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18章:计划不如变化快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18章:计划不如变化快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218章:计划不如变化快

赵氏本就擅长放牧,对于培育战马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原历史上,赵氏一再向北进行扩张,尤其是将“晋阳”建设起来之后没少吸纳异族,要不然以为进入战国时代的骑兵是怎么来的?

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底蕴,没有获得相应的契机,想要开展新的业务,远比想象中难度更大。

智瑶也是吞并了鲜虞,包括仇由,否则以智氏本身的成份,搞骑兵是能搞,周期却会远比想象中的更久。

为此,智瑶不是没有扛着压力。

比如说,推翻了将俘获的狄人全部弄成奴隶的步骤,新式玩法不止反传统,给予智氏内部的冲击还挺大。

骑兵?骑兵是什么玩意?以当前人们的认知,无非就是单骑走马,并且战斗力一点都不值得奢望。

这个完全是异族战斗力太拉给造成的既定印象,压根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扯得清的。

目前智瑶还没有将内部压力完全消除,需要等进行实验,展现出骑兵该有的风采,才能解除掉内部的疑虑。

值得智瑶庆幸的是,哪怕是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核心高层有疑问归于有疑问,执行来自智瑶的命令还是严格执行。

“所谓骑兵,果真犀利?”智申问道。

看吧,连自己的亲老爹都这样,能怪其他人吗?

智瑶可不会玩什么莫测高深的那一套,很直接地说道:“魏氏弃战车,以徒步依旧善战;我家如何原地踏步?”

不一样的呀!

虽然说魏氏走非主流的道路,但是他们的步兵历来就挺能打。

再则说了,步兵这玩意,有哪个势力会陌生?

步兵这个兵种,无论到哪个时代都不会被淘汰,人家魏氏一早就在探索重步兵的战法,并不是刚刚启动研究的阶段。

魏氏认为时机到了抛弃战车,不是战车完全落后,其实就是想要将本来花费在战车的资源,集中到重步兵的建设上面。

智瑶想要研究骑兵,其实不代表会放弃对战车兵的投入。

事实上,魏氏以后也会将战车兵重新捡起来,不是他们重步兵的研究搞砸了,纯粹是一些地形真就不能缺了对战车的使用。

“大人且等两岁,届时可见。”智瑶说道。

怎么去融合赤狄是一个问题,同时不能缺了时间。

再来是,战马总归是要进行挑选,骑兵的装备也要进行打造。

花费两年的时间用来建设已经算很短,智瑶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搞太大的阵仗,编制可能也就一千,展现出他们可被期待的价值,慢慢再来增加数量。

当然,其实也要有那种环境。

智氏打算拿河北地来当牧场,其实也就是家族发展形式在进行改变,奔向了半游牧和半农耕。

有那么一件事情,智瑶绝对会更加重视农耕,不会搞出本末倒置的事情。

智申并不是怀疑智瑶能不能将事情办成,单纯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好奇智瑶会怎么做。

“你妻为赵氏,与赵孟亦是为友;狐氏亲上君,钟氏为‘卿’;我家插足,他家无有多想。”智申觉得智瑶的聪明是全方位,包括在政治领域上面。

老实说,智瑶还真的将那些考虑了进去。

占了赵氏的便宜,偏偏要让大家觉得是在帮助赵氏。

魏氏那边看到智氏那样,哪怕看出智氏又迈出了扩张的脚步,作为盟友也会得到安全感。

韩氏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巴不得其余家族觉得智氏会保护赵氏,减少自身受到敌对。

至于狐氏和钟氏不开心?他们是国君的意志延伸,会让大家一下子变得很开心。

有时候智申挺忧伤,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智瑶活成了老人才有的智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以为是他们想去担负那些吗?

智申会有心理负担,无外乎是智瑶年纪轻轻就这样,摆明了就是长辈扛不住,才有了小辈承受不应该有的担负。

在这个冬季,尽管期间有些周折,赵伯鲁还是成为了下军佐。

周折并不是智氏、魏氏和韩氏搞出来,主要是晋君午先不同意赵获辞去卿位,后面又被晋君午拖了一段时间。

赵伯鲁能够拥有卿位,一来是赵获足够坚决,再来就是智氏、魏氏和韩氏帮忙出力,另外就是狐氏和钟氏不够给力了。

狐氏并不是公族,他们能回国得到了晋君午的大力帮助,是好是坏,暂时说不准。

欠了晋君午人情的狐氏,他们某天会还上那个人情,可能也是还不起干脆就不还了。

钟氏本身的实力就那样,作为牌面的钟全能够消化掉其余五家,踏上的道路会是成为真正的卿族,才不是继续当木偶被国君操控。

所以了,其他人可能是在装傻,晋君午是真的傻,注定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晋国公族的衰弱跟历代国君肯定有关系,真正让公族实力遭到大幅度削弱的主因则是担任卿位的公族转为卿族。

曾经从公族转为卿族的家族有几个?除了韩氏之外,其实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其他列国也有卿位,但是并没有卿族这种存在。

晋国的卿族,专门指有卿位的家族,并且这些卿位家族着实是庞大到惊人。

拿现在看上去最弱的狐氏为例子,他们归国时带回了四万多人,获得封地的短短四年内就膨胀到了十万多人。

这十万人中有至少三万人是吸收自异族,剩下的来自封地的增加和历次战争得到的俘虏配额。

最弱的狐氏担任卿位都能在四年之内有十万多的人口,能够想象得出成为卿位家族是多赚的事情了吧?

而狐氏有十万多人口,并且还是晋国卿位家族中人口最少的那个,比起其他列国的家族则就摇身一变成为庞然大物。

目前诸夏这边的诸侯国数量已经是一减再减,有十多万人口的狐氏,他们的体量比之邾国、薛国、滕国、等等一些不入流的国家,不管是从拥有治理权的土地,或是持有的人口总数,其实是大得多了。

而像智氏这种家族,说是一个家族,打从实际上却是比之卫国、鲁国、莒国等等一些列国在各方各面更强,尤其是在军事实力上面。

单纯比军事实力的话,也许智氏胜过齐国、秦国,可以跟楚国、吴国这种实力的国家掰一掰腕子?

时间到了冬季中旬。

智瑶接到了司马穰苴的紧急汇报,讲的是齐君荼死于药杀。

什么是药杀?就是中毒死了。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中毒而亡?这一件消息要是传开,信不信列国诸侯会增设一个岗位,也就是专门试菜的贴己人?

派人下毒的是不是公子阳生变得完全不重要,哪怕不是他也会被人认定就是。

从信中能够看出司马穰苴极度愤慨,他对智瑶的申请不是攻打公子阳生,相反请求实际控制“崔”和“頼”这两座城邑。

司马穰苴还在信中给智瑶进行预言,认定齐君荼的死亡不会让齐国的内乱结束,公子阳生登极不久之后必然会死于非命。

预言啊?聪明人很爱干的事情,真的料中了的话,不止能展现出自己的智慧,逼格也将蹭蹭蹭地往上猛涨;料错了也没什么,反正干类似事情的成本几近没有。

所以,春秋时代的预言家挺多,晋国这边最出名的预言家叫师旷。这位盲人乐师的能力很强没有错,能够出头的原因之一就是料中了很多事情,得到了晋悼公的看重,有幸辅佐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代君主,给家族攒下了不俗的家产,随后在晋顷公时代成了为他人作嫁衣。

司马穰苴在信件的最后提到一点,归师之后需要与智瑶好好谈一谈接下来对齐国的干涉。

总体来说,智氏出兵齐国的原因是要弄掉田氏,然而田氏并没有被干掉,相反有点越混越开的意思。

如果说智氏的军事行动失败,没有灭掉田氏,好像是那么回事?

问题是,要看看“崔”和“頼”被谁掌握在手。

智氏控制着“崔”和“頼”,等于说割裂了齐国对济水以北的控制,尽管那边没有什么城邑,土地就不是土地了吗?

不出意外,智氏一定会将控制权拿到手,后面再确认主权归属。这样的话,智氏也就有了自己的沿海,利用得当的话,利益会大的惊人。

“扩张太猛了点?”智瑶知道计划不如变化这回事,脑壳还是有点疼。

尤其是一点,智氏扩张得离齐国都城“临淄”太近,齐国一时半会可能无法阻止,以后喘过气来绝对会进行反扑的。

所以是,智瑶要么一再干涉齐国,弄得齐国根本无法得到消停,不然就是亲自下场进行一再打击,持续削弱齐国的同时,再不断占领他们的地盘,直至某天再一举灭国?

将一切都捋清楚之后,智瑶开始频繁地与所有卿位家族展开社交,态度就是各家族应该和睦,争取让晋国早日恢复霸业。

其他家族对智瑶展现出来的态度很高兴。

他们怕的就是智氏过于霸道,乃至于智瑶像赵鞅那样非要弄死一两个卿位家族。

智瑶想要和睦相处?那可实在是太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