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 第12章 遇难与什么是人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第12章 遇难与什么是人

作者:列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6:50

第12章 遇难与什么是人

妮芙琪尼亚号迫降压倒、撞入巨木高树丛林,犁出来一条的长达1700米的沟壑,说起来很厉害的样子,然而如果从高空放眼这整片大陆般的森林的话,这条坠落轨迹,就仿佛是在一片绿葱葱的足球草场上,掉一根短头发这种程度而已。

这边海杜莺一行失联,彻底在一片“人类”未知的丛林之中“遇难”。另一处所在虽然时间、空间上都不在一个维度层面,然而同样处于遇难状态的还有龙女观月——

在交代让护卫舰舰队大家自己坚持五分钟之后,龙女观月让座舰自律回撤到休整预备队之中,就直接使用蓝狐上的健康系统,调用部分战舰智能中枢运算力,潜入了自己的大脑深层次意识之中,开始进行深层次模因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在银河系内是被帝国所禁止的,非法的方式,或者说并不是“治疗方式”被禁止,而是对“大脑”进行“模因”影响、操纵,这一件事情、技术本身是被禁止,是非法的。

由于信用制度,银河帝国没有警察了,但并意味着没有了王法,对大脑进行模因操纵可是重罪,已经不是扣gc就能解决的事情,视眼中程度而定,可以判到无期徒刑的犯罪行为。

为什么这么重?其实在银河帝国之前,这种行为已经是公认的重大犯罪行为了,因为其本质上在践踏人类权,践踏了自由意志,而未来时代就讲究什么?身体方面不但可以再生、基因改造成星薙娅新种族了,甚至可以完全放弃,直接生活到网络世界之中了,那么唯一能讲究的就是思维、意志、个人人格了,如果连这个都放弃,那么“人类”本身的定义就将崩溃,人不再为人。

为什么“模因”影响这么严重?广义上的模因,就是没有物质上因果联系、传承的“继承”“传播”方式,上到文明、文化,下到具体的宗教思想,甚至一句歌词、一段旋律,都可以成为模因——

在某个场合上,你偶然听到了一首歌、一句口头禅、一句名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了,然后再在某个场合,可以是莫名其妙的,就突然冒了出来,重复、复述了这一段存在,于是就完成了一次“遗传传播”,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之为“模因”。

模因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一段历史经历,并不是具体的“因”和“果”,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无法具体清晰描述,只能称之为“模因”。这就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你可以看见、获得实实在在的分裂细胞乃至婴儿。

模因,在未来世界获得广泛应用,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灌输型的深度学习,当年智械危机前,人类用机械智能兵代替真人类士兵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深度学习方式,给二代计算机“上课”,只需要数小时,就能让计算机掌握人类现有的五千年历史的杀人技巧。

直到如今,这种灌输型的深度学习方式,依然被有限应用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上——把人类知识库里“1 12”这种类型的常识,直接交到婴儿们手上,让他们出生就会说话,能造核电站,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人类改造了自己的大脑,宇宙适应性,只有了高速的运算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程式”,让一个婴儿自己去慢慢接触摸索,会造成不必要的人格混乱、认知偏差。

如果要进一步“细思极恐”的话,那就是“被动接受”的模因了,它可以是在你主观意识不知道的任意时刻,作为个体的你完全没有记忆的时候进入你的潜意识里,一句话,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大脑里复制了、潜伏了什么。

用白莫邪当年地球上的一句网络笑话来形容的话就是——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未来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人工去调整、控制这个“复读机”,去收录、播放什么了,这就是其违法的地方,因为在你的认知中,你并认识不到这其实是个“复读”的内容,反而会认为这是自己就拥有的——故意人为的模因操纵,自如不会告诉你,你现在处于一种“复读”的状态中。

缪葛丽华对新团员少女们进行的,大脑模因式深层精神检查,之所以是种合法的健康体检手段的原因是在于,首先,一开始就说明了是在“复读”,然后在开始检查你开始“做梦”的时候,也不断的提醒你这是一个“复读”场景,其次,其是一个“医疗”检查过程,并不存在任何操纵、改造思维、意志的目的。

然而即使如此,能进行这种治疗的人,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经过三大评议机构认证,获得相关资质才行,并不是所有心理医生都能进行大脑模因式检查的。

因此就属性来说,柚刹那困住塔齐娜她们十二人的虚拟实境,可以算作是一种模因操纵了,柚刹那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在改造“人心”为己用,就是手段十分粗暴罢了,直接把她们丢进了“死亡轮回”里……对柚刹那的这个行为进行判决的,性质恶劣,受害人数量众多,危害严重,200%会直接无期徒刑——只不过她本身就是在逃重刑犯,虱子多了不怕咬……

而至于能直接模因治疗的权利……由于不管怎么粉饰,在具体治疗操作上,那就是涉及、践踏了“人类权”,羲家的理念,那是最看重人本身的,操纵了,就是违背了法律不说,还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这就成了个为了救自己而杀自己的悖论……但绝对不能放着病患不管,那么就只能像只有他们可以拿起武器那样,羲家继续成为了“人类必要之恶”——

治疗权直接掌握在帝国舰队,也就是皇帝手中,所有手术相关过程,都必须由负责的羲姓人员直接动手操作,或者全程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好在他们羲家人多,不愁没闲人,又有全息投影技术,可以瞬间出现在银河系内任何角落……

当年龙女观月等女中了毕利安的招,后来进行治疗,就都是直接拉到部队里面去进行的,在外界看来就十分神秘,其中关节不为外人道,人类知识库里面,乱七八糟的银河网络上,都不存在相关技术信息资料。

龙女观月是经历过了一次真实具体治疗,凭借自己的超脑能力,对整个流程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而且现在就是对自己动手,龙女观月可谓是信心十足、跃跃欲试……然而她没有意识到,外力介入跟自己一个人闯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是“身在庐山”,就靠一双肉眼去瞎走,跟拿着卫星导航来定位,看着航拍地图走之间的差异,意识海那是一片汪洋——她在自己心里“遇难”迷航了。

“梦”人类的特权,那么动物会做梦吗,那看是那一种定义,如果只说意识跟现实交互的话,地球上存在神经元组织的生物都会做梦,然而如果将交互程度来个分级,分析意识反应重构现实的能力,只承认完美再现重建为梦的话,那么梦就只能是人类的特权。

人脑的思维方式,存在某种不确定性,这是梦的基础,是一种非量子的伪量子模式,“联想”、“灵感一闪”、“一拍脑门”、“发散思维”、“思维跳跃”等等,这些都是第一代计算机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的,非线性的“量子的”模式……因此古代人类有一种说法——人类拥有大脑,却根本不理解大脑。朝外看,是未知的浩瀚宇宙,侧内看,最未知的就是人类自己的肉身。

提升计算力,一步步发现自我,适应宇宙、跟上宇宙文明,从认识、重构、重整大脑组织结构开始。

第二代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才让智械在“胡思乱想”、“打野”能力方面赶超人类,让现在的周鲁斯也能大喊“我能做梦”。

人类科技走过“赛博朋克”的路线,也就是人体机械化,具体来说就是早被淘汰了几万年的人体外骨骼,其最初自然是增加士兵的负重,然后外骨骼上装装甲板,就成了远古的“动力装甲”,当时叫重装外骨骼……有战争就会出现伤残,还在地球玩儿的人类,不具备现在生物再生技术,那么使用外骨骼义肢,就成了战争伤残士兵的福音——这就是最初的“康蛇”。

所谓“康蛇”其实是汉语意译的合成词——康德和蛇——这时人类就开始辩论“人类的根本性”问题了,毕竟认识自我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论题……舍弃了**的人类还是人类吗,今天换掉腿,不是迟早换掉全身吗?忒修斯之船悖论如何解决?

也确实换掉了全身,康蛇的最终系统就是只剩大脑,全身义体话,一度还认为是永生的希望,然而并无法避免大脑老化、死亡,这是信息熵、热力学上注定的事实,只不过纯大脑状况下,确实可以让寿命延长二十倍,在理论上。后世解决之道……现在就是“轮回重生”、“网络世界信息人移民”,通天世界退出选项中的一个,其实就是模拟现实的《轮回法案》,艺术源于生活。

轮回,要喝下孟婆汤,忘记前世今日,然后以新身份重生。所以银河帝国这边,就有了这个描述十分形象的《轮回法案》。

现在是形而下,有了具体应用层面上的技术手段了,数万年前,古代人类面对新生装备科技的时候,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还只是激烈辩论、抗议什么的,毕竟技术之初,全身义体永生,并不是人人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光是维护、不断更换义体,其消耗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除了有钱人、有权人外,另外一批能享受康蛇技术的人,就是前线拼命的士兵了,一个士兵的四肢五骸直接是一辆坦克,其战斗力作战效能就不用多说了,人类在脱离大自然演化树系统之后,人体在任何情况下就都不是最优解了,拘泥于人形,最终只会自己被自己淘汰。

所以就有了“康德”一说,最终变成了义体的固定称呼——这里的康德就是德国那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辩证法至少干涉了人类四个世纪,可以说人类的那么一大段历史,就是康德的形状,就是他意志的形而下在现实里的具体作用、具现化。

而其影响力的余波恐怕会一直伴随整个人类文明,具体举例子的话就是“康蛇”,其实最初有“义骸”“机械义肢”“人造体”等等这些更科学,以及一些赛博朋克的叫法的。然而社会学大辩论上,把康德的三大批判之后未完成的第四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拿了出来,对人类义体化进行了理性批判。

总之社会变革,历史演变,技术发展,都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这是如同自我进化一般,不断出错,不断改进的过程,要展开来说,光康德的理论概论就可以写出三大卷来。但是如果简单来说的,又可以只一句话来概括——“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是什么?是在批判什么?其实就是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是人”。

而康德的前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实都是在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做铺垫,前面三批判分别是在讨论、询问、告诉人们,我能做什么,我能知道什么,我能期盼什么,直指最后一问,什么是人……

这些最最基本的问题,贯穿了康德的研究,贯穿了他的一生,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有个影响深远的组织,开始用康德的哲学术语称呼那些义体,久而久之干脆就把一切非原生的,后天改造型的物理存在形式用“康德”来代称了。

“蛇”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另外一派政党理论那边来的词语,他们借用“蛇”的概念来描述“生物的”——引用、寓意来自古老地球文明的“蛇杖”的文化符号概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