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理宋 > 第0347章 亲笔手书

理宋 第0347章 亲笔手书

作者:九言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8:30

第0347章 亲笔手书

乔行简,袁韶,程珌三人闻言惊恐,纷纷跪在地上,冷汗直流。

“陛下何出此言啊?我大宋兵强马壮,便是金国,如今也在向我们递交赔款, 国势转好,这是人所共知啊。”

乔行简心中惊恐,声泪俱下,他没想到赵昀竟然会说出这样严重的话,惊的他是肝胆俱裂。

赵昀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缓缓起身,最后背对着他们, 道:“若国家大势真如你们所言那般美好,朕又何需以身犯险, 去六盘山会盟成吉思汗,难道朕不知道性命的可贵吗?难道朕是傻子吗?”

说完,赵昀不再理会三人,挥手,示意三人退下。

三人退下,赵昀站立许久,最后赵昀转身,提笔草书,写下一道旨意,最后盖上玉玺大印。

“高实,将这道旨意张贴在皇宫门口,朕倒要看看这些学子有几分骨气。”

“是,陛下。”

高实心中忐忑,小心接过圣旨,而后亲自前去张贴。

到了皇宫门口,只见此时这里已经有五六百名学子跪在地上请愿, 要求赵昀停止研究义务授课法。

高实对这些学子也是心里有气,就是他们,坏了官家的好心情。

高实阴沉着脸,小黄门端来浆糊,高实遵照赵昀的命令,亲自动手,将浆糊涂抹在皇宫的墙上,而后又将赵昀的手书端正的张贴上去。

高实转身看了一眼众人,道:“此乃官家亲笔手书,尔等好好看看吧。”

说罢,高实不再理会众人,转身进入皇宫。

高实走后,学子纷纷凑上前去,争相看那手书内容,这一看,顿时汗如雨下。

只见手书上简简单单的写了一句话,“日落前,凡仍有学子于宫门请愿,一律革除功名, 注销学籍, 终身不得参加科举!”

这一句话,对于苦读诗书,梦想通过科举考试变成人上人的学子来说,那简直就是比要他们的命还要残忍,比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还要具有威胁力。

学子们顿时惊慌,刚才那愤慨的热血之情很快就开始消退,纷纷担心一时冲动,造成终身悔恨。

如果自己不能参加科举,那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家族还有什么希望?

学子们哪里还敢在这里久呆,一个个的掩面,羞愧离去。

围观的百姓感到莫名奇妙,怎么学子们刚才还激情高昂,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可一转眼,又散伙了。

有好事者也凑过去看赵昀的那张手书,得知上面的意思,顿时明了,原来是官家发话了,那没事了。

福宁殿,书房。

此时赵昀手捧着书,却是闭着眼睛,根本没看。

“陛下,谢娘娘来了,请求召见。”高实小心的碎步上前,对赵昀说道。

赵昀睁开眼睛,点头,道:“让她进来。”

高实正要去通传,赵昀又叫住他,加了一句,“以后不管是哪个美人来,都可以直接进来,夫妻之间,见个面都要通传,那就见外了。”

“是,陛下。”

高实答应一声,便下去了。

很快,谢道清进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陛下,奴看陛下整日忙着批阅奏折,担心陛下精神疲惫,做了一点核桃莲子羹,还请陛下尝尝。”

谢道清一脸关切,对赵昀很是用心。

赵昀心中顿感欣慰,这种被人记挂的感觉真好,心里暖暖的。

赵昀起身,走到谢道清面前,道:“爱妃费心了。”

谢道清心中欢喜,给赵昀盛了一碗,边盛边道:“奴伯父经常读书到深夜,很是精神疲惫,奴便经常给伯父做羹点,陛下您国事繁忙,更要注意身体。”

温热的一碗羹点送到赵昀的手里,赵昀吃了一口,味道香甜可口,比母亲做的稀粥还要好吃。

不得不说,妻子就是妻子,只要用心做,做什么都对丈夫的味口。

赵昀赞道:“爱妃的这碗羹点真是美味,朕还是第一次吃的如此香甜。”

谢道清心里欢喜,面上还是努力克制激动,回道:“陛下就会取笑奴,奴做的羹点哪里有太后做的好吃。”

“朕确实没有瞎说,娘做的没有你做的香甜,她做的也好吃,但是你做的味道要更特别一点,朕更喜欢吃。”

正当这时,有小黄门进来禀报,“回禀陛下,宫外的学子全部都走了,一个也没留下。”

赵昀冷笑一声,道:“朕还以为他们多有骨气,哼,一道手书就吓走了。”

赵昀满脸不屑,对那些所谓的学子也是更加鄙夷。

谢道清见此,心中担忧,想说话,但是又有点不敢说。

赵昀道:“爱妃有话单说无妨。”

谢道清小心道:“陛下,学子迟早都是要握着笔杆子的,若陛下在他们之中名声不佳,只怕以后千秋史书,有那小人要抹黑陛下,让后人误解陛下。”

“呵呵呵,,,”

赵昀无所谓的呵笑几声,道:“朕的一生,只求无愧于天地祖宗,何须他人评价,他人谁又有资格评价?”

赵昀强烈无比的自信,让谢道清看的眼神迷离,同时也看的痴了。

赵昀应对学子请愿,自是手到擒来,但是此时此刻,一个难题却让陈贵谊三人头疼不已,那就是关于选择哪些英雄人物入选教材的事情。

古往今来数千年,历朝历代涌现出了太多的人杰之臣,为国战死者不知凡几,鞠躬尽瘁者多如繁星。

不说别的,就单说大宋,尽管被金国羞辱,有了靖康之耻,还被赶的度过淮河,在这边苟延残喘,看似衰弱不堪。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宋这两三百年,从开国到现在,期间涌现出的忠勇的文臣武将那是多不胜数,这些人,谁入选,谁又不入选?

一旦选择有失公允,这些大英雄的后代还不得把陈贵谊几人骂死。

且天下有心人也在时刻盯着,一个选择不当,造成舆论汹汹,他们就要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如此,陈贵谊,李宗勉,陈隆之三人皆是不敢怠慢分毫,对每一个候选人物都是细细甄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