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底深厚

纵横宋末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底深厚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底深厚

所有人的眼睛此时一起望着杨云,期待最后的答案。

“胡人要打多久,保安团就陪他打倒底。”杨云扫视众人一眼,充满信心回答。

郑鼎皱了皱眉头,有些怀疑问道:“西县打战可不比成都府路,不但孤立无援,而且是与胡人倾国打仗。”

他是胡人降将,是原兴元府佥事,相当于兴元府副职。

兴元府是胡人进攻大宋的基地,他在兴元府算得上高层人物。

其他人听到郑鼎如此表态,目光不禁一起望着杨云。

杨云扫视众人一眼,把他们的表情收在眼底。

他微微一笑,说道:“现在吾等既然奉小圣人为主君,应该是透露家底的时候。至于赵家庄的家底,张主簿比在下熟悉。”

众人相视一笑,张宏的父亲张思乃是赵家庄的主簿,是整个赵家庄除小圣人之外的第三人。

张思作为赵家庄的大管家,对于赵家庄家底最知根知底不过。

张宏从座位站了起来,向着四周恭恭敬敬一礼。

“各位已经奉小圣人为主君,主君的家底各位当然得知道。家父经过估计,现在主君预计到一年毛收入一千万提货卡,净收入五百万提货卡。”

说完之后,他向各位一礼,然后就坐下喝茶。

张宏果然惜字如金,觉得言多必失的道理,说话也中规中矩。

“五百提货卡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铜钱一千五百万。各位想想,吾等主君之财力。”杨云对着张宏点点头,向着众人解释说道。

一千五百万贯铜钱,相当于会子四千万多。

众人个个倒吸一口冷气,他们已经把主君想得富有了,没有料到主君竟然如此富有。

说他富甲天下已经是小看,可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此之多财富,虽然不说与大宋相比较,但是足够与胡人比较,这也是赵平敢于胡人开战的底气所在。

在座的不禁大喜,纷纷拱手祝贺,祝贺主君财力雄厚。

他们高兴之余,就差点弹冠相庆。

郑鼎在祝贺之后,并没有如他们陷入狂热之中,而是继续提出自己的问题。

他看了众人一眼,等待各位冷静之后说道:“小圣人的财力已经足以与胡人抗衡,但是胡人依靠的不是财力,而是武力。现在西县的兵力究竟如何?”

听到此话,原本一脸兴奋的众人顿时冷静下来,又一起把目光投向杨云。

“这个自然要给各位说清楚,好让各位心里有数。”杨云点点头。

杨云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把他们表情收在眼底,有人眼里还是有些担忧。

“外面不少人听说保安团与护川军只有两万人马,这个传言是真的还是假的?”郑鼎忍不住问道。

杨云打量众人一眼,看见众人的担忧神色更加浓厚,说道:“这个是真的。”

“什么,这个竟然是真的?”萧玉文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打倒,他所在的西辽就是最先为胡人也灭国,知道胡人厉害之处。

杨云微笑看着他一眼,喝茶一口,继续说道:“在下的话还没有说完。”

众人七上八下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就是两万兵马如何与胡人对抗。

“诸位都知道朝廷对小圣人有了猜忌之心了吗?”杨云把目光投向东南方向,若有所思说道。

周基勋情不自禁问道:“难道小圣人因为有了朝廷压力,就这样自废武功?”

他是原来是胡人的骑兵万夫长,自然对胡人非常了解,自然也有自己的担心。

“周将军的话问得好,现在在下就解答一下。”打量周基勋一眼,杨云耐心地说道。

看到众人期待的目光,杨云拱手一礼,用一种充分的语气说道:“既然要交底,自然就彻彻底底。”

“吾等其实有五万人,其余三万被雪藏,已经从练兵的地方赶了过来了。”众人点点头,杨云继续说道,“而且这三万也同样都是精兵,全部都是十五到二十五之间的少年与青年。”

郑鼎想了想,与周基勋最后说道:“五万精锐,不知能否勉强也胡人一战?”

“胡人可以拉起百万大军不是问题,甚至两百成大军也有可能。”周基勋补充说道,萧玉文也点点头,同意周基勋的说法。

“五万只是精锐而已,还有三万是处于二十五到三十五之间,不过现在是后勤。其实他们正当壮年,依然还在一战之力。”杨云打量众人一眼说道。

“八万,好像还是不太够。”郑鼎与周基勋、萧玉文互相交换眼色,摇摇头。

杨云想了想说道,说道:“现在还有二万是处于三十五到四十五,他们目前在修路。其实他们经验丰富,关键时刻也能够上战场。”

“十万兵力,与胡人百万甚至两百万大军,只能说勉勉强强一战。”郑鼎与周基勋三人互相交换神色,最后说道。

“西县拉出两万精兵不是问题,如果确实打仗太激烈了,四川拉几万人也不是问题。”杨云接着说道。

郑鼎摇摇头:“朝廷不是猜忌小圣人的吗,巴不得小圣人与胡人打得你死我活。这个怕不得不考虑朝廷感受吧。”

“拉多了朝廷自然要反对,但是拉两三万人不是问题。”杨云解释说道。

郑鼎与周基勋等三人摇摇头,说道:“这三万人当然都是保安团人好说,就害怕是朝廷其它人来了,西县以后就不是小圣人了。”

其它人听了,互相打量一眼,眼里也是担忧,这个西县乃是小圣人的根据地,岂能够让他人染指。

“在下也当然这种想法,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现在金堂县等地有大量中原之人,还有一些感激小圣人的四川之人。”杨云耐心向着在座的人说道,“只要小圣人一声招呼,自然愿意来之人如过江之鲫。”

“小圣人当然有这个号召之力,可是在四川大量招兵买马得考虑朝廷态度。”郑鼎双说出自己的担心。

杨云打量众人一眼,语气尽量轻淡:“无妨,除了四川,还有中原。”

“自从小圣人从中原拉了五万百姓之后,胡人不是已经对小圣人处处设防吗,怎么还能够在那里拉人呢?”郑鼎又是摇摇头,眼里完全是不相信的神色。

杨云打量他一眼,也是摇摇头:“当然小郎君是不会主动跑到中原去拉人,可是中原百姓自己就会跑来。”

“他们为何会自己跑来?”郑鼎与萧玉文完全不相信,不禁目瞪口呆。

杨云笑了笑,说道:“有了这五万中原人作为例子,中原人已经把金堂看成人间天堂,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那里。”

郑鼎与萧玉文等人想了想,觉得有理,最后还是认同这种说法。

郑鼎想了想,喝茶一口,拱手一礼问道:“敢问军师,现在还有多人从中原来到四川?”

“这个没有定数,有时一天几十,有时百多。上月来了接近三千多人。”杨云一边还礼,一边话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看来保安团的细作上次走对了,对中原百姓影响极大。

其实杨云有些话并没有完全说完,这么多中原人能够来到西县,与保安团的细作营分不开的。

毕竟,这些中原百姓绝大部分目不识丁,有的甚至一生没有到过县城。

其实汉人的乡土观念极重,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哪个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千里大迁移?

关键的是,他们消息闭塞,怎么知道金堂县是人间天堂?

细作营为了让中原百姓知道金堂县是人间天堂,也真的拼命了。

为了能够拉人,这些保安团的八仙过海,各施绝招。

细作营由于原来是外地人,无法说动本地人。

能够说动当地人的,就只有当地的文人、商人,特别是乡绅耆老。

商人地位不高,但是接交人员比较广泛,三流九教都有交道;

文人与乡绅耆老比较权威,流到性不如商人。

但是他们在当地影响很大,百姓极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商人与文人耆老乡绅各有特点,互相弥补。

他们就把当地的文人、商人甚至乡绅耆老等发展为下线。

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有的细作为了发展下线,甚至卖身给乡绅为仆人,从而达到接近乡绅耆老的目的。

他们冒着长项给乡绅耆老当仆人的风险,因为万一没有说动乡绅耆老,就只有长期给他们当真正的仆人。

经过长项接触,才终于把乡绅说动。

更有艰难的细作,不惜拿着烂碗,扮成乞丐。

中原人多土地收成不好,乞丐大量存在。

结果这个细作获得成功,因为这些乞丐一般都是单身一人,

不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时甚至经常饿着肚子,生活除了乞讨就是乞讨。

听说金堂县是人间天堂,那里还有不去的道理。

只要稍稍挑拨,立即成群结队向着西县出发。

他们一身臭味,穿着一身熑纸衣,不但普通百姓嫌弃,就是胡人也巴不得离他们远点。

这个叫做洪七的细作竟然大获成功,带了一千乞丐来到西县。

来到西县之后,这些乞丐全部都不走了。

西县不是人间天堂?哪里哪里还是人间天堂。

洪七由于带领大量中原人来到西县,受到细作营头子种华的亲自接见。

他不但由普通细作升级为阵长级别的细作,手下还有百号人物,专门拉人。

拉哪些人呢,当然是乞丐,他们轻车熟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正儿八经的乞丐。

杨云想到,心里特别感慨,特别感激细作营的辛苦。

没有细作营的千辛万苦,哪里又有西县的人丁兴旺?

在座不知道这些,只是知道西县乃是下一个人间天堂,又互相行礼,彼此祝贺一番。

郑鼎果然冷静,想了想又是拱手一礼问道:“敢问军师,有多少中原来人留在西县?”

这个是关键,现在在座已经把西县当成小圣人的地盘,希望全部留下。

“经过劝说,现在的中原的人几乎都在西县留下,目前在西县中原人四万多人。由于西县作坊很多,这些人全部都有生路。”杨云一边拱手还礼,一边高兴回答。

在座的人又是互相祝贺一番,西县不愧为小圣人起家的根据地。

但是郑鼎却不这么想,而是冷静提出一个问题:“保安团还有多少轰天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