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50章:难以置信的事态发展

第150章:难以置信的事态发展

士皋夷是谁?他是范氏的一名族人,也是晋国的一名大夫。

在智跞处理内乱时,本来是想推举士皋夷来接管范氏,得到韩不信和魏侈的支持,遭到了赵鞅的强烈反对。

后面,智跞推出了梁婴父接管中行氏,本是为了各让一步,还是遭到了赵鞅的反对。

梁氏是赵氏的小宗。按理来说梁婴父虽然跟赵鞅不对付,可是梁氏接管了中行氏从根本上还是对赵氏有利,赵鞅连这个提议都拒绝,可以想象对灭掉范氏有多么执着,甚至不惜让智氏吞掉中行氏的大部分。

赵氏强硬地要灭掉范氏和中行氏之后,有一段时间士皋夷得到智跞的庇护,后来“铁之战”打完才让士皋夷自找出路。

士皋夷跟士吉射同辈,两人却不是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的关系,只是堂兄弟而已。

非范氏核心族人,士皋夷却能够成为有城邑的封号大夫?可以料定其人必定是很有能耐。

智瑶当然知道士皋夷是谁,并且还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中牟”这个地方。

“见过荀氏宗子。”士皋夷礼节无缺,只是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状态显得比较差劲。

智瑶回礼,说道:“大夫不辞辛劳,智氏必有厚报。”

什么意思啊?

士皋夷再次行礼,说道:“得存一脉便是幸事。”

所以,智氏给了士皋夷一个承诺,愿意保住范氏的其中一脉,换取士皋夷进行奔波,劝服智氏负责战区内范氏各城邑的不抵抗?

有其它的方法能够解决,智瑶真心不想自家的军队消耗在跟范氏的交战中,重新联络士皋夷得到热切回应。

在士皋夷的努力下,智氏负责的战区范围有相当数量的范氏城邑答应不做抵抗,条件是智氏保存范氏的一支,同时给予保留相当的自保实力。

那些事情不但士吉射不知情,连带赵鞅也被蒙在鼓里,事后知道了会怎么样,智瑶和士皋夷将事情办成既定事实,只能说是智瑶的权谋很厉害,不能说智氏和士皋夷联合起来在演所有人。

毕竟,智氏负责的战区内,范氏并没有将部队抽调去跟第三方交战,智氏得利的同时并没有将谁给坑了。

第三方不爽,纯粹是智氏又很轻易办成了事情,他们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够将事情办成。

他们不爽也只能是在心里不爽,闹起来只不过是将自己的无能展现得更加彻底。

“世子尽显不战屈人之能,远胜攻城拔地之威。”子路真的是由心地感到佩服。

子贡却是满脸愁容地说道:“师孔不欲处于晋,复又周游,尤未道别,有失礼节矣!”

这件事情子路听子贡讲了才知道,皱眉说道:“赵氏乃是赵氏,师孔如此应对以礼相待之智氏,非礼也!”

子贡苦笑说道:“正因如此,随行者仅有三百余。”

蛤!?

孔子带着三千多门徒出鲁国,第一次到智氏作客有四百多门徒留在智氏;这一次又留下两千多门徒,只有四百多愿意个跟着孔子继续游历列国?

里面有孔子人设有点崩了的关系,更多是那些门徒答应智瑶要做到一些什么事情,认为没有完成之前离开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子路问道:“师孔可有所言?”这是问孔子对那么多门徒留在智氏说了什么。

“师孔并无它言。”子贡因为这个,心里对孔子的美好形象遭到了颠覆。

门徒恪守信用,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任何时代看来都是美好的品德。

孔子心里再怎么不爽,其实应该对门徒的节操表示赞赏,没多说什么带着愿意走的人直接走掉,尤其还没有跟智瑶道别,不止是失礼的问题,还显得品德上有瑕疵了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活人怎么可能完全没有脾气,真的完全没有脾气,不是绝对的软弱无能,便是活成了没有七情六欲的石头人啦。

子贡这一次过来,主要是寻找智瑶进行汇报,途经子路刚刚完成接管的城池,碰上了聊一聊而已。

“世子处,仲由自会交代。”子路很愁,皱眉继续往下说道:“世子行有德之事,功在千秋或是为过,利在当代可见也。”

当代的“儒”很喜欢传播知识,只是大多数的“儒”依然对出身有基本要求,哪怕孔子的门徒也都是有恒产者。

现阶段有恒产的人代表着什么阶级?反正不是什么劳苦大众。

智瑶在干的是惠及大众的事业,给予很多一穷二白,乃至于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人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虽说智瑶现在只是在智氏内部那么做,但现在的岁月就是自家事自己管的年代,不能随随便便插手其他家族的事务。

子路和子贡的出身都不错,他们却很希望自己能够为更多的人谋福利,与智瑶算是“同志”。至于说他们没有达到完全志同道合的高度,大方向一致的话,还不能求同存异吗?

后面,子贡在一个叫“横矛”的地方找到智瑶。

这里是大陆泽边上的一座城邑,也是智氏跟魏氏协商后留给士皋夷的封邑,只不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士皋夷需要改一改前缀,以习俗可以称为横矛皋夷,或是以大区域性质改为凡皋夷。

当然了,既然士皋夷的封邑在“横矛”这个地方,肯定就绕不过魏氏,才有了智氏跟魏氏的协商。

现在的事态是,魏氏也搅和进了智氏跟士皋夷的交易,使得魏氏能够对很多范氏的城邑做到兵不血刃就进行接管,对此魏氏当然乐意。

智瑶看到子贡到来,心里比较诧异,问道:“何事?”

而子贡看到现场还有魏驹、士皋夷以及其余人,只是行礼问候,没有说出来意。

“诸位自便。”智瑶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大事,要不然子贡不会过来。

来到一个没有旁人的地方,子贡说道:“‘元戎’率军与郑军、范氏于少水线大战,我军中伏惨败。”

这个消息让智瑶有点失神。

作为“元戎”的赵鞅号召所有卿位家族出兵,连带国内的中小贵族也是进行纳赋,带上三个没有满编的军团去了一个叫“野王”的地方,本意是震慑还没有退兵的楚军,同时也是给予范氏压力,然后悲剧了。

智瑶回过神来,问道:“我父如何?”

子贡可不敢耽搁,立刻答道:“主无恙。”

得知父亲没事,智瑶一颗提起来的心也就放下,说道:“因何如此?”

如果事情没有变化,晋国三个没有满编的军团会一直待在“野王”不动弹。而“野王”其实并不是什么前线,边上那个叫草中戎的异族部落联盟也对他们无法构成什么威胁。

“某日‘元戎’言及楚军入境,另有郑军,不得已率军南下……”子贡开始缓缓道来。

事情就是赵鞅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得到了楚军、郑军和范氏合流的情报,不给其余“卿”进行证实的机会就强硬下令南下。

当时包括智申在内的所有贵族只认为赵鞅要公器私用,也就是拿要应对国战的军队去帮赵氏攻打范氏的城邑,他们心里肯定是不爽外加不乐意,一个个家主那样肯定是会影响到自家的军队,搞得军心有些涣散。

然后?

他们过了“原”到少水西岸遭到伏击,还是西边、南边和东边同时有伏兵杀出,始料未及再加上而本来就军心涣散,稍作抵抗就退向了“原”。

组织度强的那些家族倒是损失不惨重,其中包括智氏、赵氏和魏氏,韩氏、狐氏和好些家族这一波整了个血亏。

“楚军果然北上?”智瑶着实是不懂楚国的公子闾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子贡说道:“虽未见楚军旗号,当是楚军无疑。”

这么说,楚军的确是北上了,只是伪装成了范氏或郑国的军队。

智瑶满脸无语,问道:“可是‘元戎’使我父调兵?”

子贡答道:“不独我家,魏氏亦如此。”

事态演变成这样,作为“元戎”的赵鞅是将脸都丢尽了,换个角度来讲未尝也不是一个将敌军在野外歼灭的机会。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个一回事?

到底是赵鞅要利用各家族的军队去为赵氏攻打范氏,还是真的事先获知联军北上的消息?

如果赵鞅真的早知道联军北上,他们在少水西岸遭遇伏击是怎么回事?

“不会是赵鞅这一波玩的是借刀杀人吧?”智瑶觉得有可能,可是可能性不大,因为玩得太明显,并且也太卑劣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赵鞅指挥的大军遭遇到了惨败是事实。

说得不好听一些,果真是赵鞅的谋划的话,简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仅是这一场大败就能让赵鞅的威严尽失。

更详细的战败过程需要智瑶去了才能知道。

他后面找到魏驹,可能是魏氏的人还没有过来,没有从魏驹这里获知得到率军前往“原”的消息。

“大军于少水西岸惨败?”魏驹露出了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智瑶只是说出了已经发生的结果,没有将自己的相关猜测讲出来。

可能是碰巧,智瑶刚过来告知魏驹关于己方大军在少水西岸惨败的消息,后一脚魏氏那边的家臣前来了。

魏驹从家臣那里得到确认,还是一脸懵逼的表情,呢喃道:“实是令人费解……”

是啊,智瑶同样被事态的发展给整糊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