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章、互相勾结

纵横宋末 第六百章、互相勾结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六百章、互相勾结

纵横宋末第六百章、互相勾结徐跃之所以有今天,与谢方叔有很大的关系。

他考了三届举人,但是一直与进士无缘。

由于理宗对于三届举人转为同进士管理得非常紧,如果没有特别后台很难通过。

那时,徐跃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再参加科举。

他的父亲徐厚看到儿子如此垂头丧气,不禁灵机一动。

徐厚备下重礼,带着徐跃找到族长徐清叟。

徐清叟对徐跃仔仔细细打量,又对他功课考校一番。

“子量,三郎只能说一般,不算太出众,考上进士难度很大。”徐清叟想了想,最后还是实话实说。

徐厚不禁大吃一惊,躬身深深一礼:“族长,侄儿就只有这个儿子读书稍稍得行,恳请族长一定想一个法子。”

他不知道的是,徐跃得到此话,眼泪夺眶而出,偷偷地抹泪。

他自己认为十年寒窗苦读,没有料到族长竟然是这个结论。

“法子,老朽还有什么法子?”徐清叟狠狠地扯了胡须,竟然扯下一根白胡子。

徐厚想了想,又是躬身深深一礼,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大宋不是有规定,三届举人可以转同进士。”

说完,他一脸期望望着徐清叟。

“子量,那是以前,现在官场冗员太多,人浮于事,官家那时很难通过。”徐清叟围着案几走了几步,最后还是沉重摇摇头。

徐厚突然一扯徐跃,两人一起在徐清叟面前跪下:“族长,此事就拜托了。”

说完,他狠狠地按着徐跃的头部,在徐清叟面前砰砰出声磕首。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徐清叟急忙扶起两人,揉了揉额头,太头痛了。

徐厚干脆不起来,依旧跪在地面:“族长不答应,侄儿就不起来。”

“好好,让老朽想想。”徐清叟只得点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徐厚看见徐清叟答应,但是还没有说出法子,只得依旧跪在地面。

徐清叟又走了几圈,在徐跃脸上打量一下,突然神色一动。

他对着徐跃说道:“三郎站起来,让老朽看看。”

徐跃不知所措,望着父亲。

徐厚也不明白徐清叟想法,但是徐清叟说此话自然有道理,于是点点头。

父子两人一起从地面起来,拍了拍灰尘。

“老朽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不是参政知事,所以无法在官家面前提议此事。”徐清叟打量徐跃一眼,为难摇摇头。

徐厚万万没有料到徐清叟竟然说出此话,抹了抹浑浊老泪,拱了拱手,就要告辞。

徐跃眼泪早已流出,狠狠地咬住嘴巴,不让自己痛苦哭泣。

看到父子两个就要离开,徐清叟沉声说道:“站住,老朽的话还没有说完。”

徐厚不明白徐清叟此话的意思,你不是说不行,为何不要要我们站住呢?

“族长,一点薄礼,不成敬意。”徐厚以为徐清叟要退礼,急忙表态。

不管怎么说,徐清叟是族长,又是兵部没尚书,礼物放在这里,以后找他做事地方还多。

“礼物老朽收下,”徐清叟点点头,接着继续说道,“老夫虽然不能说话,但是有人能够说话。”

徐厚不禁大喜,对方收礼,显然就是能够办事。

他上前对着徐清叟深深一礼:“还请族长明示。”

“老朽虽然不行,但是德方是参政知事,他有说话权力。”徐清叟一边抚须,一边点点头。

徐厚恍然大悟,又是深深一礼:“禀告族长,这个谢相公需要什么重礼?”

毕竟是求谢相公,不付出代价显然不行。

“不必重礼,德方有一个侄女,年齿已经不小,尚未出阁。”徐清叟打量徐跃一眼,说出言外之意。

徐跃其实长得一表人才,长身玉立,皮肤特别白皙,五官不凡。

徐厚打量自己儿子,他特别喜欢这个儿子,几乎可以说得上才貌双全。

他咬了咬牙,断然问道:“对方有什么要求?”

“才貌双全,必须进士。”徐清叟一边说话,一边摇摇头。

不但才貌双全,而且还要求进士,这个要求也太高了吧。

他打量自己儿子一眼,相貌应该不凡,三届举人,勉强算得上上有才。

不过儿子不是进士,显然达不到对方条件。

“族长,三郎不是进士,看来难以入对方法眼。”徐厚想了想,苦笑摇摇头。

徐清叟摇摇头,望着父子两人,觉得有些好笑:“痴儿,痴儿,同进士不就是进士吗?”

“谢谢族长指点,对方相貌如何?”他终于明白徐清叟的意思。

看到自己儿子一表人才,他实在不想委曲儿子。

“这个不太清楚,只是知道德方侄女乃是在室之女,贤淑端庄,宜家宜室。”徐清叟自然没有见过对方侄女,不过随便乱说。

徐厚想了想,断然回答:“谢谢族长,但凭族长作主。”

现在想来,只要对方不是丑八怪,他也认了这个儿息妇。

不是,即使是丑八怪,徐厚也只有咬牙认命。

他们这一房,就只有徐跃能够读书,其余不是读书的料。

只要儿子能够成为同进士,当然值得。

更何况,他们徐家搭上谢家这一条路,怎么也值得。

灵泉县官宅,知县徐府。

知县徐跃哼着小调回到自己的住宅,表情非常轻松。

正在做饭的谢灵蛾解下围腰,一边泡茶,一边迎接上来。

谢灵蛾姓名好听,但是相貌身材恰恰相反。

她是盘子脸,骨架子特别粗大,与秀气无缘。

虽然不是十分美貌,但是皮肤算得上白皙。

虽然相貌不算特别出众,不过她特别能够生育,虽然才二十出头,已经有了三个,肚子还有一个。

她打量徐跃一眼,看着他一脸喜色,把茶杯放在他面前的茶几,惊喜问道:“官人有什么喜事?”

随着“爹爹”的叫喊声音,三个儿女也围着上来,抱的抱大腿,爬的爬肩膀,扯的扯衣物。

“爹爹,爹爹,糖葫芦,糖葫芦。”儿女一边叫喊,一边望着他的衣袖。

徐跃听到此话,不禁有些心酸,他这个当爹的,以前竟然连糖葫芦的钱都拿不出。

这三个儿女不大,最大的女儿只有五岁,其余两个是儿子,一个三岁多,一个一岁多。

抱大腿的是二郎,爬肩膀是大郎,扯衣物的乃是大娘。

徐跃从衣袖掏出三个糖葫芦,撕开上面的巴蕉叶,给了每人一个。

三个儿女得到心爱的糖葫芦,便再也不纠缠他。

“灵泉县果然肥得流油。”徐跃一边喝着醉春风,脸上也是一片喜色,“俸禄是巴县的五倍左右。”

他原来在巴县当县丞时,一月不到十贯,而且还是会子,喝茶勉强有团茶,有时甚至是碎茶或者末茶,

三个孩子能够有温饱已经不错了,逢年过节有一个糖葫芦,更不用说是天天糖葫芦。

现在到了灵泉县,每月有四贯提货卡,一贯提货卡相当于十贯会子。

徐跃的三个儿女长相不同,女儿吸收两人优点,长得特别俊秀。

两个儿子长得特别如谢灵蛾,显得特别粗壮。

不过儿子反而讨人喜欢,说身体结实,易抚养。

谢灵蛾看着三个正在啃糖葫芦的儿女,脸上充满了幸福与柔情。

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道:“官人,你知道这里有女学与幼稚园不?”

“女学倒是听说过,不过好像京城才有,幼稚园又是怎么回事?”徐跃听了一头雾水,放下茶杯问道。

谢灵蛾摸了摸肚子,行动有些迟缓。

她此时对着徐跃说道:“幼稚园就是招收三岁到六岁的童子,男女都可以。女学就是专门给小娘子传授女德及琴棋书画之学堂。没有料到灵泉县这个方面,竟然不亚于京城。”

徐跃打量大娘及大郎一眼,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他心想,原来以为到了灵泉县只是收入提高,没有料到支出也大量提高。

“官人,咱家的大娘如此俊秀,千万不能浪费。大郎也到了进入幼稚园的年齿,天天吵闹要上幼稚园。官人,可要拿定一个主意。”谢灵蛾见到徐跃没有说话,同时又揉了揉肚子,“奴家肚子又有一个,已经照顾不到三个儿女了。”

听到谢灵蛾说此话,大娘与大郎停止啃糖葫芦,眼睛望着徐跃。

看着儿女里面的渴望的眼神,徐跃不禁一动,当父亲难,当一个好父亲更难。

以前只是想到把儿女养大成人即可,现在还要把他们培养成才才行。

不但要成才,而且还要成为优秀人才。

什么是优秀人才,就是男从幼稚园、女从女德学堂开始,必须不能输在起跑线。

可是,这个又是一笔沉重开支。

“官人,如果不让大娘进入女德学堂,她还能够找一个好人户吗?大郎如果不进幼稚园,别人的已经能够背《三字经》与《唐诗》,将来你的大郎会做什么,除了玩泥巴就是掏鸟窝。”看到徐跃还不回答,谢灵蛾急了,急忙把后果说了出来。

是呀,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家里的儿女各个方面都比你的儿女之优秀。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到时你的儿女与别人相比较,处处不如别人。

不说儿女抬不起头来,就是自己脸上也无光。

“可以,可以,以前是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俸禄已经能够让他们上幼稚园及女德学堂。”徐跃看到儿女渴望的目光,当即点头答应。

大娘与大郎两人急忙把糖葫芦收起,对着徐跃一礼:“谢谢爹爹。”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发现对方都是兴奋的光芒,他们早已盼望这一天。

其实不但徐跃一家是这样,就是祝员外夫妇特别是祝夫人何尝不是如此。

现在祝夫人可以堂堂正正来赵家庄,理由非常简单。

他们的外孙女梁玉洁在这里,她经常要来探望外孙女。

不但如此,她还带着一个小尾巴,十一岁的九娘。

赵平娘亲看着祝夫人带着九娘,有些不太明白。

“主母,九娘特别喜欢琴棋书画,她非常想到这里学习。”祝夫人带着九娘,目光充满了哀求。

娘亲打量祝九娘,只见她虽然年齿不大,但是长得如花似玉,柳眉杏目,瓜子脸,唇红齿白。

见着娘亲打量她,她急忙万福一礼:“九娘见过主母。”

“可有基础?”娘亲点点头,淡淡问道。

九娘又是万福一礼:“禀告主母,学过一些,略知一二。”

“既然有基础,能否弹奏一二。”娘亲本来不想收弟子,可是看到这些小娘子长相不差,但是不知基础如何,开口问道。

祝九娘随即洗手,才进入琴房。

来到琴房,又焚香,深深吸了口气,才开始弹琴。

娘亲看到眼里,点点头,礼节到位。

九娘弹奏的是《梁祝》,娘亲坐在一边聆听。

随后,九娘还在书房进行画画、下棋、书法表演。

娘亲一一打量,最后点头:“尚可。”

祝夫人与九娘不禁大喜,当即献上礼物拜师。

徐跃正在逗儿女,突然听到一个敲门的声音。

家里没有仆人,徐跃只好亲自开门。

他打开大门,不禁大吃一惊,急忙热情招呼:“原来是陈主簿,请进,请进。”

进来的正是灵泉县主簿陈钦,字祥钦,年纪已经四十多岁。

“徐知县,一点小礼,不成敬意。”陈钦双手一拱,献上礼单。

徐跃双手接过礼单,口里急忙说道:“陈主簿,汝吾共事,何必这么客气?”

话虽然说着,礼单依然捏得紧紧的,并没有递出去。

“快点,拿进来,不要耽误。”陈钦也没有管徐跃如何着相,他对着后面的仆人说道。

仆人一边从平板车下车,一边说道:“遵命。”

陈钦这次全部送的是赵家庄最新制作的物事,有毛衣、蚌仙油、琉璃茶杯、琉璃酒杯等赵家庄最新的物事。

这些物事刚刚出来,比较昂贵,非富贵人家难以购买得起。

“呵呵,徐知县现在天气寒冷,正好适合。”陈钦接过毛衣,不由分说亲手递给徐跃。

徐跃想推荐,可是一想,一家人过多也没有毛衣,只得收下。

徐跃家里没有茶杯,亲自用茶碗泡茶,两人寒暄一会儿,越说越亲热。

陈钦不经意问道:“徐知县在灵泉县过渡一下?”

看到陈钦已经不少白发,额头上面的皱纹,哪里不知道他的想法。

此人已经年过四十,儿孙满堂,还是一个主簿,显然没有后台。

而徐跃的叔祖翁是参政知事,娘子的伯父又是当朝丞相,显然想搭上捷径。

“当然,只要在灵泉县有一番政绩,自然在这里过渡一番。”说到这里,他打量对方几眼,对着陈钦说道,“祥钦正当壮年,还有上升余地。”

陈钦摇摇头,不好意思说道:“资质拙劣,年齿又大,老夫老矣,哪里比得上徐知县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装,你就是装,明明想追求进步,偏偏要在这里装。

徐跃呵呵一笑,拱手一礼:“祥钦经验丰富,应付基层手到擒来,跃自愧弗如也。”

陈钦心想,别看你是知县,朝廷有人,但是对付各房、耆老乡绅及税赋,显然不如吾也。

“徐知县过奖,老夫只是白白长了几十岁而已。”但是此话不能说出,反而发出人生感叹。

徐跃也不管对方如何谦虚,但是对方来了,必然要给对方一定答复。

徐跃想到这里,他对临安拱手一礼:“陈主簿正当壮年,经验又丰富,如果跃有晋升这一天,跃必然推荐陈主簿。”

“老夫资质笨拙,哪里值得徐知县推荐。”徐跃这是做郑重答复,陈钦听了心里大喜,口里却谦虚。

“陈主簿政绩非凡,当然值得推荐。”徐跃目光炯炯盯着陈钦,话题一转,“现在关键是灵泉县要有政绩。”

他心里想到,即使你资质平庸,但是朝廷认为你行,不行也行。

想到还没有给他送礼的县丞程亮,心里突然火冒三丈。

虽然资质出众,但是朝廷认为你不行,行也不行。

你不来给本县送礼,就是不行。

这个虽然不是朝廷管事,反正自己后台硬,反正应当由自己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