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五百七十九、杨氏策略

纵横宋末 五百七十九、杨氏策略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五百七十九、杨氏策略

“什么好消息,难道又是发物事吗?”阿湿卑把木箱盖上,心里充满了火热。

成平摇摇头,打量这些鬼主的木箱子,指着它们说道:“物事不是已经发给你们了吗,这个不是发物事。”

“不是发物事,那又是什么?”听到不是发物事,阿湿卑大失所望,脸上充满不满神色。

其它鬼主一听,个个大失所望,吩咐手下抗起箱子就要离开王宫。

成平打量这些鬼主,淡淡问道:“难道有钱你们也不想要了?”

听说是发钱,所有鬼主停止行动,目光纷纷向着成平望去。

“是金子还是银子?”阿湿卑不禁大喜,咧开大嘴,脸上笑成一朵菊花,高兴地问道。

阿逸多想法没有阿湿卑那么强烈,他望着成平,也是高兴不已:“成尚书,我要求没有阿湿卑那么大,只要是钱,铜钱会子都可以。”

看着这些鬼主绿油油目光,成平知道他想错了。

这些鬼主想得太遥远,只是把挣钱的机会当成钱了。

这个不会让他们误会,否则这些鬼主找他拼命就麻烦不已。

成平双手直摇,赶紧说道:“不是,都不是。”

“成尚书,你刚才说是说给钱吗?”阿逸多与阿湿卑不禁大怒,就要拔出刀子,与成平拼命。

成平立即对两人说道:“不是给你们钱,而是给你们捞钱机会。”

“给我们捞钱机会,如果不能捞钱,那我们就找你要钱。”阿逸多与阿湿卑两人不是傻子,立即把成平的话封死。

成平心里不禁苦笑,他只是说给这些鬼主捞钱机会。

没有料到这些这些鬼主太贪婪,竟然说出这些话来。

成平想了想,想到小圣人叮嘱,应该没有问题。

“好的,各位鬼主,在下答应尔等。这里有图纸,尔等只要找到这种物事,给钱当然不成问道。”看着所有鬼主的贪婪目光,成平当即答应下来。

听到竟然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有鬼主一起围了过来,目光聚集在成平身上。

成平打开两张图纸,指着上面的物事图像说道:“各位鬼主,这各种物事在山上到处都是。只要按照这两张图纸说明,在山上找到自家们需要的这两种物事,自家们可以互相交换。价格就是,这两种物事挖出洗干净之后,两百斤可以更换一个轰天雷,要钱也可以。”

“这种物事,我那里到处都是。”阿逸多上前眯着眼睛仔细一看,不禁大喜,指着那两种物事说道。

阿湿卑也上前仔细看了看,想了想,望着成平说道:“成尚书,我那个山寨非常多,不知图纸还有没有,我要十份。”

“我也要十份。”阿逸多向着成平伸手过去。

“我也要十份。”这些鬼主纷纷向着成平伸手。

这个可比马匹来得容易多了,毕竟自杞国本身不产马,他们是从大理买马,再转手卖给大宋。

这个不但成本,更有风险,马如果生病怎么办?

马如果是劣马怎么办?马如果不能得到对方认可怎么办?等等之类风险。

而成平画像这两个物事,却是自杞国地地道道土特产,特别是西部几乎到处都是。

这个成平其实是赵家庄细作营的人,也是赵平的忠实崇拜者。

赵平不但对他们宣传“驱逐胡虏,还我中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说了一句让他们更加热血沸腾的话:“凡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是汉人的地方。”

当然大理所在的地方,在秦皇汉武时代就是自家们汉人的地盘,自家们不能丢老祖宗的脸。

成平经过三个月培训之后,他以做生意名义来到自杞国,成为自杞国的细作站站长。

他的目标就是把自杞国逐步汉化,最终纳入大宋地盘。

现在他的第一个推销轰天雷及宝刀目标已经完成,这个不但增大自杞国的抵抗力,更是赢得他们对赵家庄的好感。

第二个目标就是收购自杞国及大理的三七及天麻,为制作出能够医治出血、烧烫伤、婴幼儿腹泻、多种疮等多种怪病有极好效果的云南白药创造条件。

这种药的效果非常神奇,可以说远远超过目前所有金创药。

而天麻可以制造治疗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癫痫、活血舒筋天麻片、止痉散、五虎追风散、天麻祛风丸等等良药。

十几个小鬼主一看,不禁大喜,自己那里这种无用的草草多的是。

他们强制心中激动,与其它人一样,各自拿了上百份这些草草画像。

他们立即离开都城回到自己的山寨或部落,恨不得马上找到这些花花草草来换钱。

四川南部播州,气候凉爽宜人。

播州就是后来的遵义,不过在宋朝归四川管辖。

因为那时贵州大部分还属于自杞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大理国的势力范围。

播州的汉化比较彻底,冉琎及冉璞兄弟就是播州人。

整个播州虽然也有接近百万人口,但是在播州城里人口却不多,还没有十万。

这个多山的一个小山城之中,有一个地势险要的小山,它可以俯视整个播州。

小山上有一个方圆接近几百亩依着山势而修建的山庄,上面写着“杨氏”。

大门下面有九十八层阶梯,从大门向上整个山庄一直在不断向上攀升。

山庄大部分房间都是两层甚至三层,加上大大小小房间一共有百多间,四周被柏林及松林包围,整个山庄显得气势磅礴场面宏大,让人不禁产生仰望为止的感觉。

不但如此,在山庄上面右边,一条十八级石级直通山顶,山顶还有一个私家园林及一个练武场。

果然是顶级世家,果然无比豪华!

据说播州杨氏椐传祖先乃是杨家将杨业,传到如今的族长杨文已经九世。

祖先满门忠烈,现在他们表现也不差。

经过百多年的精心经营,作为外来的杨氏的势力已经在播州扎根并不断长大。

在经济上,杨氏利用大宋的先进文化,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工具,使播州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

在教化上,杨氏大力推进儒家教育,实行的是巴蜀式教育,逐步汉化这个蛮荒之地。

在军事上,杨氏实行了一套“寓兵于农”的治军方略。

在政坛上,播州统一獠人纷争,打败了违盟侵地的杨唤,讨平南平夷穆永忠之乱,还击败水西闽族,斩首数千级,辟地七百里,获牛羊恺仗各以千计。

在宋徽宗时期,杨氏主动附表上附,是另外一种为大宋开疆拓境。

总之,杨氏对整个播州的汉化直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冉琎及冉璞兄弟俩就是杨氏在播州长期汉化有效证明。

其实杨氏的播州是大宋以一种土司形式半割据的独特的存在,这点他们与大宋以前的折家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同的是,拆家是大宋的西北大门,杨家守护的是大宋西南大门。

两者不但有相同之处,更有不同之处。

折家是一直呆在府州这一亩三分地,杨家却主动替大宋分忧。

杨氏这个是在大宋在胡人入侵四川时最困难时候主动出击,通过累累战功取得朝廷认可的,并被封为御前雄威军,成为中.央军序列,这是在少数民族之中绝无仅有。

杨家现任族长杨文不但兵强马壮,而且极具战略眼光。

淳佑二年,四川受到胡人入命悬一线节节败退之际,余价被任命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全川防务。

余玠刚刚从湖北来到四川时,也没有具体战略布置。

余玠比他前任好就是,他知道自己不足,于是张贴告示,广招天下有识之士。

时任播州安抚使杨文针对胡人,提出立即条陈“保蜀三策”。

上策就是把四川的战区的统帅部——四川制置司的驻地前移至利州和阆中一带,以此为大本营和基地,集结军队,向北发起进攻,先夺取利州、兴元府等原南宋利州路故地。

有条件渐次占据“三关”,武休关、仙人关、七方关。

大宋兵马驻防秦巴山地的险要路口,从而基本恢复南宋抗金时四川战区的防御态势。

如果实现此策,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四川诸路可以免受战火威胁,当然最为理想。

中策就是四川制置司仍然留驻重庆,在四川水陆主要通道的沿线,选择险要的地点营建山城水寨,作为抗蒙的据点。

将将附近军民全部迁移到这些山城水寨中去,形成扇形的、多节点的纵深防御体系。

各据点除了坚守以阻击蒙军进攻外,还要主动出击和相互支援。

此举结果使得入侵四川的蒙军不能自由地流动作战,从而使战局能够相对稳定,后方能够较少受到蒙古军的侵扰。

与上策相比,中策花费人力及物力要少得多。

当然,它不是没有缺点,四川老百姓多多少少要受到胡人的袭击与骚乱。

下策仍然以重庆作为四川制置司的所在,将军民全部南迁至长江沿线及以南,在险要地点构筑密集的山城水寨。

通过强大的水军及机动兵力将沿江的城池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比较牢固的长江防线。

至于长江干流以北区域,让其空荒成为无人区,坚壁清野,使蒙军虽可自由往来于该地区,却无利可图。

此策乃是把江北土地拱手让给胡人,偏偏江南土地又是四川最为贫脊,四川的精华乃是江北,对民生尤为不利。

上策当然最好,可惜人力物力无法支撑,下策最差,把四川精华拱手出让给胡人。

不出所料,余珍采纳了杨文的中策,任用播州人冉琏、冉璞在诸险要去处修建城池,使蜀中的防务到底大大的加强。

杨文的上策则是收复蜀口等三关,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中策建立合州钓鱼、嘉定城等防御体系。

杨文的上策余玠不是没有尝试过,也曾经进攻过兴元府,由于大宋兵马不及胡人,特别是四川经过胡人劫掠两次之后实力大减,最终不得不撤退。

其实杨文还有一条极具长远战略的远见,曾经提醒大宋及余玠要提防胡人从大理进攻,可惜由于朝廷保守的缘故,余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胡人很快就要进攻大理,偏偏播州又紧邻大理不远。

大宋不急,余玠不急,但是杨文却急,而是非常急。

杨文已经五十出头,由于保养得当,一副儒雅气质,整个人显得只有四十出头的样子。

现在,杨文在议事厅召开家族会议,今天各房代表一共三四百人,议事厅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如此热闹。

在两边排列人坐着各房品尝案几上的醉春风茶叶与压缩饼干、方便面这些茶水点心

但是他们今天太吃惊了,以至于忘记了眼前这些美食。

因为原来默默无闻的偏房中的偏房杨昌,竟然与世子杨大声坐在一起。

如果不是他现在与杨大声住在一起,几乎已经忘记他的存在。

两个人年龄才是四十左右,正在兴趣盎然有说有笑交谈着。

坐在族长位置杨文咳嗽一声,打量人人一眼,然后宣布会议开始。

他指着各房面前的《大宋中华报》说道:“今天召集各房来商议,主要有三件大事。其一,胡人进攻我大宋惨遭失败,进攻大理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其二,胡人这次在嘉定大败,是因为我大宋使用了一种叫做轰天雷的火器,这个轰天雷乃是赵家庄所制作。其三,我播州杨氏,已经在护川军及赵家庄站稳脚跟,现在在护川军当军师就是我杨氏杨云。各房也看到了,这位坐在犬子旁边就是杨云的父亲荣之。荣之,汝站起来,与各房见见面。”

杨昌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先向族长杨文躬身行礼,然后向四周唱了一个肥诺。

各房纷纷起来还礼,一起向他说了祝贺的话,有的甚至来到杨昌身边,拱手要求他多多关照。

杨文点点头,说道:“介于我杨氏已经在护川军及赵家庄在一席之地,因此我提议荣之在本族当参议,在播州任幕僚。”

杨昌宠辱不惊向站起来各房又是一礼,各房此时一起还礼,纷纷表示同意。

不禁心里暗叹杨昌走了狗屎运,随便派出儿子出去云游,没有料到竟然成为在嘉定一战成名的护川军的军师

他们个个哀叹为何不派出儿子到昌州出去云游呢,说不定运气更好呢?

杨文现在极为看重杨莹,随后就让杨昌仔细介绍赵家庄保安团及护川军的情况。

当各房听说赵平不足十一岁,短短半年时间就让赵家庄几乎从无到有。

更重要的他还是文武双全,制器天下无双。

众人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冷气,纷纷大喊妖孽,纷纷要求杨氏与赵平结亲。

然而,杨昌却给各房泼了一盆冷水,说成都已经纷纷传言,余玠要把孙女许配给赵平。

杨文不禁大怒,突然站起一拍案桌,口里怒骂:“老匹夫欺人太甚。”

其实杨文年齿也不小,甚至比余玠还大。

但是他心里就是不平衡,老匹夫冲口而出。

有人突然,余玠与杨文都是安抚使,为何不能与余玠争一争?

可是另外一想,只不过余玠这个安抚使管辖范围包括播州在内的整个四川,而杨文这个安抚使只能管理播州这一亩三分地。

这就如现在省公安局可以管辖下面的出入境管理局一样,虽然不能直接撤职,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望着台阶下面众人热切的目光,杨文叹息一声,又从站立在座位上重重地落下,沉重说道:“吾家堂堂杨氏的女儿,岂能给别人作小,便宜那个老匹夫了。”

“禀告族长,小圣人的赵家庄已经有了一个属国,叫做什么以色列王国。”杨昌此时拱手一礼,把最新情况禀报。

杨文想了想,半天也没有想到有这个小国。

他摇摇头:“老夫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小国。”

“这是竹忽人建立的小国,本土在极西的西域,族长当然不知道。”杨昌不得不提醒。

杨昌沉思一会儿,还是摇摇头:“如此一个小国,微不足道也。”

他的意思大宋有许多属国,包括大理、安南等这些不少的国家。

以色列王国这种根本不值得一提,毕竟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族长,吐蕃知道不?”既然名不足道的小国不值一提,杨昌干脆放出大招,继续提醒。

杨文心里一惊,放下茶杯,正色说道:“吐蕃,这个国家怎么不知,曾经打进前朝的都城长安,不过现在吐蕃已经不是以前的吐蕃。”

“族长,小圣人给吐蕃监国。”杨昌此话没有其他人听到,因为他是附耳给杨文说的。

听到此话,杨文表情再也无法淡定。

杨文手里的茶杯差点掉下,还好他出手迅速,没有当众出丑。

监国与属国是两个概念,而且又是吐蕃。

吐蕃再四分五裂,它的疆域与大宋差不多。

由此看来,赵平虽然年齿很小,但是潜力无限,是一个潜力股。

可是余玠已经放风,要把他的孙女许配给小圣人。

他们杨家如果送女儿出去,则可能是小妾。

毕竟杨家乃是经营几百年世家,他们杨家丢不起这个脸。

可是如果结好小圣人,得到好处无法想像。

杨文一时犹豫不定,沉入沉思之中。

他着端起茶杯,打开茶盖,轻轻地喝茶,然后有些沉重把茶杯放在案几上面。

他此话并没有打消一些人愿意把女儿送出去做偏房的念头,毕竟像杨昌这种依靠杨云出人头地的太少太少。

“杨参议,这个叫做轰天雷的火器价格是多少?”一个叫做杨磊参议出来,拱手一礼问道。

杨昌一边还礼,一边回答:“一个十五贯。”

“这也太昂贵吧。”杨磊摇摇头,突然提出一个建议:“族长,不如在龙岩山山顶建立一个海龙屯,可以一劳永逸,永保杨氏安宁。”

杨氏针对胡人进攻有多套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在百丈龙岩山山顶,建立一个如合川钓鱼城的防御工事。

这个龙岩山山顶中播州大约六十里路,地形极为险要。

它方圆大约十里,可屯兵上万,全部都是坚壁,乃是用千斤巨石铸就。

它到山顶只有一条陡峭山路,杨家打算在山路上面修建十二个关口。

它不但有城门,也有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还有城堡、宫室,各关之间石墙相连。

如果建成了,可真正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其它各房一想,这个远远比在在播州安全,纷纷附和。

杨磊看见其它各房纷纷赞同他的建议,不由得大喜,斜着眼睛望着杨昌。

如果说杨昌是偏房之中偏房,那么杨磊则是嫡系之中嫡系。

杨昌是依靠儿子杨云才成为参议,那么杨磊生下就是参议。

虽然同样是参议,他的资格远远超过杨昌,说话的份量远远超过杨昌。

整个议事大厅此时没有人发出声音,杨磊的话已经赢得大部分人的同意。

杨氏所有人目光一起聚集在族长杨文身上,看看他如何定夺。

杨文没有料到众多人支持杨磊的意见,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喝茶一口,摇摇头说道:“海龙屯相当于在龙岩山山顶重新修建一个城池,没有十万人力及十年时间,难以完成。”

在场杨氏各房听到此话不由得大失所望,虽然料到族长竟然如此作出决定。

“海龙屯那是万不得已最后选择,现在胡人一时还不能进攻过来,即使要进攻,前面有大理国、自杞国。”杨文看到众人失望的表情,解释说道。

杨磊想了想,对着杨文拱手一礼:“族长,胡人撗扫天下,就是金国、西夏也灭亡了,大理与自杞国乃是早晚之事,杨氏还是得为自己考虑一下。”

杨文未置可否,而是把目光投向杨昌。

“小圣人已经两次击败胡人,第三次逼得胡人主动和谈。小圣人在《战争说》早已料到胡人要进攻大理,而且提出大理不可不救。”杨昌对着杨文拱手一礼,从容回答,“只要小圣人出手,胡人必然难以讨好。”

“小圣人也只是说帮助大理,但是并没有说非要出兵。”杨磊拿出赵平的《战争说》,指着上面的文章,不依不饶针对杨昌。

“小圣人确实在《战争说》说过此话。”杨昌话让杨磊大喜,没有料到杨昌这么快就投降了,让他有一种找不到对手的感觉。

“此一时,彼一时。”但是杨昌接着话题一转:“小圣人写《战争说》时,手下兵马不过两千,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五万左右。”

其实赵平实际兵马不止五万,但是为了不引起朝廷恐惧,对外称加上运粮兵马只有五万。

杨昌的意思时,小圣人当时只有两千兵马,自保都不足,那里有能力保障大理。

“小圣人虽然有五万兵马,但是他不得不对西县对付胡人几十万大军。”杨磊摇摇头,好像替小圣人着想似的,“西县不但远离成都,小圣人不得不在哪里严防死守。”

“非也,小圣人针对胡人的方案是敌不动吾不动,敌动吾必动。”杨昌仿佛小圣人的心腹,把小圣人心里揣摩得清清楚楚,“现在胡人要进攻大理,他必然要帮助大理。”

杨磊根本就不相信,打量北方一眼,好像那里就是西县:“难道小圣人抛弃西县的大好基业不要,来舍已救人帮助大理。”

“正是,小圣人不是在《战争说》已经得出这个结论了。”杨昌一边说,一边指着《战争说》来反驳杨磊。

杨磊依然没有被说服,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死心:“如何证明小圣人要出兵大理。”

“这个非常简单,因为犬子乃是小圣人的军师。他当然知道小圣人的安排。”杨昌淡淡说道。

虽然他语气极淡,但是透露信息极大。

他的儿子不但与小圣人关系亲密,而且不是小圣人的军师,甚至能够对小圣人直接提出合理化建议。

杨文挥挥手,制止两人争论。

他扫视大厅众人一眼,现在人不禁一惊,表明族长要发话了。

果然,杨文沉声说道:“海龙屯耗费甚大,不下百万贯,这个暂时不用考虑。现在吾杨家也有人在赵家庄当军师,小圣人显然不会见死不救。”

族长已经发话,显然这是最终结论。

杨氏各房互相望了一眼,一听要耗费百万巨资,可能家家都要出钱。

虽然这个更加安全,可是这个钱可能把家家户户掏得一干二净了吧。

况且,杨家已经有人在赵家庄当军师,按照小圣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绝对不会坐视不救的。

既然如此,海龙屯能够不修乃是最好。

一个叫杨荣参议打量杨昌,对着杨文拱手一礼问道:“族长,不知赵家庄的兵器不购买不?”

“买,怎么不买呢?”杨文断然说道。

杨磊觉得杨荣总是与自己唱对台戏,心里有些不高兴。

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表情并没有表露出来。

他依然对着杨文拱手一礼:“族长,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杨文的目光不禁望着杨昌,杨昌知道自己必须说话:“小圣人给大理的价格是二十贯,并且不含运费。可以说杨氏极为优惠,而且还包括运费,实际几乎五折。”

“族长,小圣人显然是看在侄儿行空份上,才给杨家如此优惠的价格。”杨荣急忙上前一礼,对着杨文说道。

杨荣也不是非要帮助杨磊,只是两人素来不知。

杨磊凭着他是嫡系份上,经常打压不是嫡系杨荣,让杨荣提出的建议经常被否决,让杨荣怀恨在心。

杨磊难得吃瘪,杨荣怎么能够放过这个机会,趁机落井下石,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声望。

杨文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杨磊与杨荣斗法。

两人斗得越激烈,他越高兴。

如果整个族人都团结在一起,还要他这个族长做什么。

而且如果这些手下互相勾结,共同对付他这个族长,那么他这个族长就到了尽头,只要让贤。

宗族最好至少要分成两派,互相攻讦,最后要他这个族长来定夺。

如果没有两派,也要制造出来两派,他的这个族长位置才能劳劳实实。

治国在于平衡之道,治家何尝不是在于平衡之道。

杨磊一系强大了,必须扶持杨荣一系。

绝对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可以让一方稍为强大一方稍为弱小。

以前杨磊打压杨荣一系,现在应该是帮助杨荣一系了。

杨文想到这里,咳嗽一场:“赵家庄的兵器必须采购,一是价格便宜,二是还要防备自杞国。”

杨氏各房一听,族长确实说得有理,一起称是。

“禀告族长,赵家庄还有一些刀剑,也是打折,不知还采购不?”杨昌感激看了杨荣一眼,同时继续向杨文询问兵器采购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