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五百三十九章、拯救难民(下)

纵横宋末 第五百三十九章、拯救难民(下)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五百三十九章、拯救难民(下)

为了亲眼目睹刘良做什么,肖忠自己想了一个法子。

他用箩筐挑了一挑羊毛,这是他自己刚刚剪下的。

他决定亲自把羊毛送去,顺便看一个清楚。

肖忠的工段可以说几乎是开放式的,四周是围墙,上面有顶蓬,但是没有其它墙体,只是用柱子承重。

而刘良这个工段就不一样了,它与澡堂差不多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房间。

不但有一个大房间,而且还有几个大房间。

他挑着羊毛就要进去,突然被两个护院拦住。

不但前面有两个护院,四周还有护院四处巡逻。

肖忠一看,这些护院不是别人,好像都是从保安团及护川军退役下来的军人。

这些军人虽然受伤不能上上场,但是看守作坊足足有余。

小圣人果然厉害,不但让护院有了看守,同时也解决的退役人员的问题。

只是在这里竟然设立护院,难道有什么不能让人看见。

看到如此神神秘秘,肖忠更加好奇,难道有什么机密不成?

两个护院向他一礼,同时口里恭恭敬敬说道:“对不起,这里非请勿入。”

“你们两个知道吾是哪个?”肖忠不禁脖然大怒,质问两个护院。

两个护院又是一礼:“见过肖段长。”

“既然知道吾是段长,为何还要拦吾。”肖忠怒气冲冲,望着两人。

两人护院不亢不卑,依然一礼:“肖段长,这是作坊规定,请不要为难小人了。”

看来硬的不行了,肖忠只得放下肩膀上的挑着的羊毛担子。

“还麻烦两位通知一下刘段长,说肖忠给他送羊毛来了。”他向着护院恭恭敬敬一礼,只好来软的。

两个护院急忙侧身让过,虽然他们再有作坊规定,但是也是下级。

尊卑有序,乃是礼义。

两人如果胆敢接受段长一礼,自然有人要投诉他们甚至训斥他们。

其结局不难想象,必然是开除。

他们不但不敢爱礼,而且必须还礼。

一个护院恭恭敬敬又是一礼:“请肖段长稍侯。小人进去禀告。”

一盏茶时间,刘良出来,见到肖忠挑来羊毛,不禁大喜。

“恭喜诚之,开张大吉。”双手一礼,刘良就要接过装有羊毛的担子。

肖忠拒绝刘良的双手,说出自己的理由:“好事做到底,送佛到西天。”

“你这里有什么宝库,搞得如此神秘莫测的。”看到刘良一时犹豫不定,肖忠有些不高兴。

他干脆直接说道:“子优,难道吾想进去参观也不行吗?”

说完,他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望着刘良。

刘良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诚之乃是赵家庄老人,忠诚不在话下,请。”

说完,他双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式。

肖忠松了口气,挑着担子从大门进去。

来到车间里面,感觉一个字,大、宽、长、亮。

只见里面大约有两丈宽,百丈长,有两百根柱子。

两边都是澡堂见过的那种重重叠叠十字架窗子,不过小窗比较高。

不但如此,屋顶竟然还有一排水晶窗子。

竟然有水晶做的窗子,这也太奢侈了吧。

车间里面每排都有五个水缸,水缸长五尺,宽两尺,水缸两边都是过道。

肖忠估计,按照水缸长度进行计算,估计这里应该有千个水缸。

每一排水缸就有一个人照看,应该里面有两百人左右。

他发现这里有一个现象,没有女人。

而他剪羊毛的工段,竟然还有少量女人。

这里全部都是男子,难道准备打仗吗,他更加不解。

过道不但有木轮推车,还有箩筐。

箩筐就可以,为何还要用推车,羊毛不重呀。

由于两边及屋顶都有光线,水缸里面看得清清楚楚的。

“这里面没有稀奇的吧,好像水缸里面全部都是水。”肖忠仔细看了看,感到不解。

刘良把刚刚剪下的羊毛倒进水缸,然后拿着一根木棍慢慢搅拌。

刘良一边搅拌,一边解释说道:“这个水不是普通的水,是专门用来消解羊毛膻味、软化、清除油圬的药水。”

“药水不是黑色的吗?怎么这个药水与水一样呢?”肖忠反复打量,越听越糊涂。

刘良想了想,决定还是说出:“你是赵家庄的老人,告诉你无妨,这个药水是小圣人发明的。不是以前的那些乱渣渣药水。”

说完,刘良对着赵家庄方向恭恭敬敬一礼,感谢小圣人发明了这个能够消除膻味软化羊毛的神仙药水。

见到刘良行礼,肖忠等也恭恭敬敬向着赵家庄一礼。

可以说没有小圣人,也没有他们在场所有人的今天。

“如此看来里面的人全部都是退役的将士吗?难怪如此有杀气。”行礼之后,肖忠又问道。

刘良点点头,承认这一点:“所以外面有护院看守,不能让里面的秘密被细作发现。”

“难道作坊里面有细作?”肖忠一时没有想到这些。

刘良仔细打量肖忠一眼,让肖忠毛骨悚然,难道他把自己当成细作?

可是如果当自己当成细作,为何又要放自己进来呢,肖忠更加糊涂了。

“胡人这次打了败仗之后,放进不少细作进入西县。”刘良一边用木棍搅拌水缸里面的羊毛,一边说道,“细作不可能在自己额头上面刻字,哪个是细作也不知,只有采取保密的法子。”

“难道作坊也有细作?”肖忠想了想,“包括吾的那个工段?”

想到他的工段可能有胡人细作,他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刘良点点头,一边搅拌一边回答说道:“这个难以排除。”

肖忠也拿着一根木棍,一边跟着刘良搅拌,一边打量着推车。

他望着推车不解地问道:“羊毛不重,为何还要要推车,这些都是退役将士,难道这点力气也没有?”

“棉花重不?”刘良感到有些好笑,但是不能嘲笑,于是举例。

肖忠想了想,摇摇头:“棉花根本就不重,如果重了,穿在身上不难受。”

“如果棉花打湿水呢,还轻不?”刘良继续问道。

肖忠恍然大悟,“棉花打湿之后确实重,羊毛难道与棉花一样吗,但是羊毛加水就重了吗?”

“原理都是一样,这些重量其实就是水的重量。”刘良解释说道,“而且这些匠人,有些有断胳膊断腿,确实需要推车。”

肖忠仔细一看,确实有些人胳膊断了,也有跛子。

这些都是保安团或者护川军的精英,他们为了大宋,拼命杀敌,才有今天西县。

想到这里,他向这些退役的将士深深一礼。

看到肖忠行礼,刘良急忙向着手下介绍。

这些退役将士才知道这个原来是退役的阵长,也是作坊工段段长。

听说是段长,又是阵长,这些退役将士急忙侧身让过,纷纷还礼。

双方互相行礼,加上又都曾经是赵家庄手下的将士,现在又是一个作坊做事,顿时亲近不少。

肖忠随着刘良一边搅拌,一边问道:“这个大约时间多长?”

“这个大约半个时辰,最好一个时辰,才有满意的效果。”刘良一边搅拌一边说道。

刘良望着水缸里面的羊毛,突然想起一个问道:“子优,如果羊毛从水缸里面捞起,里面浸泡了大量药水,岂不是要浪费许多。”

“这个小圣人早已考虑过这些,你看看,第排不是有一个水缸吗,经过四次清洗,药水几乎留在水缸里面了。”刘良指着每排旁边水缸笑道。

“明白了,”肖忠恍然大悟,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羊毛是湿的,总不可能就这样这样穿在身上吧。”

“当然,这个都想到了,不错。”刘良表现一下,带着肖忠走出这个车间,来到下段工序。

下段工序也是一个没有墙体的建筑,它也是用柱子支撑,四面透风。

这个建筑与刚才那个差不多大,甚至有可能更多,肖忠一边打量,一边估计。

由于它没有墙体,所以它完全依靠柱子支撑。

这里也有一百退役军人,他们正在用柴刀切削竹子,正在搭建。

一个叫做刘畋副段长急忙跑了过来,他原来也是一个火长,退役之后来到这里。

刘良对双方互相介绍一番,让刘畋介绍整个过程。

刘畋指着正在搭建的竹子说道:“禀告肖段长,这里是晾晒工序,就是羊毛清洗之后,在这里晾晒。”

肖忠指着正在干活的匠人,不解地问道:“为何他们在这里搭建晾架?”

“晾架当然在这里做,晴天阴天在太阳下晾晒。雨天就移到这里。”原来如此,刘畋解释说道。

“明白了,可是为何这里晾晒也要这么多人?”肖忠看着来来往往匠人,摸着下巴问道。

刘畋摇摇头,继续解释说道:“晾晒工序不是放在这里这么简单,其实很复杂,人手当然不少。”

“吾家的娘子把衣物放在晾架上面就不管了。哪里有什么复杂的。”肖忠根本就不相信,他觉得小圣人为了让这些半残废的退役活计,故意把他们塞在这里。

刘畋还是摇摇头,耐心说道:“其一,必须要不停翻开。还要不停翻来翻去。工序要求,一盏茶时间必须翻开一次,把羊毛从里到外翻开。其二,对羊毛进行挑选。那些次毛、短毛、废毛、虫毛、脏毛等等要挑选出来。”

“所以晾晒工序不但要体力,还要要耐心与细心才行。”看到肖忠目瞪口呆的样子,刘畋总结说道。

肖忠摇摇头,叹了口气:“看来门门皆学问,处处有知识,古人古人诚不欺吾也。”

蒋氏与周氏两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年纪都是三十左右,上有五十左右公婆,下有几个子女。

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官人在与胡人交战阵亡,她们也就是未亡人。

赵家庄对于烈士军属极为优待,不但有高额的一次性补助,父母养老送终,子女养大成人。

家里儿女不但有公婆照看,而且到了上学年纪免费上学,中午同样有午餐。

不但如此,就是烈士的娘子,也要安排活计,而且承诺俸禄不得低于三贯提货卡。

三贯提货卡是多少,已经足够购买一家人的大米。

现在周氏与蒋氏与其它几千烈士的娘子一样,来到作坊的整理车间。

这个车间很大,与清洗车间差不多,两边是十字小窗,头顶是水晶小窗。

她们每人都有一张小桌子,两个箩筐,其中一个箩筐装着散装的羊毛,另外一个装着已经整理好的羊毛。

她们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把散乱的羊毛,通过巧手把这些散乱的搓成条状,要求只要筷子三成大小。

这个活计并不要多大力气,只是要求耐心细致。

她们这些女人,没有别的特点,恰恰就是具有耐心细致的特点。

一个女人等于三千只鸭子,上千的女人等于三百万鸭子,应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但是这里的女人没有声音,每人都在叮着自己手里的活计。

因为工段段长熊民发话了,只要完成任务俸禄就是三贯,超额完成任务就是奖励,高的可以达到六贯不是问题。

六贯,天啊,就是西县男子也未必能够找到这么多钱。

要知道,这个不是会子,也不是铜钱,而是比银子还要值钱的提货卡。

烈士们的娘子很快就从官人悲痛中走出阴影,家人生计解决了,自己也有活路。

自己生活不是问题,就是如果再嫁也能够挺直腰肢。

毕竟,有一门活路,就是未来夫家也能够说出硬话。

当然,保证这些烈士娘子的生计,正是赵平所考虑的。

赵家庄退役军人及烈士娘子有活计之事,很快就让西县知道了。

西县老百姓一边口口相传,一边不停称赞赵家庄大仁大义。

“赵家庄不但打仗厉害,解决伤残军人及烈士娘子的事情同样厉害。”茶楼茶客甲一边喝茶,一边唾沫星子乱飞。

茶客乙点点头,赞同他的说法:“以前以为西县最危险的,现在看来西县是安全的。”

“小圣人不但理财厉害,文治武功更是前无古人。”茶客丙话下茶杯,衷心佩服。

茶客丁美美地饮茶一口,总结说道:“正是小圣人解决将士后顾之忧,将士们更有底气痛击胡人。”

“西县果然也是人间天堂。”另外一个茶客说道。

听到西县流传这些话,从中原来的刘氏及郑氏眉目差点皱在一起。

虽然有官府发的大米及生活器具,也有了有房产证的,但是她们还是觉得不踏实,因为上前没有安排活计。

毕竟,西县活计就只有定数,赵家庄照顾西县本地的人,她们就有可能照顾不了。

“难道,赵家庄照顾西县本地的人,忘记了她们中原来的百姓了吗?”刘氏来到郑氏家里,把自己想法说出来。

郑氏摇摇头,说道:“据奴家所知,小圣人早已考虑这些,听说吾等就是小圣人用胡人战俘交换来的。”

郑氏这样说给刘氏听,鼓励她信心,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

毕竟这个只是传言,她自己也没有绝对信心。

当当,当当,当当,里长的铜锣敲响了。

两人脸色一变,里长敲响铜锣,必定没有好事。

根据她们习惯,不是收税就是要赋。

“中原的来人听好了,明天到羊毛作坊做事,不得有误。”里长宋简的粗豪声音在巷道传过来。

由于距离较远,加上有风,刘氏没有听得好清楚。

她没有听清楚,郑氏却听得清清楚楚。

郑氏擦拭自己激动的眼泪:“刘家妹子,奴家没有欺骗你吧。”

“谢谢小圣人,只是奴家是一个纯粹农家妇人,不知能够做什么呢?”刘氏喜欢之余,担心问道。

郑氏一边擦拭息眼浅,一边想了想,口里说道:“小圣人应该早已考虑,我们要相信小圣人。”

“这里至少上万人要生计,小圣人能够安排过来吗?”刘氏打量四周密密麻麻的住宅,越想越灰心。

郑氏也四周打量密密麻麻的住宅,摇摇头又点点头:“相信小圣人,要相信小圣人。这些小圣人都能够解决。”

只是说到后来,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毕竟,这里来求生计不是几百,也不是几千,更不是几十,至少上万,甚至是几万。

小圣人再厉害,能够同时照顾这么多人吗?

“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不动试试,岂能甘心。”刘氏想了想,咬牙说道。

郑氏想了想,说道:“这个不能去晚了,晚了就没有机会了。”

“不如这样,我们现在就睡觉,子时就出去上轮子。”刘氏想了想,断然说道。

刘氏没有料到,郑氏却直接否认他的说法:“不行,这样不行。”

“为何?”刘氏一时没有明白过来。

郑氏断然说道:“我们马上吃饭,吃饭之后拿着席子被子,直接占位子。”

“还是大姐厉害。”刘氏没有料到郑氏比她还要干脆果断。

两人把冷饭热了一下,匆匆吃了就抗着席子被子去两里路之外的羊毛作坊。

羊毛作坊紧靠汉水,这里是占地千亩的作坊。

郑氏打量这个四周都是围墙的作坊,想了想说道:“刘家妹子,这个作坊不小,应该容纳上万的匠人吧。”

“作坊能否容纳上万匠人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使能够容纳,可是这里却有几万人。赶快去,晚了就没有机会了。”刘氏不停催促。

来到作坊大门,只见这里已经排起很长的轮子,至少有上千之人。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妇人,与她们年纪与她们相差不远。

刘氏与郑氏不禁苦笑,她们能够想到,别人同样能够想到,而且行动比她们还快。

刘氏指着那些正在吃饭的人说道:“这样人性子也急了吧,没有吃饭就跑了过来。”

“还好,我们还不算晚了。看来,生计问题应该还大。”郑氏数了数前面前面的人数,得出结论。

刘氏却摇摇头:“未必吧。”

但是她捂住自己的嘴巴,没有让话说出。

“这个作坊占地千亩,与我们那个住宅大区差不多,应该能够容纳得下。”郑氏知道刘氏想法,急忙劝解刘氏。

刘氏点点头,一边答应,一边想到,你这样说,倒不如安慰自己。

虽然她有这种想法,但是她此话不能说出。

此时作坊护院过来,一边敲锣一边大声喊道:“各位叔叔婶婶请回去,在这里要着凉。”

“不行,吾等都带了被子的不会着凉。”所有的排着轮子的人们纷纷说道。

开玩笑,好不容易才排起轮子,岂能白白便宜别人?

护院还在作努力:“小圣人已经考虑各位的生计,请各位放心。天气寒冷,回去休息。”

“护院,老身知道你的好心,不过好意心领了,你还是不要费神,你看看,哪个愿意回去?”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妇人觉得护院不错,对着他万福,提醒说道。

有了这个妇人开头,其它的人也纷纷发声:“护院壮士,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没有人愿意回去。”

这个护院年纪不大,也不过二十来岁。

他想了想,回去对着一个护院头子模样的说了几句。

护院头子打量这些排着长长轮子的妇人一样,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

他摇摇头,最后在护院耳朵一阵耳语,护院点点头。

“各位叔叔婶婶,请注意冷暖,多带衣物,不要伤风感冒了。”既然不能劝他们走,只好提醒他们多带衣物。

郑氏听到这里,担心问道:“如果下雨,怎么办?”

她还想回去把蓑衣带来,毕竟天有不测风云。

刘氏看了看天上,云淡风轻,摇摇头。

终于熬到天亮了,幸运的是,昨夜没有下雨。

到了辰时末,大门砰的一声打开。

看见大门打开,人们蜂涌而上。

如果没有秩序,极有可能发生意外,甚至可能出现人踩人现象。

“请诸位按照昨天轮子,一个一个进来。”护院手里的铜锣又敲响了,大声吼道,“否则就不招工。”

听到护院威胁,那些人遗憾叹气一声,只好退后。

刘氏与郑氏等于大约一个时辰,终于轮到她们。

大门里面有几十张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两个人。

这些管事的人,一边登记,一边给她发行作坊物事。

刘氏一看,顿时觉得奇怪,她们不但有围腰等等之类物事,还有制服腰牌等等。

这个作坊也太好了,刚刚进来就发这些物事。

但是提篮里面不但有围脖衣物,还有一个如针一样物事。

只是这个针太奇怪了,它有一尺长,仅仅只有筷子三成大小,还是木头制作。

它是什么物事,用来做什么?

两人互相看了看,想了半天也不明白。

登记好领取之好,由一个叫做若溪来到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大约有两亩样子,四周都是小窗,有四根柱子,头顶又有水晶小窗,光线很好。

里面有一百小桌子及小凳子,刚好够百人使用。

桌子旁边有一个箩筐,装着一丝又细又柔的物事,只是不知是什么物事。

若溪年齿不大,大约只有十六左右,相貌清丽动人。

刘氏与郑氏互相看了看,摇摇头,她们一直以为是一个五十左右男子匠师,没有料到竟然是一个小娘子。

难道是歧视我们这些中原的百姓吗,竟然不安排一个年长的匠师来带我们。

俗话不是说过,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更何况,此人不但没有毛,而且永远不会长出毛来。

两人想到这里,不禁脸色大变。

她们看了看,不但她们脸上大变,就是其它人也脸上大变。

若溪也知道自己年轻,难以服众。

好掏出一个如如喇叭花一样的传声器,对着各位说道:“各位叔叔婶婶,奴家就是你们的工头,现在奴家教你们学会用织毛衣。”

听到这个传声器,所有之人顿时安静下来。

当初他们从胡人那里过来,官府就是用这个传声器告诫他们的。

她们不禁把传声器与官府联系起来,心里多了一些畏惧。

只是毛衣是什么物事,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刘氏与郑氏互相摇摇头。

“这个如针一样就是织毛衣的器具,箩筐里面就是毛线,下面奴家教各位如何织。”看到众人脸上的疑惑,若溪一边拿着木针穿毛线,一边织衣,一边解说。

刘氏与郑氏后来才知道,小圣人果然把中原来人都安排了。

从此,这些中原来人的家里,家家都有小圣人的牌位,香火一直不断。

汉中府衙门里面,胡人大帅府。

兀良合台没有一边喝茶,一边打量西县的舆图。

现在山寨工作已经有了进展,无影炮已经开始仿制出来。

虽然无影炮已经仿制出来,但是赵家庄更加厉害的兵器没有仿制出来。

这个就是无影枪及大怪物战车,偏偏这次他们失败就是因为这两种兵器。

砰砰,兀良合台突然抬起一脚,把案几的茶杯扫到地面,一边喘气不停。

“娘的,这个赵平难道真的是神仙,这些兵器竟然如此难以制作?”兀良合台一边盯着舆图,一边埋怨。

看到大帅生气,他身边个个卫兵不禁低头。

他们太无能了,竟然不能替大帅分忧。

“禀报大帅,赵家庄小圣人派人过来,送要给大帅送礼,礼物就在外面。”一个亲兵进来禀报。

他刚刚禀报完毕,就低头下去。

大帅现在脾气太差了,好几个传令兵被他打了棍子,至今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听到小圣人这个名称,兀良合台手里的皮鞭啪啪向着传令兵抽去。

他一边抽打,一边盯着传令兵恶狠狠地问道:“说,这是什么礼物?”

难道,是那些细作被发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