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38章:放心,一切尽在掌握!

第238章:放心,一切尽在掌握!

我在春秋做贵族

春秋晚期的列国已经处在各种寻求图强的阶段,好些列国明明都快完蛋,硬是在单独一个人的力挽狂澜之下挺住并有中兴的趋势。

郑国就是在子产的各种举措下得以挽救。

虽说子产的变法增强了公族,为不久的以后埋下隐患,以当时却不能说做错了。

子产的举措挺多,包括完成了“成文法”以及广开言路,民政上干了“为田洫”和“作丘赋”。

为什么说子产的变法为郑国埋下祸端?其实就是他一边极力打击异姓贵族,再来就是提拔非贵族的庶人。

打击异姓贵族当然是为了让公族啃食,问题是让异姓贵族离心离德,乃至于在侯晋的运作下搞出了“五氏之乱”,郑国西北部的“滑2”归了晋国,此后异姓贵族难有为郑国效死的决心。

提拔庶人则是为了补充中下阶层的空白,可是庶人又注定没有出头之日。

子产可能到死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系列举措会搞出“穆族”这么种玩意,偏偏“穆族”没有像晋国的卿族那般给力,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带着郑国往坟墓里狂奔。

只是,能够挽救一时其实就挺不错,太过长久的以后,并不是当代人所能掌控。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再好的制度也是人在执行,相同的制度到了不同人的手中,变味是分分钟的事情。

属于大实话了!

周代商,是殷商说创建的规则不再适用;姬周之所以走到今天这地步,同样是他们所创造的规矩被时代所淘汰。

怎么说来着?时代一直在进步,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特性,永远都会重复上演什么叫时代更迭。

智瑶知道下一个时代法家会成为主角,能不追寻时代的步伐吗?

至于说智瑶自己搞出一套律法?这个是非专业人士才会有的想法,完全不清楚其中的工程量会有多么浩大。

“瑶,我已与楚军交战。”魏驹说的是晋军对楚军想要切断后路进行反制。

这件事情智瑶怎么可能不知道?命令还是他亲自下达的。

说起来是白公胜反应过度,得知郑君胜亲自将智瑶和钟武礼送出城,不派人至少询问一番,马上就派遣楚军要切断晋军的后路。

晋军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后路被断,必然是要采取果断措施,打肯定就打起来了。

魏驹就一个意思,要走的话就速度点,想跟楚军较量也该早早进行相关部署了。

以他的意见,认为需要立即派遣使者再进“新郑”找郑君胜进行控诉。

控诉什么?无非就是郑君胜用心不良,巴拉巴拉之类的。

智瑶问道:“我军是否应当与楚军较量?”

他们这一次南下,几乎全程都在干打家劫舍的事情,一点都不像是一支正规军。

智氏、魏氏和韩氏可是带来了新军,只去干那种事情的话,不止没有完成校检,极可能还带去不那么好的后果。

就实而言,军队就不该去干与交战无关的事情,尤其是劫掠。原因是军队的纪律建设本身就挺难,稍有放松就将纪律崩坏,一次放纵则可能会全功尽弃了。

当然了,智瑶从来没有奢望建设出一支军纪严明的部队,不是不想,是压根就办不到。

直白说吧!

智瑶搞了军功爵的初始版,内核就是驱使士兵像只盼望获得军功的野兽成长,注定不会成为什么文明之师,成为一支虎狼之师还差不多。

同时,智瑶在搞出初始版的军功爵制度后,察觉到了麾下正在往野兽的道路上狂奔,一开始惊讶又有些发怵,经过详细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有利有弊。

利自然是能激发好战性,弊则是各种斗勇好狠的想象会很严重。并且还有一个弊端,某天智氏没有土地用于赏赐,或是赏罚不公,遭到反噬会是一种必然。

所以,智瑶对创造出一套律法更为迫切,乃至于找郑君胜想要阅览子产所铸的刑鼎和讨要“竹刑”。

目前智瑶还能改变建设军队的策略,不创造出一支兽军出来,可是战争本来就是释放各种残忍,智瑶不那么干的话,等着别人先做,再被各种花样吊打吗?

文明之师?智瑶觉得某天完成了目标,能够施以强者给予的仁慈。

其实吧,可以玩白皮的那一套,先把坏事干尽了,掌握了话语权,再给弱者各种洗脑,狡辩自己其实好人来着。

晋军与楚军出现交战,开心还是郑人最为开心。

智瑶当然能够派人去向白公胜解释,可是大家的身份地位就摆在那里,谁还愿意认怂呢?

很多时候的冲突就是因为意气之争,不用说智瑶还有跟楚军掰掰腕子的心思了。

“我已邀楚军会猎。”智瑶在新一次的会议上说道。

不少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觉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希望有所表现的人,比如钟武就立刻变得兴奋起来。

魏驹和韩庚对视了一眼,一致朝对方点了点头。他们属于早想找机会对新军进行试炼的类型,郑国不给机会,对上楚军也不错。

甚至可以说,他们认为拿楚军试炼自己的新军远比郑国、卫国、鲁国、宋国等等列国更加合适。

毕竟,楚国是老牌强国,并且是一度问鼎的国家,跟楚军较量才能对新军起到真正的考验。

晋军打其他诸侯?基本就是大人教训孩子,无法试炼出新军的成色。

赵伯鲁立刻露出了愁容。

如果不用打的话,赵伯鲁是真的一点不想有任何折损。在他看来,能够带着收获回去就是极好的事情,何必打打杀杀啊!

魏驹说道:“此战,我为‘左拒’。”

他说的左拒其实叫左矩,而‘矩’就是方阵,魏氏想要得到一个列在战阵左边的位置。

智瑶对魏驹这么积极没有意外。

魏驹刚刚成为一家之主,还获得了卿位,恰恰是最需要表现的时刻。

魏氏新军需要得到检验,打输了还有一众小伙伴兜底,不可能出现什么一溃千里的大败。这种美事并不常有,魏驹不懂抓住就是智商有问题了。

“请允许我为‘右拒’。”韩庚一咬牙,说道。

钟武立刻说道:“我为‘锋锐’。”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钟武要了前锋,魏氏和韩氏抢了左右方阵,积极性都这么高的?

智瑶看向了没有说话的狐尤和赵伯鲁。

刚回国的狐氏各种寻找机会想要表现,狐尤现在才知道曾经有多么无知,懂得越多敬畏心就越强。

事实就摆在那里,狐氏虽然有卿位家族的地位,实力跟地位匹配不上必有灾祸,不低调点猥琐发育,赶紧让实力与地位形成匹配,纯粹就是找死了。

狐尤面对智瑶看过来,表现出眼神闪躲的举止。

赵伯鲁则是干脆低下头,意念发动:你没看见我,你没看见我,你没看见我……

晋国每战必定会摆出鱼鳞阵。这是一种分成三个大方阵的阵型,前方左右两阵,中军在最靠后的位置。

因为是颠倒的“品”字形状,前方的左右两个方阵就显得无比重要,一旦有一个方阵垮了,后方的中军就要进行抽兵补充,左右两个有一起垮掉的趋势,基本就该收兵了。

而晋军一般是“左矩”安排强军,打起来以他们为主力,向前突进再像镰刀一般往右边割去,但凡“右矩”不拉垮就是打出一种镰刀攻势,尽情收割敌军士兵的性命。

魏氏一旦出现在战场,一般就是占据“左矩”的位置,曾经的魏锜经常统率“左矩”的军阵,硬生生在先轸之后打出一个晋国第一战将的名声。

魏驹要了“左矩”充分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意志,摆明了就是想要证明自己,进而立威。

要了“右矩”的韩庚看上去有点小忐忑。

韩氏以善射享誉列国,一般就是被拆分给其他家族打配合,极少才单独扛正面。这就导致不止晋国的其他家族对韩氏扛正面信心不足,连带韩氏自己也缺乏扛正面的信心。

“我与庚同为‘右矩’罢?”赵伯鲁低声说道。

韩庚立刻看向赵伯鲁,脸上表情非常复杂。

其实,大家对赵伯鲁有这个选择都不是那么意外。

赵氏跟韩氏友好了那么久,国战期间哪一次不是赵氏在帮韩氏扛正面?

现在,赵氏需要韩氏庇护,奈何韩氏从政治地位到家族软实力比赵氏强,军力却依旧不值得信赖呢?

韩庚先对赵伯鲁道谢,复又说道:“我自成一阵,可也!”

韩氏不是没有近战类型的部队,眼下晋国的环境远比其它时期更好,他们不赶紧进行锻炼,要等哪天形势又变得严峻吗?

再则说了,韩氏当了那么久的辅助,也是时候该独当一面了啊!

韩庚见智瑶在注视自己,重重点头表示自己可以的。

这就有点考验智瑶在中军的部署了。

“武入城谒见郑君,索取三月足额粮秣。”智瑶说道。

钟武一时间给愣住。

智瑶话还没有说完呢。

他们跟楚军交战算是给“新郑”解围,郑国怎么能够没有表示,光是提供粮秣远远不够,财帛方面,包括政治领域,智瑶还有很多需要跟郑国君臣絮叨的地方。

只是吧,他们明明将郑国欺负得那么惨,猛然间摇身一变成为“新郑”的守护者,估计好多人的思维会转变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