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施恩

举汉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施恩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施恩

刘景将要离开的消息不知被谁传了出去,钟水、平阳二乡百姓听说后,立刻争相赶来相送。

当日,刘景车驾刚刚出城,就被数以千计的百姓围住了去路,一时间,男女老壮攀舆距轮,充塞道路,车驾难以寸进。

护卫车驾的吏卒对此颇为紧张,只是他们素知刘景爱护小民,而且刘景又没有下令驱赶,他们不敢自作主张,只能尽量维持秩序。

刘景车驾被围得水泄不通,“刘君”之声,此起彼伏,或有百姓潸然泪下,作歌谣曰:“邑然不乐,告别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刘景再难安坐于车内,不得不露面安抚百姓,立身车下,扬声说道:“诸君不必如此。

方春东作,宜及时务,诸君当用心农桑,等到秋季丰收之日,本廷必会再次前来。届时,本廷惟愿户户‘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人人衣食无忧。”

百姓闻言,莫不咨嗟,像刘景这样的好官,可谓是百年难遇,将他比作本朝初期的桂阳太守茨充。

过去荆南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茨充出任桂阳太守,始教民益种桑柘,养蚕织履,数年之间,大赖其利,如今荆南颇知蚕桑织履,皆茨充之所教也。

刘景当众做出承诺,秋时必会再来,百姓心里虽然仍旧不舍,却终究还是让开了道路,令刘景的车驾得以通行无阻。

然而百姓却不愿就此离去,始终跟随在车驾后面,一路向北,直至抵达平阳、钟水二乡的分界处,也是湘、钟二水的分界处,刘景的船舰便停靠于此。

刘景在二乡乡吏、乡民的恭送下,来到渡口船下,最后拉着短衣带刀,眼眉桀骜的马周交代道:“子谨,我走之后,平阳、钟水二乡就托付给你了。”

平阳、钟水二乡地域广大,名为乡,实则与县无异,几十年后的东吴时期,孙权就在此二乡的基础上,新置新平、新宁二县。

马周难得有一颗过人的大心脏,卒得重任加身,却毫无惶恐之意,挺着胸膛道:“必不令刘君失望。”

刘景颔首道:“政事方面你不必插手,这不是你的长处,交给二乡乡吏就是。但你也不能彻底甩手不管,自古百姓所患者,不过豪民、豪吏而已,如今二乡豪民大姓纷纷蛰伏,豪吏却不能不防。”

马周肃容道:“刘君且放心,我会牢牢盯着他们,绝不让他们危害百姓,败坏刘君之政。”

刘景又道:“现在正值春耕,不宜劳民,等春耕这一阵忙完后,百姓稍稍得闲,到时候你就可以着手编练部曲了。除了这件事,治坊那里,你也要看紧。”

刘景屠戮十一家大姓后,第一时间收编并整合了诸家私人治铸,在龚家原有治坊的基础上,足足扩建数倍,规模已然不小。

“诺。”马周拱手应诺。其他方面,他不敢保证,但要说到治铁——他来自耒阳,家族世代以治铁为生,他虽然从小就不喜欢打铁,却不代表他不懂。在这方面,没人能糊弄得了他。

该交代的,其实刘景之前就已经和马周交代的差不多了,现今不过是再重复一遍而已。

刘景最后拍了拍马周的后背,说道:“遇事千万不要急躁,子谨最近不是在看《孙子兵法》吗,孙子有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我将此语赠与你,希望你谨记于心,勉之……”

言讫,刘景转身登上望之若山的大舰,望着岸边齐齐下拜的乡吏、乡吏,挥手作别。

此次南下,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可能掠夺资源……如今看来,他绝对算是超额完成了。

除了获得资源外,他还获得了威名,山中的荆蛮、水中的寇盗,皆偃旗息鼓,不敢做声。

尤其横行于湘、耒诸水之间的寇盗,简直是对刘景闻风丧胆,竞相逃往零陵、桂阳二郡,唯恐跑慢了,被刘景派兵攻杀。

得益于此,近来湘江水面上的商船,明显慢慢多了起来。

经过一天半的航行,刘景在时隔四十余日后,终于回到酃县。

严肃率领县寺诸吏亲迎于耒水渡口。

看着身体瘦弱,却挺拔如松的严肃,刘景不禁有些汗颜。

大战后的第三天,他就匆匆率兵南下,将酃县的烂摊子一股脑丢给了严肃。

严肃不仅要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并且还要守卫一座几乎没有任何防卫力量的“空城”,处境之难,可想而知。

刘景叹道:“伯穆,辛苦你了。”

严肃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辛苦,反而甘之如饴,说道:“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明廷委在下以县事,在下自当竭尽所能,不负明廷信任。”

曾经的市掾,如今的主记郭商出言道:“明廷南下,搏击豪彊,震栗大姓,一境清平,奸盗不发,此威也;编户齐民,授予田地,劝民农桑,百姓感悦,此恩也。如此恩威并施,明廷治县,吏、民皆心悦诚服,酃县来日必可在明廷的带领下,摆脱‘剧县’之名,成为长沙之表。”

这番马屁拍得极有水准,刘景十分受用,口中却道:“主记此言过于夸大其词了,若是被旁县之人听去,恐为笑柄。”

郭商正色道:“受惠于明廷者,又岂止于县民?明廷或许不知,而今湘、耒水上无寇盗之患,外县商贾,莫不盛赞明廷。”

刘景失笑道:“此事非本廷一人之功。”

接着,他见前来迎接他的县吏人数颇众,对严肃道:“农桑,国之本也。而今正当农忙时节,春耕之际,家家皆患人手不足。依我之见,不如分批休遣诸吏,还家务农。”

严肃知道刘景又要树恩施惠了,这也是一件好事,他当然不会反对,点头道:“明廷所言甚是。”

此事经过几名大吏转告,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场众吏便都知道了,无不喜出望外,纷纷感念刘景恩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