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劝降

举汉 第四百三十八章 劝降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四百三十八章 劝降

自打宜城败讯传回,襄阳便一日数惊,军民大量外逃,留于城中者亦是终日惶惶不安。而随着刘景水军的到来,襄阳士民的恐慌情绪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这个时候如果再爆出刘表去世的噩耗,襄阳必定大乱,是以刘琮与荆州众文武私下商议后,决定隐瞒刘表死讯,秘不发丧。

然而世上岂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当下这种环境,更难守住秘密。刘表死后不久,消息就泄露了出去,于城中流传开来,就连城外的刘宗也收到了消息。

刘宗率领水军于午后进抵襄阳,一面派兵船封锁汉沔江面,一面于襄阳以南、岘山以东,沔水北岸设立军营。

不过刘宗本人并未进驻北岸军营,而是选择驻军于蔡洲。

蔡洲位于沔水之中,乃是一座沙洲,因襄阳蔡氏一族世代生活于此洲,故以“蔡”为名。

蔡洲堪称沔水有数大洲,其上屋宇数百间,其中尤以蔡瑁的宅邸最为奢华,连四墙都是以青石结角,家中婢妾多达百余人。

蔡氏一族追随族长蔡瑁,与刘景军鏖战经年,青年一代几乎半数战死于疆场,双方可谓仇深似海,纵然蔡勋归附刘景,亦不足以消除仇怨。

听闻刘景军将至,蔡氏族人或避入襄阳、或逃进岘山,留守蔡洲者仅十之二三。

刘宗作为刘景水军统帅,蔡氏族人多死于其手,按照他的本性,必然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不过因蔡勋有献江陵之功,刘景已承诺对蔡氏既往不咎,刘宗自然不好再对蔡氏痛下杀手。

况且蔡氏能逃的都逃走了,留下之人多是行动不便的老弱,刘宗自诩英雄,不屑屠戮老弱。

刘宗登陆蔡洲后对蔡氏族人好言安抚一番,而后在蔡勋的引领下入住蔡瑁宅邸。没过多久,便有襄阳士民乘船前来拜见。

沔中诸洲,几乎都是襄阳著姓的私产,如蔡洲西北的鱼梁洲,就属于襄阳庞氏一族,而襄阳杨氏、习氏等姓,则生活在蔡洲之西的洄湖、高阳池一带。

刘景军进驻蔡洲,虎视襄阳,周边的襄阳大姓安能置身事外?

事实上习氏的习珍、蔡氏的蔡勋、庞氏的庞统等人已先后投入刘景麾下,双方此前早有书信往来,襄阳诸姓闻讯,第一时间派遣子弟至蔡洲,奉迎义师。

随着襄阳士民的争相来投,襄阳对刘宗已再无秘密可言,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刘表的死讯。

当时刘宗正于蔡瑁宅邸内设宴,与襄阳士民欢饮,忽闻刘表病死,刘宗内心欣喜若狂,不过面上却是叹息不已,当即放下酒杯,起身离席,以示哀悼。

刘宗除了是荆南水军统帅,还兼任武陵太守一职,刘表这个荆州牧正是他名义上的顶头上司,而今刘表身故,刘宗身为下属,表面上必须要给予尊重。

宴上众人,不管是荆南文武,抑或襄阳士民,皆起身哀悼,甚至有些襄阳人默默垂泪。

刘表或许称不上乱世英主,但他入主荆州十余载,内平宗贼,外御强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沔南之地成为乱世少有的安宁之所,襄阳人多受其惠。

刘宗见状,内心大感庆幸,来投之人,都对刘表感恩至此,更勿论襄阳城中之人,若刘表不死,想要攻下襄阳,实非易事。

现在好了,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乃庸闇之辈,无论威望,还是能力,都逊刘表十万八千里,襄阳再无金汤之固,破之何难?

“中郎,牧伯薨,我等当罢宴以悼……”峨冠博带,风度自然的庞统出列对刘宗言道。

庞统不久前甫一投入刘景麾下,便献计破宜城,灭敌军,立下大功,可他并未因此而有所自满,其后又主动请缨,加入刘宗的先头部队,欲再建新功。

见庞统对自己使眼色,刘宗心领神会,从其所言,终止宴会,而后唤庞统入后舍密议。

庞统与刘宗合榻促席,侃侃谈道:“中郎当知,我出身襄阳著姓,又薄有名望,往日与刘琮多有交集,以统观之,刘琮此人器非英杰,才非人雄,碌碌之徒耳,莫说其父刘表,便是与其兄刘琦相比,亦有所不及。”

刘宗轻轻颔首,颇以为然。

庞统又道:“如今刘表身亡,襄阳上下必定人心惶惶,心气涣散,刘琮既无凝聚人心之能,又非临难不屈之人,若遣使入城劝降,当有五六分把握。统不才,愿入襄阳,劝刘琮出降。”

刘宗闻言不觉扬起眉,刘景给他的任务是率水军封锁汉沔江面,断绝襄阳交通,如果能在刘景大军到来前逼降刘琮,绝对是一件足以冠绝诸将的大功。

刘宗道:“士元既然认为劝降有五六分把握,试试倒也无妨,不过士元不必亲身犯险。刘表虽是病亡,但刘琮未必不会怪罪于我等。士元才智兼人,有王佐之器,仲达视为股肱,若有个万一,我如何向仲达交代?”

刘宗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谁也不敢保证刘琮不会发疯,抵死不降,届时入城劝降的使者就危险了,十有**会被刘琮杀之祭旗,以向内外展示决心。

当然,以庞统的名望,刘琮未必敢杀他,但想来也不会轻易放他回来。

刘景对庞统的重视程度,刘宗最清楚不过,出兵之前刘景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不要让庞统涉险,因此就算只有万一的可能,他也不想让庞统冒这个险。

庞统笑道:“中郎多虑了,古语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况且我此番入襄阳,名义上是为吊丧刘牧而来,刘琮身为人子,绝不敢动我分毫,襄阳看似凶险万分,实则安全无忧。”

庞统有自信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哪怕说服不了刘琮,也能全身而退。如果成功,便是天大的功劳,他岂肯让给他人。

刘宗面有踌躇,庞统出身、名望、智略、口才无一不佳,他心里也认为庞统是最佳人选,唯一的顾虑便是对方的安危。

最后庞统一再坚持,刘宗终究还是被其说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