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 第15章 计划经济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第15章 计划经济

作者:列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6:50

第15章 计划经济

卡妃从车门挤到车中段一车窗边,因为这边车厢外挂放着她的自行车,看着往后倒退的人头、街景,感觉自己变成了人上人……

城际电车依托于路面上的凹槽轨道,跟高压电线运行,根据父亲的说法,电车只有在大城市里才有,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高压电线跟可以装置凹槽铁轨的路面。

电车离开人群密集的街道,驶上大马路后,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卡妃感觉自己骑自行车最快也就速度了,但是绝对无法这么持久,而且每到十字路口都不停下等的,一路畅行往前冲冲冲,速度是极快的。

小学的时候,卡妃还有涅丝也在,他们一帮子小伙伴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跑到大马路这里来,扒着高高的马路护栏看着道路上车来车往,那个时候她就察觉到,站在十字路**通指挥台上的交警叔叔,远远看到电车开过来,就会预先让左右车停下,让电车先行通过,不用停下来等待。

到直到上了初中,军事课程升级,了解了交通、车辆、马路这些概念之后,卡妃才开始觉得交警专门让电车先走是不是太偏心了……父亲对此的解释是,电车起步停止下来都很困难,而且车厢里都是人,开开停停挺危险。

卡妃觉得很有道理。

后来有次科技课,课上老师教电磁学问的时候,说到电车的事情,就讲频繁启停电车,能量消耗太大,由于电力紧张的原因,电车上到马路后就不会随便停下来了。

卡妃觉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决定一定要坐回电车感受感受……然而至今为止,她坐过的电车次数也就2次,其中一次还就在两三个星期前。

小时候坐电车时没什么印象了,现在的感受则是确实很快,快到不可思议,但就是太颠簸、太晃人了,休息日没看什么人上车,然而车上的人本来就塞得很多了,挤来挤去,每个地方抓着根本不可能得站稳,难怪售票员阿姨会一路嚷嚷着“抚好咯,抚好咯”走过来。

买过车票的乘客,把车票都捏手上,售票员过来的时候,方便对方查看,卡妃要去的是城边上终点站,所以掏钱买了一张全票……她一直就觉得电车售票员阿姨很帅,可以对着人嚷嚷,大家还都要交钱给她,要谁让路出来谁就得给她让路,听她指挥上下车。

涅丝曾经说过她想当售票员来着,但后来再问起她来,她居然说自己忘记了……

卡妃注意听售票员嚷嚷呼喊报站,确定自己没有坐反方向……又过了两、三站路,坐在窗边位置上的人下车去了,卡妃连忙一个跨步占据座位。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坐着比站着好,有位置坐比干站着威风,所以大家全都紧盯座位,一旦有空出来,所有人都会饿狼扑食般冲抢上去……

前次赶早晨第一班电车,卡妃没有经验,结果鼻子底下跟前的座位,有两次被身后的人一个闪身错步给抢占了去,让卡妃郁闷了好久。这次她可是有经验了,事先在抓座位后背扶手的时候,就老母鸡护仔一样,站位隐隐护住全部空隙,只等眼前座位的人一离开,她就能马上坐上去。

卡妃是要坐到终点站的,所以一点都不心急,而且自行车在这个车厢外,她就稳坐钓鱼台,前后左右旁边空出位置来,全都不为所动,周遭乘客似乎感受到了小姑娘死守阵地的决心,就不再挤在这个座位附近,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其它座位上……

坐下来之后,卡妃有样学样,把一只手搭出车窗,搭到自行车上扶住,虽然车不会丢,但卡妃跟其他所有人一样,还是摸着自己的车才更加安心。

有了电车代步,卡妃感觉快了很多,生日那天,她4点钟出发,花了快2个小时时间才骑到神殿,当然也有天黑迷路的原因在里面,现在坐电车感觉一眨眼功夫就到了城郊,身后是城市水泥楼房,眼前放眼望去是一片田野,再远处是土丘梯田,而一座山头还是满是树木的土丘格外显眼。

检查书包里的东西都没漏,竖起来放车篓里,卡妃登起自行车开始往第12区神殿前进……有自行车的人家,一般都会在小学的时候,让家里孩子们都学会骑车,休息日里也会借车给邻居、亲戚学车。

卡妃挺不幸也挺幸福的,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因此学车的时间就很长,经常在公园里骑车玩。虽然有次撞车摔得挺惨,搞得整个初中两年都害怕自行车了,但既然自己是大人了,那就该克服这些困难。

呼哧哼哧把自行车推了上来,现在就不像生日那天冷冷清清了,一路上来的山道上都是人,七里八乡的人们都聚集了过来,乡村这片并没有城里“休假日”这种说法,农民们除了全年打理自家农田,农忙时节外,是随时想休息就休息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来神殿祭拜,会在休息日聚集特别多村里人过来,其实还是因为城里的“休假日”——

城人除了公园、图书馆、市民工人活动中心,这些市内地方好玩外,城市周边宽广原野草地、河流、湖泊,以及乡镇原野里的神殿都是好去处,可以踏青钓鱼。

第12区神殿,离城市近,主体建筑历史悠久,比市内新修的神殿那可是有底蕴得多,能见到布代迫特古老的内部木梁结构,那像城里的布代迫特全是钢筋混凝土。而且半途还有电车线路出城,算是一个市民们在休假日里,有更高宗教需求时的理想去处。

数千上万的城里人涌来,乡民们自然也蜂拥而至,他们自然不是来进行宗教活动的,而是沿着山路摆地摊,从山脚城市方向的水泥公路上,一直摆到神殿大门口,叫卖着各种供品、祭拜用物,以及茶水、水果、小吃、主食、餐点。

城里人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一些随身物什,以物易物,最受村民们欢迎的物什,是食盐、针线包、儿童玩具、旧书籍、清凉油五种,如果你能拿出钢笔,身上的衣服进行交换,你可能需要四、五个人帮你搬村民换给你的各种东西。

卡妃一路推车上来,两边热热闹闹的,跟上次自己一个人凌晨登山完全两种体验,好客的村民们有时候茶水、吃食带多了,又懒得再背下山去的时候,会随便招待给过往城里人——他们看卡妃小姑娘家家的,一个人一身礼服挺虔诚的模样,推车看起来挺辛苦,于是不少人举着水碗送给卡妃喝,还把山里的甜果子往她车篓里塞。

一开始还挺欣喜的,但后来礼物堆积起来后,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了,但又拒绝不过人家,虽然想到自己午饭便当有准备小撮食盐调味,但分量太少,拿出来送人会不会侮辱人了呢?而且自己也挺不富裕,为这次野餐准备的小撮盐,还是这些天里做饭一点点省下来的……而且为了买车票,这个季度的零用钱已经花光了。

于是她就只能一路行着三礼道谢上山了……

神殿围墙下停满了自行车,放眼看去,每颗树都被围着锁了一圈车,左右绕了两步,最后卡妃把自行车推出了神殿,把车锁在了院外的树木上……大门附近的树木早已被锁满,她只能把车锁到深处一点地方,然后把大部分礼物就留在车篓里,背上书包放下礼服,走进神殿里。

这天除了跟着大家一起做朝拜到夕阳出来外,自然毫无收获,到墓林跟在大家后面,抚上那颗高树进行祈祷完后,她只能打道回府。

返程的电车上,思考了会儿,想来也是,这么多人在场,天神不露面也是正常的,看来以后得找个避开人群的时间才是。

这次经历给了卡妃很多心得,语文作文又多了很多材料,也算是好事。除了天神不会在人多的时候显现神迹外,就是神殿厕所实在糟糕,山崖边上一排石板,砖瓦一包,臭烘烘的,人多蚊虫更多,脏兮兮,但大家都用着,卡妃也就没太在意干净卫生的事情,只是决定以后在山上不吃太多了,而且一定一定人少时来,不然排队真是场酷刑,会憋死人的啦!

7星期11日,一天白忙活,无功而返。虽然总体上来讲,玩得挺开心,但行动资金也消耗一空,够租一个季度书、买小零食的零用钱……主要花销,除一半是两趟车票钱,另一半是在商场里,买了跟上次同样的小包白砂糖,作为借车的谢礼送给对面大哥哥。

拿了两包白砂糖,对面大哥哥是真的不好意思起来,主要粮食、衣物、燃料是计划分配,除了货币以外,还必须持有单位发放的各种“票据”才能购买,因此主要生活物资价格非常低廉,简直白送一样,反正再有钱你也买不到。

而其它各类副产品、次级加工商品,例如装饰、颜料、副食等等等,白砂糖就是其中代表,国家没有供给安排,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但价格自然是天价,按毫克进行出售,还经常是有价无市,还是那个你再有钱也买不到。

大哥哥虽然心里很过意不去,但还是没客气地收下了人家两包白砂糖,他很直白的说,需要白砂糖给女朋友做糖糕,同时表示下次星期还可以借自行车给卡妃。

然而卡妃没有马上再借,表示过几个星期再说,因为她需要先去打工,为下一次的行动筹集经费。

每学期历史课,每一本新历史课的第一单元,都是关于祖国姆瓦萨亚历史变迁的总括,这大概20页以上的内容,是关于过去人民如何幸福生活,现在敌人无道,引发大战,给全世界各个民族带来悲惨。

而理所当然的,这总括的东西都是重复的,新内容都在单元最后一节。内容是的重复,但由于页数不变,所以每次语言都会更加深刻、现实以压缩字数,填充新内容。

小学后半段有国家政治内容,从初中开始有了大量地理内容,讲述姆瓦萨亚历史上的边疆,以及战争年代里联盟、地缘政治情况,现在高中第一学期,开始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了。

说是以前大家用钱就能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大家平日里都是穿着鲜艳的衣物,精致的肉排、水果糖,而不是节日祭典上有的穿有的吃。

卡妃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不是觉得什么都能买到很神奇,而是对于存在“水果糖”感到很神奇——水果跟糖,不是两件东西吗?能合到一起吗?合到一起就变成课本上图片里的东西了?好吃吗?看着就好甜的样子呀!

卡妃出生就是生活在课本上说的“计划经济”社会里,柴煤米肉菜油盐酱醋茶布绸线属于最基本的计划物资,没有各种计划票证是无法购买得到的,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战略物资。

军事课上教官,讲解物资、后勤供给章节时,经常说的题外话,就是现在国家处于一切处于军事优先状态,卡德拉西亚生产的米、菜、布料等等,农民、工人自己都用不了,得先上交给农村公社、建设团、工会,之后由政府再通过票证进行分配,商品、人民、票卷、货币在供销社构成的社会市场内进行交换。

了解经济关系之后,卡妃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敌人产生了愤怒情绪。回顾短短的人生,刚懂事的时候她是惯性的、随着大家一起憎恨敌人,是非对错观念,带着时代社会环境烙印。

后来长大点,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发生了那个事件之后,出于最本能的,亲人被杀的仇恨,开始对敌人的憎恨刻骨铭心。

而到了现在,大量的阅读,加上高中开学以来接触到的政治经济学系统知识,能更加理性,从另一个社会角度的,更加大是大非的,来至自身思考产生的认知,认定了敌人都该死,得出了由于敌人的存在,才是人民普遍广泛痛苦的根源——

不止卡妃她的家庭,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都有着相似的痛苦经历,同样经受着物资匮乏等等带来的苦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