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204 人不行装备再先进也没用

重生南非当警察 2204 人不行装备再先进也没用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35

2204 人不行装备再先进也没用

通过下水道潜入码头,作战小队顺利拿到预先藏匿于水面下的推进器,这又是尼古拉研究所的产品。

不同于意大利人的人操鱼雷,作战小队使用的是性能更好的水下推进器,这种推进器比意大利人的人操鱼雷小很多,性能却更加先进。。

意大利人的人操鱼雷叫“猪猡”,这玩意儿有6.7米长,最高时速六公里,航程十八公里左右,使用时两名潜水员坐在驾驶舱操纵鱼雷的方向和速度,当人操鱼雷接近目标时,潜水驾驶员控制爆炸部和鱼雷分离,将爆炸部安置在目标上,随后驾驶鱼雷撤离。

南部非洲的水下推进器叫“海豹”,看名字就比意大利的“猪猡”好很多。

“猪猡”的本质就是一艘微型潜艇。

和“猪猡”相比,“海豹”取消了驾驶舱,使用可供人员抓扶的把手,在安装了尼古拉研究所特别研制的水下推进电机之后,能以11公里的时速行驶25公里,同时“海豹”比“猪猡”的体积更小,降低了被发现的概率,更便于行动人员在完成任务之后撤离。

也就在意大利海军使用“猪猡”重创地中海舰队之后,各国都开始了对人操鱼雷的研究。

英国在“伊丽莎白”和“勇士”被击沉之后,缴获了三部意大利海军蛙人使用的“猪猡”,遂以“猪猡”为版本开发出英国的“战车”鱼雷,并投入实战。

不过英国人的运气不好,另一个时空中“战车”多次出动鲜有战绩,意大利人也没能重现偷袭亚历山大港的辉煌。

既然人操鱼雷的效果这么好,日本人很快也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

和欧洲的人操鱼雷不同,日本研发的人操鱼雷很有日本特色,鱼雷上根本没有可供使用人员撤离的返回装置,是一枚标准的自杀式鱼雷。

日本的自杀式鱼雷,表现比英国的“战车”更差。

英国“战车”还偶有斩获,日本的自杀式鱼雷面对反潜能力强大的美军,根本构不成威胁,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击沉任何一艘盟军船只。

这是南部非洲“海豹”第一次执行任务。

大雨还是对日军造成了影响,港口内的防御很松懈,连巡逻艇都没有,码头上倒是有日军士兵守卫,这时候风雨大作,他们丝毫没有觉察到“海豹”的侵入。

对于联合舰队的作战舰艇,行动人员都已经烂熟于心,杨翰林操纵着一号艇来到停迫在泊位上的“赤城”号旁边,这是日军现在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

“赤城”号是使用同名战列舰改装的,38年日本海军对“赤城”号进行改造,取消中甲板上的2座200毫米双联装火炮,增加更多防空武器,同时取消了中下层甲板,将上层甲板改装为全通式,改造后的“赤城”号,载机量从之前的60架增加到91架。

“赤城”号的舰体是战列舰标准,水下装甲带的厚度比航空母舰厚很多,如果把炸药安放到水线下方装甲最厚的位置,估计都无法将装甲带击穿,毕竟“海豹”携带的炸药,比真正的鱼雷少很多。

杨翰林对于“赤城”的结构很熟悉,知道“赤城”的弱点在底部中心龙骨位置。

在将炸药安装到“赤城”号上之后,杨翰林没忘记打开定时器设定时间,这时候托马斯也已经将另一枚炸弹安装到“苍龙”号上,任务过程顺利的让人难以置信。

在“海豹”撤离半个小时后,安装在“赤城”和“苍龙”上的炸弹顺利引爆,两艘强大的航空母舰全部坐沉。

日本人得感谢马尼拉港口不算深,两艘航空母舰并没有完全沉没,经过修理之后应该还可以使用,不过那最起码也是一年以后的事了,这一年内“赤城”和“苍龙”彻底失去战斗力。

失去“赤城”和“苍龙”,对于联合舰队来说是巨大打击。

联合舰队这一次一共就携带了四艘航空母舰,现在决战还没有开始,四艘航空母舰就已经损失了一半,山本五十六在战前制定的计划彻底失败。

在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中,联合舰队主力倾巢而出,寻找印度洋舰队主力决战,如果找不到,联合舰队就将向樟宜海军基地发起攻击。

山本五十六很清楚,南部非洲有强大的航空部队,就算联合舰队全力以赴,也未必能获得战场制空权。

现在这一希望已经彻底落空,本来就相对弱势的航空兵部队还没有开战就损失了一半,联合舰队现在只剩下160架飞机可以出动,南部非洲在樟宜海军基地部署的飞机则超过800架,除了海军航空兵之外还有陆航部队。

这仗看起来已经没法打,如果没有空中力量保护,舰队贸然进入南部非洲航空兵作战范围,就会遭到南部非洲鱼雷机和轰炸机的疯狂攻击,别忘了水面下还有神出鬼没的潜艇呢,日军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南部非洲人是用什么方式击沉了“赤城”和“苍龙”。

意大利人当初潜入亚历山大港,根本没有把炸弹安装到英国战列舰的舰体上,而是将炸弹扔到英国战列舰的下方,然后意大利海军的行动人员就全部被擒,三部“猪猡”也全部被英军缴获。

南部非洲对马尼拉的袭击大获成功,行动人员在安装完炸弹之后顺利撤离,没有给日本人任何机会。

因为行动人员是从马尼拉市区方向潜入港口,日本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发现潜入的痕迹。

山本五十六现在进退维谷。

继续向樟宜海军基地前进并不明智,南部非洲人是以逸待劳,樟宜海军基地处于无数岛屿的重重保护中,联合舰队执意南下,下场可能跟英国z舰队一样。

z舰队就是因为失去空中保护,所以才全军覆没。

返回日本本土也不行,先不说还在马来半岛坚持作战的日军亟需援助,联合舰队如果就这么撤退,那么也无法向日本朝野交代,日本从上到下,可都在期待联合舰队重现偷袭珍珠港的辉煌胜利呢。

这压根就是痴心妄想,偷袭这种事可一不可再,意大利海军的猪猡偷袭亚历山大港大获成功,在那之前却经历了多次失败,两艘运载“猪猡”的意大利海军,都因为被皇家海军发现直接被击沉。

联合舰队这种规模的舰队,偷袭珍珠港本身就已经是奇迹了,如果能偷袭樟宜海军基地成功,那么包括安琪在内的印度洋战区将军们都可以退役了,这种错误是无法原谅的。

继续前进胜利渺茫,很大概率打不赢,两败俱伤还好,如果打成损失惨重的溃败,那么对于联合舰队和日本政府来说都将是末日。

谷 不打的话又不行,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国民节衣缩食,才有了现在的联合舰队,联合舰队的表现,给日本人带来了无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极大助长了日本人的野心,让日本从上到下都坚信,日本不会失败。

这听上去有点盲目,其实也正常。

从甲午清日战争之后,日本从来没有失败过,这对于日本来说是奇迹,毕竟连美国都在巴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日军却战无不胜,这是日本敢于向美国开战的勇气所在。

山本五十六自家知自家事,日本数十年来的一帆风顺,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对于美国和南部非洲这样的国家来说,一两次失败不会伤筋动骨,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击沉击伤美国12艘战列舰,美国一年之内就能全部补回来,换成日本呢?

都不用说全部,日本原本是要建造四艘“大和”级战列舰的,可是倾国之力也只建成了两艘,现在对于联合舰队来说,损失任何一艘军舰都无法弥补。

和美国相比,南部非洲更恐怖。

世界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已经成为盟军的后勤基地。

樟宜海军基地的空中力量跟联合舰队相比,已经占据绝对性优势,不过对于南部非洲军方来说,樟宜海军基地的重要程度连塞浦路斯都比不上,英国人不管在北非打得有多惨,南部非洲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更多坦克和飞机运到北非。

所以隆美尔输得不冤,他面对的是一个打不死的怪物,每一次都能满血复活,而且会比之前更强大,英国第八集团军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已经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新兵成为老手,军官对于装甲部队的指挥也越来越熟悉,北非战役距离结束已经不远了。

差距这么大的情况下,很多日本人还坚信日军战无不胜,哪怕单挑全世界都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山本五十六不敢这么想,他现在正发愁如何弥补“赤城”和“苍龙”缺战造成的影响,在这个问题被解决之前,山本五十六不会向南再走一步。

就算大本营施压,山本五十六也不会屈服,大不了辞职,这个烂摊子谁想接谁接。

联合舰队止步马尼拉的同时,马来半岛的战斗还在进行中。

被包围之后的近卫师团和第18师团,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盟军的推进很艰难,每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日本人的反击很疯狂,武器装备远不能和盟军抗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马来半岛复杂的地形和盟军周旋。

“豹”式坦克的弱点也终于显现,超过40吨的重量,并不适合在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里作战,反倒重量更轻的“云豹”坦克表现更好,3月1号的一次战斗中,第19师2团一营被近卫师团包围,装备了“豹”式坦克的第19师援兵行动缓慢,幸好东印度第六师的援兵及时赶到,才击退了日军的围攻。

日军的高层指挥官经常犯战略性错误,基层指挥官的素质却很高。

在作战的时候,日军经常采用小规模部队渗透穿插,趁夜色掩护攻击盟军结合部,将盟军分割包围等方式顽强作战。

这种方式在面对装备水平差不多的军队的时候,效果非常好。

对于装备有大量自动武器,而且拥有强大空中支援的南部非洲军队来说效果并不好。

3月1号的战斗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包围一营的日军超过2000人,一营只有不足五百人。

在被包围之后,一营指挥官并不慌忙,命令部队就地固守,迅速呼叫空中支援。

南部非洲空军很给力,向日军进行打击的同时,还向被包围的一营空投物资支援,一营凭借密集的自动武器给进攻的日军制造了巨大杀伤,战斗持续两天一夜,日军损失超过1300人,却没能攻破一营的防线。

赶来支援的东印度军队抵达后,日军撤退,一营伤亡不到百人。

这时候第19师装备的“豹”式坦克,还在距离一营阵地50公里之外想办法渡河呢。

河并不宽,水流也不算湍急,不过河道较深必须架浮桥。

架浮桥需要专业的舟桥部队,只有樟宜海军基地才有,舟桥部队接到命令的时候,日军的进攻已经被击退。

就算“豹”式及时赶到,面对日军也不能大意。

日军使用常规方式无法对抗“豹”式,骨子里的偏激和狭隘迅速显现。

手榴弹炸不开“豹”式的装甲怎么办?

那么就用炸药包,人肉炸药包,对于日军来说,一名士兵加一个炸药包,换一辆“豹”式坦克很划算。

南部非洲“豹”式在出动的时候都有伴随步兵,这是鲜血得到的教训,在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装甲部队如果在没有步兵伴随的情况下出动,多半损失惨重。

南部非洲在装甲部队的使用上经验丰富,不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

东印度和英国的将军们还得学,尤其是英国人,3月3号的一次战斗中,一支英印部队坦克连队,在没有步兵伴随的情况下作战,结果12辆坦克全部被日军的人肉炸弹炸毁。

安琪很生气,英印部队的坦克全部都是南部非洲援助的,结果却所托非人,英印部队装备了更先进的武器,在战场上的表现却依然不堪,这不是装备是否先进的问题,人不行装备再先进也没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