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62章:一切就绪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62章:一切就绪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262章:一切就绪

我在春秋做贵族

当然了,很多时候别说是几成的成功率,遇上了就得上,选都没得选。

有得选就是一种幸福,智瑶得益于晋国的强大,经常能够做一个幸福的人。

新一轮的军事会议召开。

会议上,魏驹接下了绕路前往吴军后方的任务。这个任务本该由部队机动性较好的狐氏接下来,奈何狐氏所部的机动性强是强,问题是他们打不了阵战。

什么是阵战?通常意义上就是列阵而战。能够列出阵型就代表士兵接受的训练足够,纪律方面也比较强。有足够的训练再加上纪律强,类似的军队哪怕遇上敌军精锐也很难发生一触即溃的现象。

狐氏回到晋国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他们很努力想要恢复诸夏一员该有的常态,只是七八年的时间明显不够。

所以了,狐氏好几次参加国战,几乎看不到能摆出像样的阵型,阵战这玩意跟他们实在无缘。

目前……,又或者说长久的以后,一直到契丹崛起之前,强如匈奴也摆不出什么像样的阵型。而契丹一开始是鲜卑的一部分,他们在东晋时期因为内部战败一度被慕容鲜卑所吞并。

后来,慕容鲜卑南下中原,他们留在东北区域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渐渐分裂为八个部族,一直到唐朝中后期才抖起来,并且还是诸夏周边第一个掌握先进冶炼和锻造技术的部族。

现在别说是契丹,匈奴连影子都看不到,异族集体拉垮是一种常态,狐氏曾经异族化,想恢复正常都不容易,别提短时内追上晋国其余卿位家族的水平了。

当然,要是智氏、魏氏或韩氏、赵氏、重视肯尽力帮助狐氏,狐氏还真能短期内追上,问题是他们脑子有病了才那么干。

以为谁都是赵武?开局一个妈,封地、人口、资源全靠别人送?

魏驹带着自家的一个“师”又两个“旅”走了,要用一万左右的兵力承担起阻击可能出现的吴君增援部队,或者是拦住可能南下的夫差主力,倒霉就两种情况碰到一块去。

正是因为任务非常艰难的关系,出征的几个卿位家族中只有智氏和魏氏有可能办到,智氏需要作为攻打吴军的主力,只好让魏氏去执行那样的任务了。

魏驹先行开拔,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绕开各个正在爆发激战的局部,花费时间有点难说。

辛亏现在是个地广人稀的时代,并且吴军将齐军分割成好几个部分围困起来,之间的距离拉得有些远。

还有另一个需要庆幸地方,也就是现在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进入交战状态,派斥候紧密注意周边的将领依旧不多。

“吴军主力在‘艾陵’,守军苦苦支撑,旦夕或有破城之危。”智申在背台词。

讲实话,齐军还是比较能坚持的。换作是其他国家的军队在异国他乡被围困,能坚持半个月都算久了。

狐尤和钟全对视了一眼,随后双双看向了坐在智申边上的智瑶。

全然无视同僚的智申继续背台词,往下说道:“除却‘艾陵’余下皆为偏师,我欲直取‘艾陵’,倾力一战而定此战胜负。”

瞬间,包括智瑶、狐尤、钟全在内的所有人站起来,行礼道:“诺!”

命令已经下达,以晋人的作风就是不再废话,该干活的人一个个出了中军大帐各自忙碌。

“此举果然妥当?”智申一改刚才的狂拽酷霸,脸色比较地忐忑地问道。

中军大帐内除了智申之外,便是智瑶、智徐吾、司马穰苴、子路等智氏的核心族人以及家臣。

出现那么一幕,其实核心族人以及家臣没有半点心理波动,原因当然是习以为常了。

智申并不是完全没有能力的一个人,受到的教育也不允许成为一个废物,内政能力上绝对合格,军事能力只能说一般。这个是成长阶段有智跞顶着,轮到成为家主又有智瑶顶上来的原因,要不然现实应该会逼智申更加自强一些。

人呀,一旦有所依靠,一般情况下真的很难有太大的进步。

所以,人真的要经常被逼一逼,才能有更大的忧患意识,抓住每一寸光阴自律自强。

智瑶说道:“吴军与齐军酣战已有数月,攻城之战最耗心志,我军攻之必胜。”

这个根本就不用多说的,奈何智申患得患失的情绪太浓了呢。

其实,换作任何一支军队,他们跟敌军打了四五个月,进入到最耗时间也是伤亡最大的城池攻防战阶段,猛然间出现了第三方的军队,谁不会被吓一跳的同时,心生退却的想法。

类比发动进攻,走到一半遭遇埋伏的心态就能懂,基本就是先自己慌了,支撑一下可能还有机会,失去获得胜利的信念就根本不用再打了。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思路没有错,先吓敌军一大跳,夺其心志算是核心;敌方稳住不慌的话,看就看进行伏击的地形。

智申就是问一问而已,没有打算推翻智瑶的决定。

他们这一支晋军也在当天开拔,花了三天的时间接近到“艾陵”三十里之内。

“上军将率部经‘长勺’往‘艾陵’西侧,务必待我本部攻吴,方可由西侧攻吴鲁。”智申挥斥方遒,看上去无比自信。

那个“长勺”属于鲁国,当下有叔孙州仇带着约三千左右鲁军进行驻扎,它离“艾陵”约有三四十里路程,算是吴军联系鲁国的重要通道。

本来晋军能够先攻下“长勺”进行控制最好,可是他们的兵力比较有限,吴军的凶名又是赫赫,着实很难令人轻视,智瑶也就轻视了鲁军决定暂时不打“长勺”,要集中兵力先攻打吴军。

狐解恭敬应完“诺”之后也不耽搁,示意驭手可以驾驭战车往自家军队的位置走,要带上部队去执行命令了。

智申面对钟全的注视却是直接示意各自散去。

没有吩咐其实就是吩咐了,钟氏以及其他没有得到新命令的中小家族,老老实实跟在智氏所部身边便可。

“如此我部仅剩不足一‘军’矣。”智申等没有外人,脸色拉垮地说道。

根据智瑶的布置,魏驹带上一万左右的兵力抢先南下,不出意外应该是已经到了“艾”的南面;又有狐解带上一万左右的兵力去“长勺”南面;他们本来就剩下四万五千左右的兵力,减去两万就剩下两万五千,离一个整编军团其实差得有点多,也就三个“师”又不到两个“旅”的兵力了。

智申好几次领兵出战,有没有智瑶背后支招,兵力从来没有这么拮据过,肯定是要心中揣揣的。

而这两万五千的兵力,里面还有钟氏和其余中小家族的九千左右,更是加剧了智申的不安。

智瑶只好重复讲了不少次的话,说道:“大人,我家两‘旅’新军在此。”

别看只是三千的新军,估计能顶一个“师”的晋军,一个“师”的晋军经常能扛住多于己方两倍以上的列**队,三千智氏新军扛住不超过己方五倍的列**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吴军和齐军分得挺散,主战场则是在“艾陵”这边。

晋军一样是分散了,主力会从东面插入“艾陵”,魏驹所部在“艾陵”的南面,狐解所部在“艾陵”的西面,等于晋军一旦发起进攻,会是三面夹击的趋势。

智瑶的选择并不复杂,试图先消灭吴军的主力,再去一一解决掉分散的吴军,其实哪怕最终让一部分吴军逃走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消灭吴军的主力。

齐军或鲁军?不是智瑶心大或者骄傲,讲事实就是齐军和鲁军暂时轮不到智瑶去消耗脑细胞,一旦能解决吴军的主力,齐军和鲁军只会是晋军锅里的菜,到时候想怎么料理都行。

某日。

人在“艾陵”的夫差正在观看新一轮的攻城,期间不该出现的逢同突然出现了。

“大王!”逢同是从宋国赶到,一脸慌张地对夫差禀告道:“臣来时在‘艾’窥视魏氏之军!”

啥玩意?

一时间,夫差有点没有反应过来,怔怔地重复道:“魏氏之军?在‘艾’地?”

“艾”在“艾陵”的西南边,属于鲁国的城邑,然后是北上吴军的退路。

夫差狐疑地说道:“齐人所言,晋军踌躇在马格山未曾挪动,何时抵‘艾’地?”

并不是夫差不相信逢同的话,只是晋军突然出现在“艾”有点诡异,并且还是等逢同恰好路过才窥探到,没有人事先警觉。

逢同呼吁道:“大王,既有魏氏在南,必另有晋军在侧。此事不祥,大王应予早做决断呀!”

夫差脸色不断变幻,视线在正在进行激烈城池攻防战的位置和逢同身上来回移动,一看就是陷入了极大的内心挣扎。

齐军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眼下撤军?

夫差的眼神一直在闪烁,表情变得越来狰狞,问逢同,道:“大夫本该在宋,因何来此?”

逢同有点被夫差狰狞的表情吓到,想都没想,也不管地面脏不脏,有没有石头之类,直接“噗通”跪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