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三百二十三章、义助井研(二十六)

纵横宋末 第三百二十三章、义助井研(二十六)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三百二十三章、义助井研(二十六)

纵横宋末第三百二十三章、义助井研“云家这次彻底占稳脚跟。”侯万平苦笑摇摇头。

“井研人必须合作,不得内斗了。”罗安也点点头,“井研人形势不容乐观。”

侯万平点点头,恨恨说道:“现在云家有了雨家及赵官人的支持,绝对对井研人不利。”

“这些倒是其次,井研官场要大变。”唐祖才沉思一会儿,得出一个结论。

罗安揉了揉额头,感觉有些头痛:“事情发生了,我等应如何应对?”

唐祖才沉思一会儿,说道:“云无涯绝对不会让云家吃亏,必须找到另外一个人来制约他。”

“是应该这样,可以找哪个好呢?”罗安陷入沉思之中。

“云无涯倒是下来了,可是现在这个盐司的判官还是空缺,”侯万平突然想到云无涯原来这个职位,“可能朝廷对这个职位不好安置?”

罗安也点点头,一边皱眉,一边说道:“云无涯显然无法回去,这个倒是机会,不知朝廷安置哪位呢?”

“这个职位非常关键,还好这个不是云家在上面占领。”唐祖才若有所思说道。

“确实也是,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落入云家其它人手里,”侯万平眼睛一亮,“最好是对井研熟悉之人。”

罗安眉毛突然舒展开来,带着惊喜声音说道:“井研唐知县与判官都是七品,而且对井研非常熟悉,处事一向中允。他如果是判官就好了。”

“目前看来,唐知县任判官,是对井研最好的选择。”侯万平也点点头。

罗安提醒说道,“现在朝廷举棋不定,正是我等推荐唐知县的最好机会。”

“事情就这样定了,我等明的一起举荐唐知县为判官,暗地动用人缘推荐,”唐祖才断然对着两人说道,“还要游说唐知县本人。”

“那个位置是一个烫手活路,唐知县也未必愿意。”罗安眉毛不知不觉又皱了起来,知道他的人这是他担心的表情。

“这个可由不得他了。”唐祖才说道,“不过最好还是说动他,毕竟这个容易出政绩。”

罗安摇摇头:“现在这个盐司判官已经被称为官场麦城,谁来谁倒霉。不然为何朝廷为何还没有安排人下来?”

“唐知县现在已经有了政绩,引进盐坊与保安团的作坊,本县税赋大增,这个政绩确实不小。”侯万平也点点头。

“确实也有道理,”唐祖才企图打感情牌,“不过唐知县毕竟是本家,他应该照顾井研。”

“这个恐怕难以如愿。”罗安与侯万平互相看了看,一起摇摇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样吧,老朽举贤不避亲,我那孙女婿陈瑜是乃是进士,又在永川干了快十年,正好回来为井研办事。”唐祖才最终说出他的目的。

罗安点点头,说道:“唐耆老此言有理,老夫也举贤不避亲,老夫侄儿罗长红也是进士,在永川也干了快十年,正好回来为井研人办事。”

“老夫的侄儿侯子文,也是进士。”侯万平哪里示弱,急忙把自己侄儿推出。

“老朽记得侯子文刚刚中进士不久,现在还是九品,恐怕不适合吧。”唐祖才岂能让侯万平如愿,多了一个就少了一个机会。

罗安安慰侯万平说道,“还是下次吧,此次确实不太适合。”

“老夫觉得应该报上去,朝廷如何选择,那是朝廷的事情。”侯万平坚决不后退。

虽然朝廷没有人愿意任盐司判官,可是井研人看得清清楚楚。

虽然这个职位有风险,但是有了赵平保安团在这里治理,绝对没有问题。

云无涯出事原因,乃是因为他自身原因。

其一,他把整个宗族的人塞进,照顾的是自己那个宗族,吃相太难看了。

其二,他自己不懂治理,安排的人也不会治理。

其三,宗族的人几乎都是农夫,不但不懂技术,而且特别爱占小便宜。试毒小鸡、小兔及毒盐都偷回去,不出事才是怪事。

其四,关键是他贪心太大,把保安团驱逐走了,全部换成他云家之人。

保安团在这里干得上好的,什么事情都没有,换上他宗族的人偏偏就出事。

三人心里都有一把秤,把这些算得清清楚楚的,纷纷推荐自己亲人也不足为奇。

井研着急,朝廷也着急。

理宗多次催促,要谢方叔拿出盐司判官人选,都被谢方叔左右言他。

这次理宗生气了,盯着他问道:“谢丞相,盐司判官人选考虑好了?”

那个位置可是官场麦城,谁去谁倒霉。

谢方叔本来就没有如意人选,在理宗的逼问之下,突然灵机一动,奏道:“启禀官家,微臣已经有了人选,乃是梁山秋。”

“梁山秋,依据呢?”理宗对于此人不太熟悉,不禁问道。

谢方叔不愧为丞相,既然有了人选,自然想出其道理。

他侃侃而谈说道:“梁山秋治理灵泉县有方,不但人口由原来五千人增加到两万人,而且税赋也增加两倍,乃是盐司的不二人选。”

“灵泉知县人选呢?”理宗未置可否,而是问道。

“微臣推荐徐兴跃,他在巴县县丞已经四年,政绩不凡,处事稳重。”他不着痕色看了徐清叟一眼。

他们这一派,早已垂涎这个县已久,此次正好趁此机会拿下。

他们上次本来想把金堂县拿下,没有料到理宗直接指定县丞刘昂。

众所周知,刘昂一直是赵平的对头,他们也找不出反对理由。

赵平税赋已经占整个四川一半左右,这已经让朝廷上下产生了严重的危机之感。

赵平不但是成都府的主簿,也是盐司副使,还是保安团及护川军的实际掌权者。

四川最富裕的金堂县掌握在哪个手里,不是别人,竟然是赵平舅舅李月秋。

李月秋再能干,也不能在金堂县呆得长久。

李月秋越能干,在金堂县呆得越久,朝廷反而对他越不放心。

这个金堂县是你赵平开的,还是赵平舅舅开的?

后面李月秋在盐司成立调到转运使实属正常,不但是理宗意思,也是朝廷的意思。

赵平与舅舅自然知道这一点,自然只有离开。

李月秋虽然离开了如鱼得水的金堂县,来到转运司也不是相像中那么艰难。

转运司主管税赋,兼管官员。

只要赵平一直在四川,四川的税幅就只有蒸蒸日上的,李月秋同样可以坐享其成。

除了少数人,其它人也不知道徐兴跃乃是伊徐清叟的堂侄儿。

理宗自然也不知道,其实知道无所谓。

一个知县这个七品芝麻官,奖赏副丞相侄儿也无所谓。

除了知县,还有一个县丞人选,此时徐清叟从文臣出来就要举荐。

他想礼尚往来,推荐谢方叔的族人或者亲友作为县丞。

吴潜使了一个眼神,吏部尚书史大平越众而出。

他向理宗一礼,说道:“启禀官家,微臣推荐程亮为灵泉县县丞。程亮在金堂县任主簿,又是上次秀才考试第一名。”

吏部本来就是管百官的,史大平推荐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看到史大平已经推荐了,徐清叟只好退下。

他等待理宗反应,如果理宗不同意,他依然还有机会推荐。

理宗沉思一会儿,最终同意。

理宗虽然不知徐兴跃是徐清叟的堂侄,但是谢方叔大力推荐,必然是他一系人马。

县丞本来就是制约知县的,史大平出来推荐,自然落他下怀。

吴潜与赵平没有多大来往,他最多能够站在中立位置,不落井下石已经足够了。

当然推荐程亮不是吴潜本意,仅仅是牟子才的意思。

赵平照顾井研,牟子才也照顾他这个小老乡。

四川打仗除了余玠,就只剩下赵平了。

嘉定被胡人团团围困,井研也让人胆战心惊。

牟子才是井研之人,父老乡亲在井研。

赵平击败嘉定胡人,解救成都、潼川,相当于间接解救井研。

牟子才是一个才子,赵平也是才子。

与居庙堂之高的牟子才不同,赵平是处江湖寥寥无多的大宋最偏僻的四川。

两个可以互相支援,互相照应。

四川是牟子才的老家,四川处于水深火热战争状态,牟子才心里自然不好受。

牟子才欣赏赵平的才,不但是文才,更加重要的是他治理之才,行军打战之才。

赵平在四川打得越厉害,整个四川就越来越安宁,他牟子才才越来越放心。

牟子才多次对吴潜他们说道:“诸位,有了赵平这个小老乡,老夫才能安心在官家身边办事。”

吴潜、董槐、马正骑、史大平个个都是官场老手,哪里不明白牟子才话里意思。

“赵平确实厉害,文武双全,又会制器,乃是大宋不可多得人才。”吴潜几人纷纷称赞赵平。

程亮虽然是一个小省试的第一名,按照说轮不到朝廷大佬的关注。

其实他也是公开考试出来,从理论上不是赵平一系人马。

从实际上他也是赵平一系人马,只是朝廷不知道而已。

命运就是这么奇怪,也许某个大人物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改变你的命运。

而程亮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儿。

半月之后,盐司的制盐官员终于到位。

这次官员任命,竟然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