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耀功

举汉 第二百三十三章 耀功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二百三十三章 耀功

刘景率军返回酃县时,已是二月下旬,酃县吏民早在数天前就已得知刘景率军大破荆州水军的消息,当日湘水河畔,仕女百姓毕集,擦肩接踵,观者如堵。

出兵前,刘景出于种种考虑,便一切从简,并没有举行誓师。如今大胜归来,自然无需再低调,夸耀军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给酃县百姓看的,也是给零陵、桂阳二郡使者看的。

此战刘景军水步斩首两千余级,俘虏棹夫、士卒超过四千之众,从湘水津渡一直到酃县城下,排成人龙,数里不绝。

酃县百姓纷纷夹道围观,或指指点点、或冷嘲热讽、或嬉笑怒骂,场面甚是喧闹。

不过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刘景令甲士列队组成人墙,维持秩序,严禁百姓攻击降俘。

有着数量如此庞大的俘虏,自然是坐实了己方大胜的消息。接下来刘景水步军登陆,立刻引发酃县数千百姓的欢呼雀跃。

走在最前方的队伍,乃是以陈武、黄武为首的水军前锋,他们在战斗中立功最多,手中举着数以百计缴获来的荆州军旗帜。仅此一点,就非他部所能及。

之后是王彊和他麾下百余名“敢死”,他们以“一己之力”牵制住荆州水军后部,同样立下大功。

步军之中,则以蔡升、韩广功劳最大,他们率部先斩吴巨,再破习珍,所向无敌,功冠诸将。

整个游行活动,持续了小半日才结束,军民皆兴尽而还。

接下来刘景在县寺正堂接受了县吏、士民、以及零、桂二郡使者的祝贺,直到太阳落山,刘景才终于脱出身来,返回官舍。

同往日相比,今日官舍显得格外热闹,不仅刘景一家皆在,就连邓瑗的兄嫂,也都来了。

刘景与继母张氏、嫂子赖慈、及妻兄邓朗等人一一见礼,而后视线落到妻子邓瑗的身上。

以她表现出来的孕相来看,分娩之日,至多还有一月半月。

高髻盛饰,身着袍服的继母张氏拉着邓瑗的手,对刘景道:“仲达,自你走后,少君便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如今你平安归来,少君终于可以安心了。”

刘景直视妻子,说道:“少君当初不是答应过我要好好保重身体吗?为何要言而无信呢?我说过了,蔡德珪骄豪自喜,并不是一个有杰出才能的人,因当初辅佐之功,及刘荆州妻弟的身份,才得以统领荆州水军,这样的对手,破之易也,何须忧虑?”

邓瑗仰着略显圆润的美丽脸庞,轻声道:“道理虽知,奈何心中犹不能安定,如之奈何?”

站在一旁,身着缟素麻衣的邓朗听了刘景的一席话,不禁感慨不已,不怪父亲在世时,那么看重他,但有所求,无不应允,事实证明父亲确实眼光过人,自己的这位妹夫,真乃人杰也!

邓朗忍不住叹道:“放眼整个荆州,怕是也只有仲达,才敢如此评价蔡德珪。”

刘景笑着道:“相比于深中足智,才略兼人的蒯异度,蔡德珪一介庸人耳,不足与论。”

邓朗点头道:“没错,我与蒯府君多有见面,蒯府君家世、姿容、才具,无不是荆州之翘楚,非蔡德珪所能比。”蒯越之前乃是章陵太守,而章陵,是刘表划出南郡东南数县新置之郡,治所正是邓氏的家乡新野县,所以邓朗才称蒯越为府君。当然,邓氏对外仍以南阳邓氏自居,根本不承认所谓的章陵。

嫂子赖慈面带担忧地问道:“仲达,你这次有见到我的兄长吗?”她知道兄长赖恭就在荆州军中,此次蔡瑁统帅水军南下,志在零陵、桂阳二郡,说不定作为零陵人的赖恭也会随军南下。

刘景摇头道:“嫂子且放心,我在战后已经问过北军降人,赖君仍在临湘,未曾南下。”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零陵心属张羡,赖恭若是随荆州水军前往零陵,必会被零陵士民视为“叛徒”,从而遭到非议,累及名声。这时候最佳选择,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事外。

“那就好、那就好……”赖慈不由松了一口气。她就怕各为其主的兄长和季叔,兵戎相见,所幸她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束发佩剑的刘和出言道:“阿兄,你真的将吴巨杀死了?”

“没错。”刘景颔首道。

见刘和一脸兴致勃勃,还要再言,继母张氏开口道:“行了、行了……少君有孕在身,你们少说些打打杀杀的事情。”

刘和听闻母亲之言,心里大感扫兴,却也只能就此打住话题。

刘景亦是干笑闭口。

随后话题转向家长里短,不久后,一家人在堂下共进晚餐,直至夜幕降临,才陆续离去。

…………

次日,刘景早早从梦中醒来,虽然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但后续事情还有很多,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只身来到官寺,刘景发现严肃比他来得更早,而且从其书案上那一摞摞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来看,显然不是早到一时半会那么简单,八成天未亮就来了。

“明廷……”见刘景进来,严肃起身行礼道。

严肃这种拼命的工作态度,使刘景隐隐为其身体状况感到担心,因此他一脸严肃地说道:“伯穆,做事切不可一味操劳,否则日子一久,必然形疲神困,累及身体,到时悔之晚矣。劳逸结合,才是正确的做事方法。”

严肃古拙的脸容微微有些触动,深深一揖,回道:“明廷谆谆之言,在下必定牢记于心。”

刘景轻轻颔首,来到严肃的书案前,严肃主动开口道:“在下正在清算此战缴获的辎重。”

刘景点点头,随手拾起一件文牍,由于此战几乎全歼了荆州水军前部,因此获得了极多辎重,一项一项统计,颇为繁琐。

严肃谈道:“明廷,如今军中口粮,全靠零陵、桂阳二郡接济。明廷此番擒获四千余俘虏,每日都要吃掉大量的粮食,对我们来说负担太重,实在不宜久拖,须得尽快安置他们才行。”

刘景轻描淡写地道:“让零、桂二郡继续加大供粮的数目就是,我们出生入死,为他们挡下蔡瑁的大军,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他们岂能不有所表示?”

说是这么说,但这些俘虏的归处,刘景已经大致定下,这四千多人中,其中有九百多人是吴巨部曲,其等皆为长沙人,在吴巨已死的情况下,凭借刘景的威望,轻易就能将他们收为己用。

成为自己手下,继刘宗、刘修、刘亮、蔡升、马周、韩广之后的第七支营兵。

其次是千余名划桨摇橹的棹夫,这些人也没有太大威胁,可以将他们收编打乱,安置船上。

最后是人数超过两千人的荆州水步军,目前的形势下,就算他们有意归顺,刘景也不会用。毕竟,他们的家眷都在江北,随时有叛逃乃至倒戈的风险。刘景目前并不缺少兵力,没必要冒险。

刘景准备将他们一分为二,一半留在临湘,修缮墙桓堤坝,一半送往耒阳铁官,开矿冶铁。

严肃皱起眉头道:“时下正值仲春,正是旧粮将尽,新粮未出之时,零、桂二郡恐怕也没有太多存粮。”

刘景不以为然道:“这就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以前他向零陵、桂阳二郡求粮,却屡屡碰壁,不得不向刘巴示好,麾下才得以果腹。而今他击退蔡瑁,在二郡面前,终于可以硬起腰杆子要钱要粮,他有这个资格。

严肃岂能听不出刘景对二郡态度上的变化,当即在这个问题上不再多言。接着想起一事,道:“明廷,之前你北上不久,我就抓获了一名吴巨的探子。”

“吴巨的探子?”刘景听得眉毛一扬,吴巨乃是长沙本地人,他往酃县派探子刺探情报也算情理之中。事实上刘景对战前保密工作极为重视,不仅令严肃封锁酃县,亦令刘祝封锁衡山乡通往临湘的水路要道,双管齐下,基本杜绝了情报泄露的风险。

严肃颔首道:“对,这件事还是多亏了‘矮奴’。”

“陶观?”刘景闻言大感意外。陶观携全家来到酃县避难,由于酃县城小民寡,贩卖胡饼不易,因此刘景将他安置于新开的醉乡居任肆主。半年来,刘景虽然很少过问醉乡居的事,却也知道他这个醉乡居肆主做得有声有色。需知,他是侏儒之身,竟有能力将一干厨人、佣保治理得服服帖帖,可谓是万分难得。

严肃道:“其实发现探子的不是矮奴,而是矮奴的兄长。矮奴得知后,令其兄盯住探子,他则第一时间赶来县寺找上我。”

“……”刘景不由瞠目结舌,久久难以言语。说实话,陶观的父母兄弟,都是趴在陶观身上心安理得吸血的寄生虫。没想到被刘景视为“废物”的人,有朝一日也能对他有所帮助。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