞅这是想让赵伯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还是早早布置了拿下‘原’的方案,等着赵伯鲁过去收割胜利果实啊?”

如果是前一种可能性,很明显的是赵伯鲁在世子宝座上坐得摇摇晃晃;换作是后一种可能性,摆明了就是赵鞅要开始帮赵伯鲁积累声望。

智瑶当然希望是第二种可能性,只是他着实不觉得赵鞅会那么做,不免需要好好想想怎么来面对可能出现变局的赵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