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五百八十九、民生大计

纵横宋末 五百八十九、民生大计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五百八十九、民生大计

纵横宋末五百八十九、民生大计不但慕容浅浅望着他,就是余柳氏也望着他。

一个是娘亲,一个是娘子,让余如孙左右为难。

余如孙向着慕容浇浅苦笑一下,没有说话。

娘亲一边喝茶,一边打量场上情形。

她轻轻啜茶一口,淡淡望着赵平:“平儿,汝可有法子?”

娘亲下命令了,看来必须解决余玠一家的内部事情。

娘亲有感恩之心,赵平自然不能辜负她的希望。

“余翁翁,小子建议让柳祖翁与王国尔一起学习养猪技术。”赵平拱手一礼,向着余玠建议。

慕容浅浅眉头一皱,这个小子不识好呆。

她心里有些着急,竟然产生另外一种想法。

她愤怒向着余如孙看去,希望他发话。

余如孙急忙握着慕容浅浅的纤手,拍了拍她的纤手,同时向着她急忙使眼色。

慕容浅浅一时不明白,却看见余如孙的目光朝向赵平的娘亲。

慕容浅浅不禁向着赵平娘亲望去,只见她目光淡然而从容。

虽然慕容浅浅不明白赵平的表情意义,但是想起赵平娘亲刚才发话,应该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她冷静下来,慢慢品茶。

慕容浅浅乃是书香世家,这冷静下来,顿时恢复她原来大家闺秀的风度。

听到赵平发话,余玠心里高兴,不禁向着夫人望去。

夫人不禁大喜,这个平儿没有白喊,竟然如此照顾自己的娘家人。

她脸上不禁露出微笑,充满慈爱喊道:“平儿。”

赵平听到这个声音,感觉有些奇怪。

虽然余柳氏的面部表情及口气极为亲切,但是感觉有些有些莫名其妙。

余玠点点头,看了赵平及王国尔一眼之后说道:“此事确实利国利民利川之大事。确实可行。王国尔识字不?”

“小子跟着师父日子尚浅,目前已经能够认识大约三千多字。”王国尔看了赵平一眼,然后向着余玠躬身一礼说道:

余玠抚须点点头,欣慰说道:“小小年纪,认识如此多字,已经不错了。此术利国利民,可否上贡给朝廷?”

王国尔望着赵平,赵平点点头。

其实这个技术是赵平传授给他的,当然要经过赵平的同意。

“禀告置制使,小子愿意。”王国尔于是点点头说道:

余玠看了赵平一眼,然后看着王国尔说道:“王国尔听着,老夫向朝廷保举汝为文林郎,职官为金堂县兽官,暂时借调到行署教授养猪之术。”

王国尔不禁大喜,不禁大喜,感激看了小圣人一眼。

他感激看了赵平一眼,对着余玠躬身一礼,说道:“小子谢谢余置制使。”

“不用谢老夫。应该谢谢你的师父把你培养成材。王国尔,既然有了官身,就要多做忠君爱国利国利民之事。”余玠坐下喝茶之后,时时刻刻不忘教训,到了后来语气越来越严厉。

王国尔毕竟是他向朝廷推荐的,出了事情他有连带现任的。

不管他是赵平的弟子也好,敲打一下也是理所当然。

王国尔急忙躬身行礼答应,随后上前对着赵平躬身一礼,说道:“谢谢师父栽培。”

如果没有赵平传授给他的兽医技术及识字,他绝对没有今天。

从这个方面,小圣人可以说是他的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这个不用谢我,主要还是你自己的努力。”赵平摇摇头,轻轻挥手,语气淡然。

其实王国尔也有官身,但是乃是武将身份。

武将在在胡人那里吃香,但是在大宋,天生就比文官低人一等。

虽然这个兽官是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从九品,但是至少也是文官。

现在余玠给了他一个文官身份,让他文武双全。

想到这里,王国尔向着翠竹、黄小牛望去。

翠竹及黄小牛的官身都比王国尔高,又是女子,对此倒也淡然。

余柳氏的娘家人问题解决了,但是慕容浅浅的娘家人问题还必须解决。

赵平眼尖,对于刚才慕容浅浅的动作,他是看在眼里。

“民以何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赵平上前继续对着余玠说道,“余翁翁何不在成都等地开几家美味的酒楼,向大宋充分展示天府之国美食文化风采。”

余玠听了此话,刚才儿媳的动作他也看见眼里,也知道她的想法。

听到此话,余玠有些犹豫。

毕竟刚才那个可以说是利国利民之大事,这个可是难以说是利国利民大事,最多就是展示天府之国的美食文化的风采。

“可是成都已经有你们有一家静远酒楼。”余玠深思一会儿,然后看着赵平,摇摇头说道。

更何况,静远酒楼不是已经有了吗?为何还要开呢?

“余翁翁,成都一个诺大的天府之国,一家静远酒楼显然不够。要排着轮子给号才能吃。”赵平给余玠耐心介绍静远酒楼的生意火爆情况,“现在成都人气正在恢复之中,应该多开几家才行。”

“可是这个不是民生大计,可能有人说这是与民争利。”余玠没有说话,一边喝茶一边思考,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赵平知道余玠有些顾忌,毕竟不如养猪那么关系发生大计。

大宋的言官可盯着,一句与民争利就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来要让他知道美食也是民生大计才行,赵平耐心说道:“余翁翁,众所周知,猪肉乃是贱肉,老百姓习惯以鸡鱼羊为肉食,对于猪肉还有一种严重的排斥心里,正需要通过静远酒楼大力提倡。不然,老百姓喂养出来的猪也没有销路。”

听到此话,不但娘亲眼睛一亮,就是余柳氏、余如孙、慕容浅浅也眼睛一亮。

翠竹及黄小牛两个听到此话,两人眼里都是小星星。

果然自己没有看错,看中的就是天才。

王国尔与赵龙互相看了一看,什么是差距,这个就是差距。

两人感觉没有白来这里一趟,又在小圣人这里学到新知识。

“如此甚好,既然要这样,静远酒楼就要主要以猪肉为主,如此才能符合民生大计。”余玠想了想,要做就干脆做到底。

他毕竟是一个官员,而且还是四川的老大,必须处处站在民生出发。

“遵命。”赵平明白余玠的意思,看了慕容浅浅说道:“余翁翁,小子让静远酒楼在成都多开几家分店。平儿想请慕容婶婶的娘家之人当掌柜,不知慕容婶婶可否让家人当掌柜?”

慕容浅浅给了赵平上个点赞的眼神,犹豫两三才说道:“平儿,这个钱还是有些困难。”

慕容浅浅也称自己为平儿,让赵平有些困惑。

不过看到她与娘亲是一辈,称呼自己是平儿也是应当的。

“这个问题不大,现在成都店铺酒楼价格还不高,平儿购买几个酒楼,装修好之后婶婶安排人就经营就可以。”既然自己是晚辈,干脆就诚心到底。

赵平打算把这几个酒楼,半卖半送给对方。

或者经营几年,等对方有一定资金之后,低价转让给对方。

这样既安娘亲的心,也解决了余玠的后顾之忧。

慕容浅浅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料到余柳氏又遇到难题。

她皱了皱柳眉,对着赵平说道:“平儿,虽然余家还有住的地方,可是毕竟这个府邸毕竟是别人的,早晚还得归还。这个如何是好?”

说完,余柳氏不着痕迹打量余玠一眼。

余玠不禁老脸一红,名义上他是四川老大,可是在四川竟然没有自己一处立足之地。

他老家在江西之人,在四川还没有自己的住宅。

赵平不禁讶然,打量余玠一眼。

“朝廷太穷,将士急用。”余玠摇摇头,忍不住叹息一声。

原来余玠手里不是没有钱,而是把这个钱都用在将士身上。

没有法子,朝廷太穷!

赵平上前,对着余玠深深躬身:“大帅一心为国,平儿敬佩。”

“这个也只有杯水车薪,难解大急。”余玠叹息一声,对于赵平他是羡慕不已。

赵平不但打仗厉害,挣钱更是厉害。

赵平在西县与胡人打得死去活来,他本来想出兵,没有料到朝廷竟然阻止。

朝廷这些人简直是鼠目寸光,这个乃是杨文守护四川的上策的大好时机,就这样在他们身上丢失。

眼看赵平与胡人在西县生死相搏,余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对于朝廷那些人的想法,余玠哪里不知。

想让赵平与胡人互相撕杀,最好同归于尽。

即使不与胡人同归于尽,也消耗胡人大量国力,让大宋赢得喘息之机。

这样既消除赵平这个不安定的因素,也抵消胡人重重压力。

没有料到,在最艰难的日子,保安团竟然硬生生抵住胡人猛烈攻击,在西县暂时站稳脚跟。

看到赵平从西县平安归来,余玠终于松了口气。

表面是娘亲来向余玠道谢,其实余玠更有一层含义,只是赵平不知道而已。

赵平想了想,得找一个由头,不然又会出现与民争利言论出来。

他上前对着余柳氏恭恭敬敬一礼:“禀告婆婆,平儿敢问毛衣暖和不?”

“平儿,当然暖和。不但轻巧,而且还贴身。”余柳氏不明白赵平为何这样问此,还是如实回答,“老身觉得比裘衣还要好用。”

赵平看见余柳氏的表情,哪里不知道她所想。

他又是拱手一礼,对着余柳氏说道:“禀告婆婆,这个毛衣可是用无用之物制作的。”

“什么,竟然是无用之物制作的?”余柳氏不敢相信赵平的话,冲口而出又觉得似乎不太礼貌,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不但她如此,就是慕容浅浅也惊奇在座位上站起。

余玠父子互相看了一眼,均是难以相信的神色。

“确实是这样。”赵平对着翠竹说一声:“把陈依依叫进来。”

翠竹虽然心酸,但是听了此话,还是点点头出去。

一盏茶时间,翠竹带着一个穿着一个襦裙的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进来。

知道这是四川最大的官员府邸,她不敢抬头,一路低头迈着碎步。

余柳氏与慕容浅浅一看,又是一个美貌的小娘子进来,互相看了一眼,不禁眉头一皱。

赵平没有看见余柳氏与慕容浅浅的表情,因为他心思放在陈依依身上。

他对着陈依依说道:“一娘,汝织一下毛衣给婆婆看看。”

“见过婆婆。”陈依依对着余柳氏万福一礼,看到余柳氏目光不善,急忙低下头去。

她有些紧张打量赵平,赵平送去鼓励的眼色。

陈依依有些犹豫与紧张,但是还是强制自己冷静下来。

她想了想,随后从木箱掏出两根细长的木针,一把毛线,坐下开始纺织起来。

说了奇怪,刚才陈依依还紧张,当她接触到毛线与木针之后,心情顿时平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她望去,她仿佛并不觉得,而是一心一意纺织毛衣。

余柳氏自然也在认认真真望着陈依依纺织,不放过一丝一毫。

这是一门绝世不传技艺,一般人而言,是绝对不会外传的。

慕容浅浅是一个书香世家,喜欢琴棋书画,十指不沾阳春水。

即使如此,她也看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望着陈依依。

她身上也有两套毛衣,穿着极为暖和。

虽然穿着暖和,但是她还是被赵平那一句把无用之物变废为宝的话吓着了。

正好现在有人在她面前演示过程,如此大好机会她岂能放过机会。

余玠心情极为复杂,不知是感动难受。

天下哪个不对自己的手艺敝帚自珍,也只有赵平才如此大大方方公开展示出来吧。

赵平不知道余玠的想法,就是知道也无所谓。

在西县毛衣作坊,会纺织女工上万。

如此大众技术,与其埋进土里发霉,不知造福千家万户。

关键的是,毛线脱臭除脏技术掌握在赵平手里,这个才是赵平不传之秘。

余柳氏同样看着津津有味,她忍不住问道:“平儿,一娘在织什么?”

“婆婆,一娘在纺织袖子。”赵平拱手一礼,恭恭敬敬回答。

余柳氏一边看着,一边问道:“平儿,纺织一件毛衣大约多长时间?”

“禀告婆婆,一般要七天以上。一娘纺织很快,也要五天左右。”说到这里,他不禁称赞心灵手巧的陈依依起来。

余柳氏是纺织过布匹的,也做过衣物之类的。

她不禁目瞪口呆,有些不相信:“竟然这么快?”

在她的印象里,从纺织到成衣,没有一个月时间,根本就不能完成。

“禀告婆婆,这个当然不包括前处理步骤?”赵平知道余柳氏想错了,急忙禀告。

余柳氏顿时来了兴趣,对于赵平这些词又不解,不禁出口问道:“平儿,前什么,什么叫做前处理?又要多长时间?”

赵平正要回答,没有想到余柳氏又提出一个问题。

“还有废物又是什么?”刚刚说到这里,她突然想到让她心动的问题,急忙发问。

“禀告婆婆,废物就是羊身上不用的羊毛。”赵平简单介绍一下步骤,但是回答极为耐心,“前处理就是从羊身上把羊毛剪下,随后清除臭味,晾干,整理成型,大约一天时间。”

“步骤挺多的,为何时间这么短暂?”余柳氏疑惑,上上下下打量赵平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