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六百一十一、脱胎换骨

纵横宋末 第六百一十一、脱胎换骨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六百一十一、脱胎换骨

踏踏,踏踏,一匹快马在官道奔跑。

马不停喷出白雾,骑士紧紧贴着马背,向苏家庄跑来。

“什么人,竟然胆敢在苏家庄纵马。”护院一看,正要呵斥,却见那人已经下马。

那人向着护院拱手一礼,带头笑容说道:“护院,在下受十九郎委托,有事向他禀报,还望通报。”

十九郎就是三房苏晓东,乃是地地道道的嫡子。

护院不敢怠慢,立即点点头,随即进去,留下骑士在这里等待。

苏寒年正在书房看书,突然听到敲门声音,而且声音非常紧急。

什么人,竟然来打扰分看书,苏寒年不想开门。

可能是没有开门的缘故,声音越来越紧急。

苏寒年只好放下书本,把门打开,却见是苏晓东进来。

他不禁眉头一皱,不喜欢儿子进来打扰。

想了想,他最后放下手里书本,喝茶一口,望着苏晓东。

“禀告父亲,驰道遇到问题,出事了。”苏晓东虽然脸上露出冷笑,但是对着苏寒年恭恭敬敬说道。

父亲,你不是看好苏晓芒这个庶子吗,怎么还是出事了?

苏寒年再也没有心思看书,放下心里茶杯。

他对着管家大声喊道:“管家,管家。”

三房管家苏健大约五十左右,听到喊叫急忙一路小跑过来。

苏宅上千人,有一个大管家,还有五个分管家。

大管家统管一切,五个分管家各分管一房。

苏健一般呆在三房长老苏步德那里,平时很少过来,一般安排家丁过来。

但是自从苏寒年的儿子成为建坊掌柜之后,他就被苏步德赶了过来。

苏步德也是一个狠人,也不顾其它儿子的意见,让管家专门照顾苏寒年一家人。

用他的话说,三房能否崛起,就看苏晓芒的所作所为。

苏寒年一边并没有感到高兴,他感到父亲是在向他施展压力。

不是吗,老子已经把管家供你驱使了,如果没有做好,必然唯你是问。

现在苏寒年听说苏晓芒出事,心里大吃一惊,恨不得马上就到工地。

“官人,请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吩咐?”管家苏健来到苏寒年面前,恭恭敬敬问道。

苏寒年打量他一眼,有些着急说道:“备好两匹好马,我要到驰道看看。”

“备马,备马。”苏健一听是驰道之事,知道耽误不得,立即对着一个马夫喊道。

马夫一路小跑,很快牵来两匹好马。

苏寒年与苏晓东两人接过马缰,翻身上马。

灵泉县虽然在修建驰道,但是官道并没有废弃。

至少在驰道修好之前,官道依然还在发挥作用。

“驾驾,”父子两人驾驭骏马,在官道上面飞奔。

苏寒年一边不停抽打骏马,一边在喃喃念道:“小芒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不要出现不可收拾。”

对于这个庶子,他现在寄托很多希望。

甚至苏晓芒提出让嫡子让小妾请安这种过分要求,他都答应了。

如果事情没有办好,他不但要抽庶子鞭子,还要把一切并不合理要求撤消。

一个时辰之后,他们来到工地。

苏寒年父子两人下马,把骏马扔在一边。

骏马跑了一个时辰,早已饿了,就自己低头找草吃。

苏家的工段在成都不远,这个是地地道道的面子工程。

想到这里,如果这个逆子败坏苏家的声誉,他都有一顿痛打的心都有。

这里有上千工匠,上到六十,下到十五的少年都有。

中间还有石匠,他们手里的器具老远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没有人偷懒,挖土的挖土,筑路的筑路,打石的打石。

现在已经是十月,秋冬交接季节,在阵阵冷风吹起来时,灰尘扑面而来。

道路已经有了雏形,整个路面大约四丈宽,中间有一个一尺宽隔离带,两边还有一个阳沟。

不过现在还是土路,还没有驰道的样子。

这里有一个监工,也是短袖褐衣,大约二十多岁。

他手里拿着一个喇叭花形状物事,声音能够传得很远,正在指挥工匠。

这是什么物事,难道是赵家庄制作的传声器吗?声音传得如此之远。

不但苏晓东这样想,就是苏寒年也如此想。

苏晓东虽然对着这个监工有如此一个传声器嫉妒,但是想到兄弟马上就要丢丑,顿时顿时高兴起来。

苏寒年来到监工面前,他心里有气,手里的马鞭指着监工。

苏寒年对着一个他喊道:“尔等的掌柜呢?”

监工一看,是一个中年文士,后面还跟着一个少年,不知此人为何要找掌柜。

他感觉此人有些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

“敢问客官是谁,有什么要事?”想到此处,监工拱手一礼,想弄一个明白。

苏寒年略为拱手还礼:“吾乃是尔等掌柜的大人。”

监工熊世心里恍然大悟,难怪相貌如此熟悉。

“大人,外面风沙很大,请到屋子里面等待。”熊世拱手一礼,作了一个请的姿式。

苏寒年一看,工地附近有几个小木屋,还有一排营帐,点点头,正好进去躲避风沙。

小木屋大约两丈见方,四周都有小窗,因此显得并不黑暗。

它里面摆放着床,凳子,茶几,仙炉、仙炭等,茶几上面还有几本书箱。

整个屋子不但凌乱,而且还有一股酸臭味道,不过他只是皱眉一下,也没有说什么。

熊世不好意思,拱手一礼:“让大人见笑,屋子太凌乱。”

“不错,竟然还有书,汝识字?”苏寒年看到有书,顿时对于此人好感直线上升。

苏晓东嘴皮动了两下:“尔等这些下贱劳役之人,也配读书?”

不过父亲在这里,他不敢说话,说出此话极易得罪人。

想到这里,他急忙捂住嘴巴,只是发出呜呜的声音。

听见苏晓东的声音及奇怪动作,熊世看到这个同龄之人一身文人打扮,哪里不知他所想。

看到此人与掌柜相像,料到应该是掌柜的哥哥之类。

虽然他心里不太高兴,但是他岂能显露出来。

“禀告大人,赵家庄希望手下匠人,个个尽量能够识字。”他拱手一礼,恭恭敬敬回答。

说完,他用袖子把条凳与茶几擦干净,泡了两杯醉春风茶叶,放在苏寒年父子面前。

工地竟然有书籍,还有醉春风茶叶,顿时让苏寒年好奇出来。

他一边把马鞭放在茶几上面,一边这坐下喝茶。

苏寒年注意到这个监工竟然是赵家庄之人,不由得问道:“汝是赵家庄之人,做什么活计,与掌柜是什么关系?”

“禀告大人,小人乃是掌柜的手下,与掌柜在赵家庄建坊做事。掌柜在赵家庄是工头。”想到此人乃是掌柜的大人,他耐心地一一道来。

原来是自己儿子手下,做事应该放心。

苏寒年一看茶几上面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显然都是启蒙书籍。

他感到好奇,一边喝茶,一边问道:“汝这些都是启蒙书籍,如何识字呢?”

“赵家庄有夜学堂,有老师传授。”熊世恭恭敬敬又是一礼。

此人不但是文人,更是掌柜的大人,一定要有礼有节。

苏寒年感觉更加好奇:“夜学堂,什么是夜学堂,如何传授?”

“夜学堂,就是下班之后的学校,有牛油大灯,老师通过黑板传授,时间大约一个时辰。”熊世一边回忆,一边感到自豪。

他虽然不是文人,可是在赵家庄做事,竟然还有机会读书。

苏寒年觉得更加奇怪:“现在工地还有夜学堂没有?”

“现在工地忙碌没有时间,所以也没有夜学堂。”其实熊世想说的,这里工地不是赵家庄,这些活路又是暂时,显然不适合办夜学堂。

苏寒年觉得有些可惜,叹息之后问道:“汝学习多久时间了,能够识多少字?”

“小人学习三个月,能够识字三百左右。”熊世感觉不好意思,“夜学堂有人能够识字五百。”

苏晓东瞪了他一眼,当初他学习一年,能够识字三百已经不错。

没有料到,此人只是利用夜晚一个时辰时间,短短三个月就能够识字三百。

难道,这些人竟然比文人识字还要厉害。

但是此人明明是一个短袖褐衣,地地道道的劳役的下贱之人,难道在说谎?

看到苏寒年父子的疑惑目光,熊世打开《三字经》,指着上面的蝌蚪文。

他恭恭敬敬说道:“赵家庄传授与以前不一样,识字必须要认识这个拼音。认识拼音之后,遇到生字就能够拼读出来。”

苏寒年打开《三字经》,却发现这些蝌蚪文,竟然一个也不认识。

他只好放下这个有蝌蚪文的《三字经》,心里暗暗叹息一声。

如此识字利器,为何偏偏掌握在赵家庄手里,能够传遍天下,这个才是真正积善积德惠及天下的大事。

看到苏寒年一脸的痛惜样子,熊世哪里不知道他所想。

“禀告大人,小圣人说过,这个识字的法子,仅仅限于赵家庄使用。”熊世急忙解释说道。

他不解释还好,如此解释让苏寒年更加愤怒。

他指着外面那些正在辛辛苦苦劳作之人,愤恨不平:“如果赵家庄把如此识字利器上交朝廷,不是可以教化天下百姓吗?”

“大人说得有理,本来应该这样。”熊世先是赞同苏寒年的说法,接着话题一转,“小圣人说过,他不是不想上交朝廷,可是上交会有疸。因为此拼音,乃是以川音为基础,与雅音存在冲突。如果上交给朝廷,反而要受到其他之人攻讦。”

“原来如此,老夫明白了。京城说的是雅音,断然不能接受视为穷乡僻壤的川音。”苏寒年叹息一声,显得心事重重。

熊世点点头:“小圣人就是考虑这些缘故,只好先在赵家庄内部使用。”

“你们掌柜能够识字多少呢?他上过夜学堂没有?”想到自己儿子也在赵家庄做事,出于一个父亲,当然关心不已。

熊世恭恭敬敬一礼,眼里完全是佩服的神色:“掌柜上过夜学的,进步很快,已经能够识字三千,还给小人们当了老师的。”

三千,在这个时代,识字三千就是文人的标志。

苏晓东听到这里,脸色不禁大变。

他万万没有料到,他一向瞧不起的庶子,不但在赵家庄找到出路,而且还进入文人行业。

可是他突然想到,苏晓芒即使成为文人,但是他丢了苏家的脸。

他不但没有把驰道修好,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想到这里,他一边喝茶,一边不停冷笑。

“见过父亲,见过哥哥。”此时门外闪过一道人影,正是短袖褐衣打扮的苏晓芒。

苏寒年见到庶子进来,心里复杂之极。

高兴的是,这个庶子终于识字跨过三千大关,成为了文人。

痛苦的是,他竟然把驰道没有修好,大大地丢了苏家的脸。

看到儿子又变得更加又黑又瘦,苏寒年心里有些感动。

庶子变成这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是他丢的不是他一个人的脸,而是丢的是老子的脸,丢的是三房的脸,丢的是苏家的脸。

想到此处,他的脸顿时变成愤怒之色:“小芒,听说工地出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父亲,工地确实出了一点事情,不过已经解决了。”苏晓芒不着痕迹看了苏晓东一眼,知道一定是这个嫡兄告密。

苏晓东看见苏晓芒的眼光扫视过来,并没有回避,反而有目光争锋相对。

不过他听说苏晓芒说自己解释,就要张口质问。

不过父亲的问话让他停止询问,毕竟父亲问话才是最好不过。

苏寒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只要没有出事就好,小芒,你坐下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禀告父亲,孩儿在赵家庄把仙凝土几乎所有技术都学到了,但是有一样没有学到。”苏晓芒一边坐下,一边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坦白。

苏寒年听说只有一样没有学会,心里顿时觉得轻松许多。

他漫不经心问道:“小芒,是哪样没有学到?”

“禀告父亲,就是仙凝土比例。这是赵家庄不传法宝,没有人学会。”苏晓东看了一眼旁边的熊世,继续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苏寒年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沉思。

自己儿子仅仅三个月,就基本上把仙凝土技术学到手里,还让儿子识字超过三千,达到了文人水平。

可以说,赵家庄绝对是天下对匠人最好的庄子,没有之一。

如果他们苏家庄有这么一门技术,绝对是里里外外都是苏家庄的在掌握。

如果你不是苏家庄之人,那你就是仙凝土从头到尾整个过程你肯定不会看到。

如此一想,他心里想通了。

苏寒年一边喝茶,一边不经意问道:“这个比例影响有多大?”

“当然影响不小,它会影响仙凝土的坚固与成型。”苏晓芒自己试过多次,但是还是觉得始终不理想。

苏寒年点点头:“赵家庄留下最关键的技术倒也能够理解,那么小芒是如何解决呢?”

“孩儿的老师在赵家庄灵泉县建坊当掌柜。孩儿找到老师,他对孩儿非常热情,马上丢下手里活计,带领八十个匠人来帮助孩儿。”想到老师熊山不顾灵泉县的活计,亲自带领八十个匠人,苏晓芒感动得热泪盈眶。

苏晓芒对于老师熊山感激之心,是除了父亲的第二个男子。

苏晓东冷冷看着眼前这一切,觉得苏晓芒在说谎。

仙凝土乃是赵家庄的独门绝技,他能够放心大胆传授给你吗?

你这个庶子,为了能够压倒我这个谪子,竟然不惜撒谎成性,而且吹牛不打草稿。

想到这里,他拱手一礼,对着苏寒年说道:“禀告父亲,驰道乃是苏家的骄傲,也是灵泉县骄傲。父亲从来没有看过,今天正好看看。”

说到这里,他望着苏晓芒,脸上与嘴角全部都是嘲笑神色。

在苏晓东看来,熊世把他们留在这里,不让他们去现场,显然害怕露馅。

既然你们有这种勾当,那我今天就偏偏要揭开。

苏晓芒心想,如果老师没有来,确实我会露馅。

但是现在在这里,我还害怕什么。

他立即从座位站起,对着苏寒年拱手一礼:“父亲,孩儿正想带着大人去看看。”

他故意只提父亲,不提哥哥,显然心里对这个哥哥不太舒服。

这个哥哥一直瞧不起他,以前是侮辱他,现在又设计坏他。

对着这个没有多少兄弟情谊的哥哥,他有多少好感才怪。

其实他这样说法也没有错误,天大地大,父亲最大。

他只提父亲,倒也尽了礼仪。

至于你这个哥哥,来也可,不来也可,反正我没有禁止你不去。

果然苏晓东听到这个庶子没有邀请他这个嫡子,顿时火冒三丈。

可是苏晓芒没有邀请他到工地去,他究竟去不去呢?

他想强行自己去,可是觉得实在丢不下那个脸面。

苏寒年揉了揉额头,看到兄弟两个争夺,感觉有些头痛。

“一起去看看吧。”他不着痕迹打量兄弟两个一眼,点点头。

苏晓东不禁大喜,他只要过去,就能够撕开这个庶子丑陋的本来面目。

父子两人整理一下衣物,从座位起来。

苏晓芒在前面带路,苏寒年父子两人跟着后面。

一路之上还有不少工匠,正在忙忙碌碌施工。

不时碰到一个监工,看见苏晓芒三人行礼问好。

走了大约一里路,苏晓芒对着苏寒年恭恭敬敬一礼:“禀告父亲,已经到了。”

苏寒年父子两人向着眼前望去,不禁目瞪口呆。

这是在修路,还是在玩儿戏?

要知道,以前修路地面平整之后,就是放置长条石板。

但是这里就是不一样,而是在平整的地面,铺设已经上了桐油木架。

整个木架最外面是一个大木框,里面有许多小木框。

这些小木框面积有多大呢,大约有两个巴掌大小。

这个木架的木块粗细是多少,与瓦房檩子差不多大小,感觉就是把瓦房的檩子平放在地面。

更加奇怪的还在后面,工匠撮箕挑着如黑色豆腐或泥浆一样物事,倒在木框里面。

这个物事从哪里来的呢?他们从一个黑色小屋子把那个如泥浆物事挑了出来。

这个混合乃是最为关键之处,显然就是苏晓芒的都是熊山在操作。

苏寒年仔细一看,倒在木框还不够,必须全部把木框淹没,还要用铁铲把它抹平。

苏寒年父子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就是仙水泥吗?

“这个与泥浆差不多黑色物事,是什么物事?”苏晓东觉得找到把柄,忍不住嘲讽,“难道是泥浆加上了炭灰变成了黑色?”

“小芒,泥浆干了之后,只是泥土而已,不会变成石块的。”苏寒年虽然大失所望,但是出于一个父亲,说话就要婉转得多。

“父亲,这个就是仙凝土,虽然它现在如泥浆,但是两天之后,它就会坚硬如铁,其硬度远远超过石板。”苏晓芒知道父亲显然不相信,毕竟他从来没有见过。

苏晓东不禁大喜,你这个明明就是泥浆,只不过加上炭灰而已。

即使过了两天,它显然干了,也只不过是干了是泥浆,变成泥土。

想到这里,他对着苏寒年拱手一礼:“父亲,这个仙凝土难得一见,正好看看它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的。”

他口里是这样说,心里却这样想到,朽木就是朽木,朽木岂能雕刻呢?

想到这里,他脸上又是嘲笑的面容。

“禀告父亲,孩儿正要邀请你们看看这个仙凝土如何成型的。”苏晓芒拱手一礼,对着苏寒年说道,“不过在仙凝土成型之前,人千万不能进去,否则要影响它成型。”

听到苏晓芒如此说,苏晓东心里更加高兴,想哈哈大笑。

不过父亲在这里,他觉得非常太失礼,急忙捂住嘴巴,装成咳嗽的样子。

他心里这样想到,庶子,你这个明明就是泥浆,还要找一些理由来掩饰。

苏寒年也仔细打量这个浇铸过程,心里同样存在与苏晓东一样的问题。

不过他是父亲,不好当面揭穿,而是感到有些不解:“小芒,既然仙凝土能够成型,为何还要把檩子放在上面呢?”

“像样,仙凝土有一个凝结过程,同时它凝结时有弯折现象,檩子起着抗弯折作用。”苏晓芒想了想,还是把原委说出来。

装,你就装吧,明明是泥浆,你以为弄一个檩子结构,就想遮盖了吗?心虚了吧。

想到这里,苏晓东不但一脸轻松,而且对此次充满了希望。

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胜利,已经看到这个庶子被他狠狠地踩在脚下,万世不得翻身。

苏晓芒的小屋与熊世的小屋差不多,不但凌乱,而且同样充满了酸臭味道。

苏晓东再次闻到这个味道,差点呕吐出来。

苏寒年其实心理同样难受,但是人生经历要丰富一些,倒也勉强能够忍受。

苏晓芒看到哥哥要呕吐,感觉不好意思:“禀告父亲,小弟忙于工地,屋子疏于打理,确实有一股味道,不过小弟早已适应。哥哥如不能适应,可以到营帐住宿一下。”

苏晓东听到此话,不禁向着营帐望去。

旁边就是营帐,不过仔细一看,竟然不能挡风。

现在已经是初冬,冷风吹来,营帐开始晃动。

营帐其实是普通工匠所住,只有他们这些掌柜监工之类才有资格住。

当然,苏晓芒不会说出,避免苏晓东产生更加误会。

不过虽然住宿不同,其它都差不多,吃都是一样,管饱。

除此之外,每天还有十文铜钱。

“父亲,孩儿还是住小木屋。”苏晓东看到营帐晃动,感觉自己浑身起棘皮。

次日父子起来,不禁目瞪口呆。

苏晓东还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只见昨天这里黑色泥浆已经一片平坦,颜色也由黑色变成灰色。

苏晓芒早已起来,提着水桶用木瓢给仙凝土浇水。

苏寒年松了口气,看来这个还有希望。

不过他看着苏晓东浇水,觉得不解:“小芒,既然已经凝结成块,为何还要浇水?”

“禀告父亲,仙凝土为凝结过程之中需要水,如果没有水,就要产生裂缝。”苏晓芒放下水桶,拱手一礼,恭恭敬敬回答。

装,你就装,明明你这个就是水货,明明没有坚固,浇水不过做样子,苏晓东一边想到,一边不停冷笑。

又过了一天,苏晓芒对着苏寒年说道:“父亲,现在成型,可以使用了。”

“禀告父亲,孩儿想骑马试试效果。”苏晓东根本就不相信,向着苏寒年说道。

苏寒年也想试试效果,点点头。

苏晓东翻身上马,踏踏开始跑马起来。

看到苏晓东上马,苏寒年也想亲自试试,也翻身上马,开始跑马。

这一段驰道只有一里路远,宽度是四丈,中间是一尺的隔离带。

由于地势极为平坦,骏马兴奋之极,不用主人催促,飞快跑了起来。

马儿兴奋,可是人没有尽兴,因为道路不远,只有一里之路,很快就跑完了。

这一边驰道没有问题,另外一边呢?

两人干脆更换到另外一边道路,很快就回到原地。

“父亲,效果如何?”苏晓芒心里其实也没有底子,他毕竟是第一次做驰道。

苏寒年翻身下马,一脸兴奋,哈哈大笑:“苏家可以兴矣。”

苏寒年父子回到家里,看到《大宋中华报》,不禁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