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宴

举汉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宴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宴

刘景与潘濬、王粲相谈甚欢,二人一直待到午后才离去。

接下来刘景再次开门迎客,整个下午,几乎没有一刻清闲。意料之中的是,前身昔日在襄阳的几名玩伴找上门来,很遗憾,里面别说三国历史名人,连个出挑的人都没有,这也很正常,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前身就他们这种水平,说实话他居然可以结交到潘濬,这让刘景非常惊讶。

或许是刘景来到襄阳见到了太多的三国历史名人,是以眼光出现了一些偏差,其实前身的这几位玩伴皆非平庸之人,至少他们出身良好,大多识字,剑术也不错,说不上文武双全,但也勉强算得上是人才。

刘景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不过记忆中和他关系最为要好的人却没有来,他不禁问道:“怎么不见于兄?”

此人名叫于征,字子祥,襄阳本地人,少任侠,以剑术闻名,是他们这些人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

几人听罢相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子祥一个月前与襄阳蔡氏子弟发生冲突,他盛怒之下将对方刺伤,而后据说逃往南方。我们私底下还在猜测他会不会是去投奔你了。”

刘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于征在荆南应该没有什么朋友,真可能是投奔他去了,毕竟他的事迹在襄阳流传很广。于征乃是逃犯,南下之路肯定多有阻碍,现在怕是仍在路上。

要问谁是襄阳第一家族,肯定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要问谁是目前襄阳声势最大的家族,结果就非常明显了,只有一个,襄阳蔡氏。

刘表只身来到襄阳,多赖蔡瑁等人之力,才能平定荆州,蔡瑁本就立有大功,随后又将小妹嫁给刘表做继室,一时间号称“诸蔡最盛”,在襄阳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此事涉及到蔡氏,刘景不欲多谈,当即转开话题。

傍晚,刘景留几人共进晚餐,并在临走时送上南海珍宝作为礼物,所有人都赞他不忘昔日情谊,刘景一笑置之。

由于昨晚和诸葛亮聊至深夜,因此刘景今晚早早歇息,次日一早,他便乘车前往诸葛亮的住地探望其叔父诸葛玄。带路的是刘祝,只有他曾去过诸葛亮的家。

如今诸葛一家住在襄阳东南方向,岘山脚下,汉水河畔,小宅占地数亩,内外茅屋六间,前后都栽种着蔬菜瓜果。

诸葛亮见到他的马车,立即带着弟弟诸葛均迎出门,刘景下车后同两人打招呼,诸葛家的基因十分优良,记得诸葛均和自己的弟弟刘和年龄相仿,身量却高出甚多。

刘景随着诸葛兄弟进入舍中拜见诸葛玄,他在长沙第一次见到诸葛玄的时候,他虽然面有病容,却难掩出众仪表,是一位身长俊伟,胡须甚美的大丈夫,然而如今他却被大病折磨得不轻,萎靡于床榻间,面无人色,形如枯槁。

“仲达来了……”诸葛玄躺在床上,缓缓说道:“去年在长沙时,孔明屡屡劝我先将身体彻底养好,再启程不迟,据说是出自于你的建议。我却自恃身体健朗,不以为然,如今大病缠身,死期将至,悔之晚矣。”诸葛玄已经是病入膏肓,一段话说得断断续续,极为吃力。

刘景看得心有戚戚焉,这样一位身体强健,正值壮年的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变成了这副大限将至的模样。

在这个时代,但凡重一点的病都是不治之症,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在病魔面前,并无二致。

穿越以来,刘景不为其他事情烦恼,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这真的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看看他刘家三代以来,没有一个活过四十岁,他岂能不为此感到忧虑。

刘景轻轻叹了一口气,安慰诸葛玄道:“诸葛先生何必如此悲观呢,目前身在襄阳的太仆赵(岐)邠卿赵公,据说三十多岁的时候身患重病,曾卧床长达七年,自认为将要死去,于是对兄长遗言道:‘大丈夫生世,隐居而无箕子的操守,任官而无伊尹、吕望的功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甚至连自己的墓志铭都已经想好了,最后却奇迹般痊愈。如今年近九旬高龄,身体依然非常健康。”

诸葛玄勉强扯了扯嘴角,苦笑道:“仲达却是举错人了,赵公,世间仅此一人而已,我安敢奢望如赵公一般。”

刘景道:“诸葛先生以赵公自勉,未尝不可。”

诸葛玄叹而无言。

诸葛玄毕竟身患重病,刘景不好多打扰,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辞。

接下来他将前往老师宋忠的府邸赴宴,得知诸葛亮一时无事,便将他也拉上。

宋忠乃是学贯古今的大儒,知名天下,他家里可谓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今日设宴,必定是高朋满座,南北名士,济济一堂。

诸葛亮心中感动万分,叔父诸葛玄能够进入这个圈子,他就差远了。刘景待他好得无以复加,从前在长沙时,就介绍杜袭、桓彝、刘瑍等人给他认识,而今来到襄阳,仍然不忘为他着想,他诸葛亮何德何能,让刘景做到如此地步?

刘景不知诸葛亮心中感想,路上一直和他说个不停。

今日名义上是宋忠宴请良朋,实则是专门为刘景而设,他才是今日的主角,因此才一进门,立刻就引起了众人的瞩目。

首先赶来的是潘濬,他作为宋忠的弟子,刘景的师兄,断断不能缺席今天这种场合。

刘景为两人介绍道:“大兄,这是琅琊诸葛孔明,我之知己也。孔明,这就是我和你提过的武陵潘承明,我以兄事之。”

诸葛亮拜道:“在下诸葛亮,见过潘君。”

潘濬颔首道:“足下不必客气。”

刘景见宋府门外停驻的车辆颇多,问道:“大兄,今日宾客都有谁?”

“仅北方高士,就有京兆赵(岐)邠卿赵公、颍川邯郸(淳)子淑、安定梁(鹄)孟皇、山阳王(粲)仲宣、颍川赵(俨)伯然、颍川繁(钦)休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