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举汉 > 第四百六十章 赵戬

举汉 第四百六十章 赵戬

作者:反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4:05

第四百六十章 赵戬

赵云见刘备悲泣过度,恐其伤身,忍不住出言劝道:“将军请保重身体,云长若泉下有知,亦不愿看到将军如此伤心。”

见刘备似乎并没有听进去,赵云又道;“将军,今我等焚烧渡桥,烟火冲天,上庸城中的申耽、申仪兄弟必已看到,二人拥众数千,若率兵前来查探,一旦见我等势弱,再受敌人蛊惑,未必不会生出不轨之心。为安全起见,我等需在申氏兄弟到来前离开此地,避免与之碰面。”

刘备知赵云的提醒绝非无的放矢,稍稍止住悲意,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对岸,仿佛要将这一幕永远铭记于心,暗暗发誓日后必为关羽报仇雪恨,随后带着众人沿着堵水向南而去,奔往巴山。

事情正如赵云所言,刘备一行人前脚才离开,申耽、申仪后脚就带着人马赶了过来。

看着对岸成群结队的铁骑,兄弟二人面面相觑,皆露惊容。

他们虽拥众数千,实则能战之士,不过千把人,而且上庸环境闭塞,与世隔绝,少有战事,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战力可言。

而对岸的骑兵,显然乃是精锐之师,申氏兄弟毫不怀疑,一旦让对岸的铁骑冲过来,顷刻间就能将他们通通杀光。

这支精锐骑兵,绝非刘表人马,刘表面对刘景的进攻,连战连败,军士伤亡殆尽,目前坐困襄阳,形势已是岌岌可危。

前些日子,刘表派人卑辞厚礼,恳请他们兄弟出兵相助。像申氏这等地方土豪,刘表何曾放在眼里过,如今却求到他们的头上,由此可知刘表目前的处境。

申耽、申仪兄弟俩没有疑惑太久,随着对面的喊话,谜底很快便揭开了,原来对岸的这支精锐骑兵,竟是刘景的人马。

“刘表已死?”

“刘琮举州而降?”

“刘景入主荆州?”

“一路追击刘备至此?”

申耽、申仪越听越心惊,他们虽知刘表形势不妙,但也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以为刘表再不济,也能坚持个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败亡了。

说实话,他们更希望刘景、刘表僵持不下,这样他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刘景入主荆州,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刘表儒人,一心坐保江、汉,而无四方之志,是以并没有兼并近在咫尺的房陵、上庸等地。

刘景则不同,其以一城起家,南枭张津,北灭刘表,势力横跨荆、交二州,据土万里,带甲十万,乃是真正的乱世雄主。

如今刘景入主荆州,以其为人,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鼾睡?他们若是还看不清形势,妄想继续像以前一样,割据上庸,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申氏兄弟几乎没有多做考虑,便决定率众归降刘景。

与此同时,身在襄阳的刘景,眼见襄阳日趋稳定,便开始招命英俊,延揽人才,充任幕府。

流寄北士的招募工作,刘景交由诸葛亮、王粲、傅巽等北方出身的人负责。而征辟荆州本土士人的工作,则交由庞统、蒋琬、邓芝等荆州人负责。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甩给手下,有些人就需要刘景本人亲自相请,比如,关中名士赵戬。

赵戬字叔茂,关中京兆人,性刚正多谋,年轻时遭到禁锢多年,后党锢解除,因有名于世,举为贤良,官至尚书、平陵令。

董卓当国时,赵戬就屡逆其意,险些被杀。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设计铲除董卓,不久即被凉州诸将攻杀,当时长安吏民皆畏惧凉州诸将淫威,无人敢为王允收尸。只有赵戬自认曾为王允故吏,不顾危险,弃官为王允营丧。李傕、郭汜等人惮其名望,不敢见害,赵戬因此名重天下。

不过赵戬名望虽隆,仍比不过其叔父,其叔父不是别人,正是关中大儒赵岐赵邠卿。

可惜寄寓襄阳多年的赵岐,已于去年去世,刘景当年至襄阳时曾与赵岐见过一面,如今天人永隔,深感遗憾。不过赵岐死时已经九十多岁了,别说古代,即使在现代,也称得上高寿了。

赵戬事前不知刘景要来,其正于家中宴客,忽然接到家仆禀报,刘景即将登门拜访,不由一脸惊讶,宴会自然无法再进行下去,赵戬只得罢宴送客。

众宾客陆续离去,只有一人被赵戬留了下来,与赵氏子弟一道,随赵戬出门迎接刘景。

不一刻,刘景车驾在众多车骑的拱卫下抵达赵戬府邸门前。

“赵戬拜见将军……”

刘景从车上下来,扶起赵戬道:“足下不必多礼,今日冒然登门,还望勿怪。我早就想来拜访足下,可惜自入襄阳以来,事情繁多,直到今日才抽出空。”

看着姿容英武,甚有威仪的刘景,赵戬心下感慨,当年叔父赵岐十分欣赏刘景,希望他未来能够辅助国家,安定社稷。

赵戬记得很清楚,刘景当时的回答是:“长者之望,不敢负也。”言语间,尽显自负。

赵戬当时心里多有不喜,让他没想到的是,五年前那个自负的少年,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已经一跃成为荆、交二州的霸主。

在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当下,也不知刘景崛起于南方,对国家而言,是福是祸。

赵戬暗暗摇了摇头,随后为刘景介绍身边之人,正是惟一被赵戬留下的宾客,窦辅。

刘景对窦辅早有耳闻,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党人领袖“三君”之首,大将军窦武。

当年窦武、陈蕃谋诛宦官不成,身死族灭,窦辅当时才两岁,窦武属吏胡腾、张敞冒死抱出窦辅,一路逃至零陵、桂阳间。为躲避宦官追捕,胡腾让窦辅改姓胡,直到前些年,窦辅被桂阳举为孝廉,才恢复本姓。

窦辅虽无大才,可架不住祖父窦武留下了丰厚的政治资产。况且,扶风窦氏乃本朝数一数二的豪门大姓,尽管如今有所衰败,但就如同南阳邓氏一样,廋死的骆驼比马大,窦辅在刘景眼里,绝对算得上是一块香饽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