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三百五十三章 井研换天(十)

纵横宋末 第三百五十三章 井研换天(十)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三百五十三章 井研换天(十)

“这个有何难处?”洗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汝一边做事,一边学习则可以矣。”

这个不是让余难堪吗?

“可是在下资质确实愚钝,恐怕读书不到位。”杨德荣摇摇头,“况且食君之,做君之事。在下岂能行苟且之事也。”

“让余想一想,得有一个万全法子。”洗星在公房走了几步,突然说道:“有了,这样,汝当值之后,汝有一定基础,可以用字典学习。如果不懂可以问余,也可以问小郎君。”

“谢谢闪耀!”杨德荣深深一礼,此话正合他心意。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年,还有两个月就是举人考试了。

毕竟是自己的同窗,洗星还是关心一下。

来到杨德荣住处,只见他桌子上面摆放书、字典及笔墨纸砚。

杨德荣一边看书,一边有些发愣。

洗星看到他一动不动的样子,感觉有些好笑,用手在他面前一晃。

但是杨德荣依然没有感觉,仿佛进入沉思状态。

洗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又想起什么,还在发呆?”

“原来是闪耀,在下正要找你,正好不用跑路。”杨德荣一边惊喜行礼,一边说道。

洗星在他旁边的椅子坐下,喝茶一口,微笑问道:“子誉准备得如何了?”

“字典用处很大,字的理解已经到位,但是,但是......”杨德荣一边拱手,一边结结巴巴想说什么。

此人还是修养不到位,洗星心里吸了口气,问道:“汝与吾是同窗,有事不妨直说。”

“看了的小郎君及,真的不愧为小圣人。”杨德荣先表达崇敬之意,接着说道:“在下想跟着小郎君学习经文之作。”

“汝非常有眼光,”洗星沉思一会儿,颇有沉思打量他一眼,最后点点头说道:“妹夫...小郎君这两篇确实是经文这典范,余带你去见风他吧。”

杨德荣被目光上上下下打量,颇有不好意思,拱手一礼,说道:“在下与闪耀相差甚远,不得不敬请小郎君指点一二。”

看来杨德荣外表有些木讷,但是心里确实是一个明白之人。

赵平此时已经成都府主簿,又有小圣人之称。

杨德荣现在找赵平指点,不但得到经义之指导,更是固定了师生关系。

洗星与他不一样,赵平是他的妹夫,又是保安团主簿,自然关系紧密。

但是杨德荣完全不一样,他只是赵家庄外围人员,确实需要巩固一下关系。

赵平思考一下,说道:“经义如何去做?对于不太擅长的人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

赵平走了几步,打量房屋,眼睛一亮,指着房子说道。

“不妨把做经文比喻成修房造屋。破题决定了整个经文的框架与格局。”赵平先指了房子四周与屋顶,“后面的接题、小讲、大讲、余意,不过是对前面的装修与完善而已。”

洗星也考试过举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赵平这样深刻形象,也恭恭敬敬听赵平讲解。

杨德荣更是深深一礼,赵平的话仿佛犹如黑夜亮光,给他指明了方向。

“谢谢小郎君,学生知道你的意思,就是框架决定经义的高度与深度。”杨德荣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赵平,“请问如何去破题呢?”

“朝廷录取士子,必取有用之人也。”赵平沉思一会儿,继续说道,“什么是有用之人呢?就是能够为朝廷排忧解难之人。”

这个与后世大同小异,就是政治立场必须正确。

洗星与杨德荣听了,一起拱手行礼。

“如何去破题?必须站在朝廷之大义,发人深省,切中时弊。”赵平又给杨德荣指明了具体内容。

杨德荣又是深深一礼,突然他跪下地面,砰砰自内心感谢:“谢谢恩师指点。”

赵平没有料到杨德荣竟然来了这一招,不由得向洗星望去。

洗星打量杨德荣一眼,摇摇头,示意他也不知。

杨德荣拜师并没有与洗星商量,他决定冒险一试,磕头之后忐忑不安,害怕赵平不同意。

既然洗星带来的,赵平必须给洗星一个面子。

赵平并没有闪开,上前虚扶,对着杨德荣说道:“子誉勿须如此多礼,快快起来。”

看到赵平并没有闪开,杨德荣不禁大喜,赵平这是承认与他的师生关系了。

古代不像现代,师父师父,一日为师,终日为父。

既然当了师父,两人关系来亚于父子关系,必须尽力提携。

“子誉文字已经没有问题,”两人关系定下之后,赵平给他分析,“经义只要按照这个方式去多做多练,举人问题应该不大。”

“谢谢恩师指点。”杨德荣又是一礼。

赵平点点头,说道:“汝考上举人之后,为师自有安排。”

杨德荣不禁大喜,赵平这是给他提携。

两个月之后,举子考试如期进行。

杨德荣是昌州人,自然得在昌州参加举人考试。

李文全也是昌州士子,三年之前以一名之差,名落孙山,此次志在必得。

两个虽然是昌州学堂的学生,但是一个是天字甲班,一个是黄字甲班。

虽然两个都是甲班,但是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最好的班级,一个几乎是最差的班级。

李文全不但在甲班,家境也比他好,还有一个书僮陪伴他考试。

李文全乃是永川之人,打量杨德荣一眼,说道:“今天正巧,又碰到昌元县杨大才子。”

此人说话怪声怪气,而且特地把“杨大才子”四个挪得很长,让谁都能够听得出他的嘲讽的味道。

“荣不敢当,见过各位学子。”杨德荣淡淡一笑,双手向四周一拱,淡淡说道。

李文全的同窗谢勇打量杨德荣一眼,感觉有些奇怪。

他悄悄对着李文全说道:“杨大才子竟然转性了,不像上次还出了?”

“可能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吧。”李文全打量杨德荣一眼,轻蔑说道。

李文全声音没有掩盖,包括杨德荣在内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他的天字甲班同窗打量杨德荣一眼,不禁哈哈大笑。

“子誉,一年时间没有看见你,不知在哪里高就?”一个声音传过来。

杨德荣听到声音不禁大喜,这个声音乃是他的同窗好友杜长江,他一边拱手一边问道。

杨德荣露出苦笑,拱手还礼,说道:“在下家境不如子水,在昌元县求生计了。”

“看来子誉已经准备好,不然不会来参加考试。”杜长江打量他一眼,有些不相信他话。

杨德荣摇摇头,淡然一笑:“哪里,哪里,只是有了机会,不想浪费,只想试试而已。”

“杨大才子看来早已准备齐全,我等静候佳音。”李文全与谢勇互相看了一眼,更加放心,一起哈哈大笑。

当当当,士卒的铜锣敲响,官府要求所有学子进入考场。

众位学子打开考卷一看,经义题目只有一个字“胡。”

这些学子还以为是考试题目取一段名言或者一句话出来,因为这是惯例。

但是万万没有料到,今年举人考试却反其道而行,而且还只有一个字。

包括李文全在内的甲班同窗,个个都把按照以前方式猜测题目,花了大量精力破题,做题。

李文全看了屋顶,陷入沉思。

杨德荣一边磨墨,一边构思,果然与朝廷大事息息相关。

“胡者,胡人也。畏威而不怀德,化外蛮夷也。”这是破题。

破题之后,顿感文思泉涌。

赵平的全面阐述了如何对付胡人,这个杨德荣早已背诵得溜溜熟悉。

同时杨德荣突然想起,赵平的也对战争与文武之事有所涉及。

于是他从赵平的及里面,寻章摘句,作为小讲。

至于大讲,他接着再把赵平在嘉定、西县之战作为事实。

对于余意,他的结论则是胡人也有弱点,只要大宋文武齐心,最后必定战胜之。

三天考试结束了,杨德荣从考场出来,他既不是最先交卷,也不是最后一个交卷。

用洗星话而言,这是修心养性,符合中庸之道。

李文全恰恰与他一起交卷,看到他出来,口里又是说道:“杨大才子出来了。”

他依然把杨大才子四个字挪得长长的,眼睛盯着他,想看看杨德荣的反应。

“子誉考得如何?”一个与杨德荣交好的同窗杜长江对着杨德荣拱手一礼,问道。

杨德荣拱手一礼,回答说道:“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这是什么意思?”李文全沉思一会儿,转身望着谢勇问道。

谢勇思考一会儿,摇摇头:“这个难说,也可以说是出乎意料深,也可以是出乎意料浅。”

“此次题目确实是出乎意料。”李文全打量谢勇一眼,望着已经远去的杨德荣的背影,点点头说道:“看来他与我等也一样,出乎意料。”

十天之后就是放榜的日子,杜长江大早就起来来到杨德荣所住客栈。

杜长江是大足人,不用住客栈。

他来到杨德荣的房间,一把把被子掀开,问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杨大才子怎么不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