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二百五十五章、金堂改革(四)

纵横宋末 第二百五十五章、金堂改革(四)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二百五十五章、金堂改革(四)

纵横宋末第二百五十五章、金堂改革张定威望不高,还是学堂教授,正好合适。

他们的理由就是,这次考试就是在金堂县学堂举行的,你这个教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学子见到金堂县没有理睬他们,怒火冲天。

他们干脆跑到成都来到转运司,要求彻底清查这次考试。

云无涯自然一直观察金堂县的这次小吏考试。

最直接了解的金堂县当然是《大宋中华报》,报纸他每个字都反复研究。

他读报纸绝对不会看表面意思,而是研究这些字与内容背后及隐藏的意义。

当他看到赵平的考官大部分都是昌元县的人,他觉得他机会来了。

让他高兴的是,这次考试第一名恰恰还是昌元县的人,赵平这是给他送把柄呀。

其实这次考生找金堂县学堂的麻烦,后面就有他的推波助澜。

他是品秩是七品,而金堂县知县也是七品。

金堂县这个人间天堂早已让他垂涎欲滴,时时寻找机会。

学子来到转运司,转运司又是高官,非常忙碌,自然无暇接待学子。

云无涯代表转运使接待这些学子,亲切、耐心、充分、细致、周到听取了学子的意见,表示转运司将彻底清查此事。

学子兴高采烈地离开之后,云无涯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他最后下定决心,当即写出条文,弹骇赵平公器私用。

赵平收到余玠转过来云无涯的条文,要求他三天必须要回复。

正当他要回复之际,朝廷御史台陈大方又跳出。

他以御史名义弹骇赵平,不但说赵平公器私用,而且要求查封前十名试卷,上交礼部审查。

赵平不禁目瞪口呆,自己就是在金堂县举行一场小小的小吏考试而已。

你们这些人当真是吃饱饭没有事情干,专门与我过意不去。

他哪里知道,他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小圣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士人的关注。

虽然你只是一场一个县的小吏考试,但是天下文人则自然站在天下士人角度来看待。

你赵平是小圣人,如果这次成功了,天下其它州县也这样做,那应该怎么办?

这个就是名人的苦恼,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但被人所关注,而且还被人用放大镜放大。

如果你有一点不经意漏洞,你的对手与政敌当然求之不得。

云无涯不禁大喜,如果在四川境内,还有余玠罩着。

但是京城已经知道了,意味着整个大宋也知道了。

只要上面审查属实,现在就等待赵平身败名裂。

赵平身败名裂,其主簿、保安团、护川军全部取消。

嘿嘿,赵平名下作坊、金堂县这个人间天堂,从此与姓赵无关。

云无涯越想得意,气势汹汹带领转运司官差来到金堂县。

他手里拿着转运使的手渝,在李月秋面前一晃。

随后他手一挥,如狼似虎的十个官差,来到档案室,将前十名的所有试卷全部查封,立即安排快马送到京城。

临走之时,他还冷冷打量赵平与舅舅。

舅舅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下,冷冷说道:“小人得志!”

赵平急忙拦住舅舅,重新给他泡茶,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歪。”

话虽然如此,赵平还是有些担心。

不过赵平曾经有官家口谕,说官家看好自己。

这个也是惊动天下的大事,料想官家不关注都不可能。

但是赵平觉得还是有些不保险,毕竟官家事情多,万一没有关注呢?

不行,还是得运用京城的力量,让刘云良、江涛、张银行动起来。

想到这里,他立即给京城用鸽子去了一封信。

杨涛接到赵平的来信,不敢怠慢,立即与刘云良商量此事。

两人决定还是找老熟人张银,毕竟两个接触最多的还是张银。

听说要把消息传给官家,张银思考一会儿,有些为难说道:“某现在暂时正在皇后身边当小差,想见官家一眼都难。”

杨涛与刘云良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拱手行礼说道:“中贵人,这次事关小郎君,请一定要想一个法子。”

张银一边喝茶,一边思考,两人不敢打扰他。

张银突然眼睛一亮,欣喜说道:“有了,起居郎牟存叟是四川井研县人,与你们是老乡。”

说到这里,张银着重强调:“井研离嘉定不远,他也非常关注上次嘉定之战。小郎君嘉定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也非常高兴。”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接触到牟子才。

杨涛与刘云良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杨涛眼里念着:“存叟,存叟,某想起了,他不是刚刚交了一首诗吗?”

刘云良一拍大腿说道:“正好,自家们以诗会友。”

杨涛点点头,对着张银说道:“报社以文会友,邀请起居郎出来,这个没有问题吧。”

张银点点头,说道:“可,不过需要一封书信。”

牟子才现在五十来岁,五缕长须,风度翩翩。

张银虽然现在为皇后办一点小事,但是事实上他已经是宫里红人。

皇宫的女人是孤独的,所谓后宫佳丽三千,那只是夸张的说法。

官家精力身体有限,不可以宠爱如此之多女人。

毕竟能够与官家有缘分也最多几十个女人而已,其余都是孤独一生。

僧多粥少,宫里出现宫女与太监对食不奇怪才是真的奇怪!

这些宫女与太监与世隔绝,唯一了解也只有《大宋中华报》。

更不用说还有《红楼梦》《西游记》这些让人爱不释手的话本。

宫里女人太监好几千,一百份报纸根本不够分。

太监与宫女们为了报纸差点打起架来,无可奈何之下,纷纷要求张银多给报纸。

宫里情况比较特殊,毕竟这些都是与官家及皇后妃子打交道的人,让人难以相处。

他们如果给官家或者打小报告,都会对《大宋中华报》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赵平不想赚他们的钱,他根本也不在乎这些钱,他让张银带报纸目的就是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但是也不能给他们太多,太多了就不珍惜。

赵平就按照十比一比例,给了大约三百份报纸。

现在这些宫女及太监做事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大宋中华报》。

如果没有看到报纸,心里不但心里时时欠着,就是吃饭睡觉也不香。

张银也因此水涨船高,现在变成为皇后采购的小差使的太监,要知道过去他是一个无人理睬的小太监。

只是离张银的目标还远,他的目标是成为皇后的心腹之人,这个对于他本人及赵平都有好处。

后宫坤宁殿,树上的蝉一直在吵闹不停。

树上蝉在吵闹喧哗不停,宫里谢道清心里烦恼不停。

谢道清并不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虽然人不老,不过她心已经老了。

她虽然贵为皇后,却一点也不讨当今官家喜欢,甚至没有一子一女。

她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后,主要是她的祖父及太后的功劳。

理宗即位后,太后感激其祖父,命令一定要选谢氏诸女为皇后。

谢道清本来又丑又黑,但是谢家只有她没有出嫁,是唯一人选。

家里让郎中治好了她的先天性的角膜云翳及皮肤病,竟然她从丑小鸭竟然变成美丽的小娘子一个。

然而不幸的是入宫后,宋理宗一眼就看中了更加漂亮贾小娘子,而且还准备立她为皇后。

关键时刻,杨太后说:“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

左右大臣也都窃语说:“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吗?”

理宗没有法子,只好册立谢道清为后。

谢道清虽然是皇后,虽然赢得了母仪天下的位置,但是爱情还是竞争不过贾贵妃,因为理宗专宠贾贵妃一人。

贾贵妃死后,阎贵妃又因为漂亮而受宠幸。

由于谢道清从来不计较理宗喜欢谁,所以杨太后很器重她。

理宗虽然不爱她,对她却很敬重,礼遇有加。

难以得到爱情滋润谢道清其实内心非常苦闷,但是对此也无可奈何。

她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大宋中华报》的连载《红楼梦》,特别喜欢林黛玉这个角色。

她不知不觉当自己当成林黛玉,代入林黛玉这个角色之中。

赵平的诗词赋也算得上有灵性诗词赋别具一格,但是她不太喜欢,她总体印象不太深刻。

这个与她的所处位置有关,现在大宋被胡人压着打。

风花雪月的诗词纵然再有意境,但是胡人不断入侵却是现实。

以前大宋向金国称臣,已经足够耻辱了。

好不容易有了孟珙打下金国京城,没有料到惹来更加强大的胡人。

胡人远远比金国凶残,不但消灭了辽国、西夏、花刺子模,还消灭了不可一世的金国。

现在四川的北门兴元府不但沦陷,就是四川也多次被胡人攻破。

这些诗词纵然再有灵性,于国又有什么用处。

她是一国之母,又远离爱情,虽然战场得意,但是情场失意,再多风花雪月也不能治愈心灵创伤。

况且,她已经人到中年,也不是闺房里面的小娘子,站在角度就只有专注一国大事。

赵平的《战争说》横空出世,顿时让谢道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