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三百三十一章 移民贪腐案

雄起北亚 第三百三十一章 移民贪腐案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三百三十一章 移民贪腐案

相比整个安置区的建筑环境,招商处明显是经过特别修饰的。不仅是不多见的土木混合建筑,还在主宅外,修建了入内的半圆形拱门。‘招商处’三个烫金大字,则尤为的亮眼与阔气。

事实上,这地方本来是用来招待士绅商贾捐赠物资的接待处。在辽阳的移民安置营,‘接待处’就非常的寒酸与不起眼。很多‘善心大发’的大户贵人,就会不介意捐赠一些对他而言并不算多么贵重的物资,从而彰显一下自己的善意。

而这登州安置营,显然是需要极其巨量的善意,才能彰显出那些贵人们的善心的。正因此,除了官府派发的物资,这里就极少能接到来自民间的自发捐助。

当下在拱门的两侧,两位着装齐整的护卫笔直的站直着身子。虽然蒲察厮斤没有参军入伍,但普通人和士兵的差别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像这看门的护卫,两眼都透着那种女干商才有的市侩。而军中的士兵,大多是一种肃然和漠视。

“这位贵客是来做买卖的吗?”他还没开口,一个护卫就率先问道。

“是啊!听说你们这儿新来了一批货,所以就过来瞧瞧。”蒲察厮斤说着,又有些为难道:“只是我是初来此地,早前也没有门路,不知这买卖做不做得。毕竟安置营的东西好像是官府的,我怕有什么干系,引火烧身就不美了。”

说话时,他还识趣的给两个护卫分别塞了两根明国新出的茶香味儿草烟。

这东西不算新品种了,但一直生产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产量提不起来。最初是作为军需品配给军队使用的,主要的作用乃是提神。后来少量流入民间,受到一些士绅商贾的追捧。

再后来,便是为了彰显身份与地位的作用,很多做买卖的商贾都喜欢买这种价格昂贵,且有价无市的草烟。在谈买卖时,抽出一两根送人,顿时排面就上来了。

蒲察厮斤其实还不会抽这东西,买来也是为了掩饰身份用的。他的家里不缺这个钱,倒也不用当做公费去巡察司报销了。

“贵客怎么称呼啊?”接到了草烟这好东西,那护卫只拿到鼻尖嗅了嗅,就赶紧视若珍宝似的用小手绢卷起来,然后迅速塞进口袋里放好。

脸上也露出几分动容之色,笑容更加和蔼道:“我们这招商处的主子乃是登州知府的远房表亲,关系是绝对靠得住的。而且上京那边,听说也是有人的。就算出了事,也查不到你头上的。”

“呵呵,我免贵姓蒲,你就称我为蒲小哥就可以了。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这是第一次出门做买卖,所以颇为谨慎了些。这俗话说得好嘛,民不与官斗,我也是怕赔得血本无归啊。”

“你放十二分的心,这里做买卖是绝没有问题的!”那护卫安慰着,正巧有一个商人领着一支车队从内里出来。蒲察厮斤注意到,那车队里拉的都是一只只摞起来的麻袋。或是封口不够严实的缘故,经过蒲察厮斤身旁时,有少数几粒麦子从内里撒了出来。

“瞧见没有,这卖的可是粮草。而且这商人,还是从西边来的。上头说粮草不准买卖,我们的主子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护卫毫无掩饰的想法,夸张的冲蒲察厮斤炫耀道。

按照大明律令,除了在商部注册了粮草经营许可证的商行,其他商行或店铺都是一律不准买卖粮草的。更何况是卖给西边,那可是金国,算是杀头的重罪了。

因为大明的粮食一直都是短缺的状态,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明都是从外界购粮的。同时又为了减轻百姓们的负担,使得更多人不至于吃不起粮食,便在售出时,特意压低着粮食的价格。

这样的经营方式,虽然不算亏损,但利润空间是被大大压缩了的。至于这安置区的粮食,就完全是明国官府的白送了。如今却被人这样买卖,一旦事发定然就是死罪。

如此闲聊了几句,蒲察厮斤便进了内里。

许是运气不错,他刚进去,就正好撞见一批货物正在拍卖。那是来自高丽的绢布,本来也是分发给移民营的物资的,但现在被随意的买卖。

竞价的商人不少,一个个举着牌子,很快就将绢布的价格炒到了一万二金元。看拍卖上的介绍,这绢布是有三百多匹的。算起来,价格还是有些虚高。

蒲察厮斤是来看看的,并没打算马上出手。离开了拍卖绢布的场合,他又看到了一些其他安置区的商品。大多数都是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不是什么高档物件。

这也符合移民安置区的定位!

毕竟官府那边可不会将这些没什么钱财的百姓当成大爷伺候,就更不会给他们派发丝绸、白瓷这样中上等的人才能用得起的物件了。

除了有实质性的商品外,蒲察厮斤还注意到了一个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安置区竟然还有人口买卖。

这个在大明国已经被严令废除和禁止的东西,在安置区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摆上了台面。

只见一些模样清秀的童男童女、少男少女被当做商品似的,站在不算高的木台上。每个人的脖颈后面都竖着一个牌子,上面标好了价格。

蒲察厮斤走近了,还能听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商贾们不堪入耳的议论声。

这时有商贾似乎是看得不过瘾了,还交了钱,亲自上台去‘验货’。台下的人也是指指点点,还让那商贾帮着看看哪个买得值。蒲察厮斤以前是见过卖儿卖女的惨景的,对此感触倒是不大。但这样明目张胆的违法乱纪,还是令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抱着留作证据的想法,他买了一对少男少女假装充作‘童仆’,随后又借着捐赠的名义,在安置区内四处看了看。

可以说,朝廷的政令在安置区,几乎没有一项是做到的。本该推行的扫盲培训,竟然变成了收费的私塾。有偿的外出劳动,则是变成在安置区的安排下,统一去外面出工。在这其中,安置区的官员就充当中介的作用,收取最大的报酬。而出工出力的移民,则只能拿到最少的几个铜板。

并且在进出安置区时,还要缴纳进出的费用。

至于吃住方面,免费吃住那是想都别想了。官员会让这些移民缴纳一定的费用,稍有俘财的移民,还会被盘剥。若是出现交不起的情况,就会让他们在官府的安排下,强制去外面劳动。

那些老得不能动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则是完全没人管。

这样的情况,存在的时间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快一年了。

蒲察厮斤将这里的情况暗自记录在案了,又去走访了其他的几个安置区。虽然情况与登州的比起来,算是好了不少,但也都存在贪赃违法的情况。

于是没有任何隐瞒和夸大的,蒲察厮斤就将自己调查到的东西全部发回了民部巡察司。

此时恰好处于商业整顿的末期,枢密院那边对于各种违法之事尤为的看重。蒲察厮斤的调查报告除了给到民部内部,还抄送了一份到枢密院。

看到这情况后,枢密院那边立即严厉民部调查此事。并且让督察部那边,也一起配合。

兀鲁图斯接到来自山东行省移民贪腐案的调查报告时,人已经到了江南行省的清州。

作为高丽王朝最后一座坚持顽抗的城池,清州注定是不可能再继续存在了。经过明军的筑造外墙围城后,整座城便成了与外界失联的孤岛。而且为了彻底封死里面的高丽军队,明军还将水道给改了。

结果就是,清州城里很快就陷入了水源供应不足的窘境。

在这期间,里面的人也不是没有想过投降的,但他们根本就走不到清州的外墙,便会被击杀。

因为在离开清州时,兀鲁图斯下达了严令。在自己回来之前,不能放一个人离开城池,也不接受一个俘虏的投降。旦有出城的,直接击杀。

他要高丽的死忠分子们知道,跟明军对抗的下场!

再回来,兀鲁图斯就询问起了城里的情况。

“人间地狱!”阿当罕面色凝重的回着。哪怕是见惯了战场的残酷,看到清州城内的惨景也还是忍不住心有余悸。毕竟吃人肉、喝人血的事情,实在有些挑战人的下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