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 第31章 外星语学习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第31章 外星语学习

作者:列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6:50

第31章 外星语学习

简单来说,基本接触这边社会后,白莫邪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用不着获得动力服的压倒性战力,拿着一个主设,调用头盔上的外设,就能压制土著们了。

但有洲际弹道导弹就有可能有核弹,所以还是穿着动力服来得好,一级动力服轻松扛辐射,十级则能扛亿级当量核爆中心。所以为什么洲际导弹都丢过来了,战斗部还没用上核弹头呢?

好奇,白莫邪好奇,白莫邪很好奇,白莫邪越来越好奇……

来到了之前各处楼顶都能远远看到的地面光亮处,原来是一条宽阔的四车道大马路而已,两边点着路灯,中间还亮着两排,一共四排路灯点亮着,虽然只是昏黄的光源,但在这片漆黑的城市里,无异于死寂夜空中的银河。

可惜在这星球上抬头看不见银河。整个城市宵禁着,无人无车,但这条马路上却往来车辆人员频繁,但全是军事人员车辆。

暗黄感觉很暖色调的大灯泡路灯,再多也提供不了全方位高亮度,白莫邪在路外的楼区、院墙的阴影底下前进了一段路,来到一处大圆形十字路口,看中了路口对面一座看起来应该是商业大楼的楼顶,趁来往武装单位一个不留神,窜出去横穿马路,越过20来米的光照区域,纵身一跳,跳到二楼骑楼屋檐,再跳着扒拉着在每层窗檐借力,用着体操单杠双环的翻越甩体动作,做着武术轻功一样的姿势,没用3秒就到了六层大楼的楼顶。

视野开阔,居高远眺,纵观十字路口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察觉到武装巡逻队是依托路灯主路来执行全城巡逻任务的。

时不时有一支队巡逻队伍,从黑漆漆的支路、岔道、小巷里钻出来,来到大马路上光亮底下,或靠着路灯杆子或坐在马路牙子上休息,不一会远远就一辆军用大卡车开到跟前来,巡逻队员就纷纷上车。队长之类的人坐前面,队员们到后面车厢里,大卡车一路上又接了几波巡逻队,最后把他们拉到远处某个地方停下,但副驾驶座上的队长似乎不满意,指指点点一番后,卡车一弯打转,又把他们拉回去一段距离。

这次卡车停下来之后,前排队长跳下来,吆喝了两声,后面一拨队员就纷纷跳下车来,还跟下来了另一个队长。

等待士兵整装列队的时候,两个队长交流了一番,最后握握手行了一套动作奇怪的军礼,一个队长往前坐到了副驾驶位置,先前那队长则往后,领着自己的队伍走下光亮大道,打起手电筒,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一片漆黑的岔道中。

而有的巡逻队,直接被卡车点着车灯,拉回了位于一片漆黑地段深处的军营,应该是他们这队人值班结束,可以休息了。

白莫邪追踪观察完毕,又在居民楼楼顶一路奔跑纵越返回那十字路口商业大楼……这样的巡逻队上下车剧情,不断上演着,如此高的军事戒备程度,说是和平年代,打死白莫邪他都不信。

最后观测了一下几个月亮的相对轨道,确认夜还漫长,白莫邪感觉自己这么蹲在漆黑大楼的楼顶,像个什么侠之类的,有点小帅,但也就到此为止吧,在掌握他们语言之前,已经获得不了更多细节了。

主要是他们的语言文字都不在人类知识库中,同声自动翻译系统无法直接工作,需要开着收声、扫描文字的设备,获取语言文字情报加以分析,才能获得同声翻译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升级语言数据库。

这部分电量属于必要消耗部分,要不然下面巡逻队大声吆喝交谈哈哈大笑些什么,也就听个热闹,不懂所以然。

最初接触语言体系,这支流亡者离开银河系有段时日了,封闭环境下,语言文字独立发展了起来,也有可能是逃亡拓荒者先民们有意为之,没有什么比废掉语言文字,更能忘记自身历史的手段了,地球上战争年代这种操作太多。

不管怎么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都得深入接触这个社会才行了,这般种种,语言学习被安排到了最高优先级,而至于去哪里学怎么学,白莫邪心里早有打算——还有什么比庙里能听到更多声音,更多各种各样词汇的地方了呢。

就算这里和尚念经,念的也是那种纯音节经文,还有无数善男信女在叨叨絮絮呢!

27日,夜探城市结束,28日睡醒接收完定期联络,外面天大亮,白莫邪就来到昨天踩过点的城边山庙,后院那一大树林区里。

这片庙内小森林十分有特色,一颗颗树干互相紧贴着,间距最大的也不到十厘米,一颗颗笔挺直指天际,看着跟一把插桶里的筷子一样,显然是人们刻意为之的。

这就太方便白莫邪了,因为这簇森林里面根本没人进得来,白莫邪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核心位置搭建一座树屋,当做临时据点。

只不过土著居民也没有要进来的意思,外面一圈树木缠满了丝带,一群群人来了一群群人离开。人们把手抚上树干,叨叨絮絮,痛哭流涕,跪倒在地,最后旁人搀扶下抚面离去。

外面热火朝天,而森林正中心白莫邪也热火朝天的施工着,隔着一排排林木,两边都热火朝天,却又完全隔绝着,两个世界互不干涉。

虽说没有互相干扰什么,但白莫邪这边却一直有在开着音响外设,被动接收着声音,增加本地语言数据量。

这个阶段慢慢等待数据收集处理跑满100%,而干等着一直不是白莫邪的风格,所以他摸出战术匕首,开始就地取材削切起树干,获取木材,在一片绿油油树冠顶盖天然屋顶底下,搭建起木头平台来。

反正工具是削铁如泥,加工起木头来比切豆腐的声音还要细微,加上自身强大的体力支撑搬举原木,那是一点响动都没有。

只有白莫邪偷听外面嗡嗡嗡动静,没有外面听见林中响动的事儿。跟刚穿越转移到山体里,出来后在树梢上搭建的“大鸟巢”相比,这次搭建木屋就讲究得多了。

首先是劈削进入树冠丛之中,这片树木挤得太紧,站着树顶如同踩在一堆柴火枝干上,根本掉不下去。

穿透数米厚,如同实心一般的纵横交错枝叶,来到主干分叉处,空间就大了起来,接着就是要挑选一颗最粗最结实的巨树。找上一离地六米,主干分出四支次级树杈的大树,分杈处面积到达四平方米,但在这里人站不直得躺着。

这间树屋白莫邪准备讲究起来,自然不会躺着……巨木周围果然是一片矮小的枯木,自然法则,如此狭小的人造生存空间,外面一圈密集无法扩张,挤压内卷的内部空间,激烈生存竞争下,不能比其它树木快一步长高,最终结果只有枯萎死亡一条,不光如此,所有枝丫还都会被挤压折断。

这些最高也就两米的矮小死木,连青苔蘑菇都没有附着,干燥柴脆,没大腿粗,树桩都是那种一揉就鞣了的纤维物,根本无法使用,所有养分都被周围同类吸食殆尽,永不见天日的黑暗之中,不是任何存在,诞生得没有任何意义,总之就是连拿最后的残渣,供白莫邪用来建筑的价值都没有,只有被清理一空,削成20公分一段段铺满地面的份儿……

既然死树不能用,那就只能用活树了。

森林密集,树木数量在300棵以上,所以偷偷砍伐掉中间部分三棵跟努力生长的树木,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依然嗡声哭声一片,根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白莫邪就在高高的活树围成的城墙,树冠封顶的漆黑密室中,开开心心做木工。

砍树简单,但原木要变成木材,进而能用的木板,得经过一系列加工,至少得充分干燥水分,否则根本无法使用,一刨削就会发泡变形……所以白莫邪今天的工作,是先把相中巨木旁边的两颗竞争对手给伐了掉,树冠之下砍光,树冠之上枝叶互相纠缠着,放着不管也无所谓,反正枯枝朽叶早就缠成了一堆。

至于伐木获得的原木,先都削劈成型,码放在地面死木地板上备用。

两个从未谋面的文明,两个第一次接触的完全不同文化体系,他们之中最早的翻译人员,最初第一个能听懂对方语言的人,这样的人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就是语言的本质,人类或者说这个宇宙全部高智慧生物,区别与普通生物的标志,不是劳动、不是创造、不是想象力、不是个人自我,而是拥有“语言器官”,当人类赋予了智械语言器官,让其拥有了交流,也就是生产模因的能力之后,它们才算是真正成为他们,而不仅仅只是能突破图灵测试的智械,而是同样被赋予人类权,加入人类大家族的成员。

语言是这种先天本能,是原初的模因,并不需要任何碱基对物理存在的Dna进行遗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在哪里。婴儿是先开口模仿还是先认出文字。最初的爸爸妈妈,所有文化里发音都是爸爸妈妈,这点十分神秘又理所当然,后天学习语言文字,才出现了母亲父亲、父上母上这些叫法。

这种语言模因,可以专业特指叫做“深层文法”,语义由且只由语句结构规则生构的深层解构诠释,可以不受制于表层结构,如发音表现形式之类的转换变形规则的影响——这就是未来同声翻译系统的理论基础,源自人类文化学、人类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的成果,反对语言相对论的现实技术产品。

有了理论,做出程序应用,实际使用上就让银河系人类社会告别了“外语”这门课程,让翻译跟旧概念中的老师一起,成为了象征古代历史发展的职业之一。

让隔着亿万星辰的文明都能实现交流,没错,同声翻译系统还用到了文明联盟之中,让hac可以跟其它两百多河系文明,进行畅通无碍的交流,只要提供足够多的样本,就能进行完全同声翻译。

只不过翻译系统也有极限,无法真超前预知发言,受制于由于语法结构所限,在实际交流之中,不到最后定语尘埃落定,前面一大堆千万个词汇都可以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也就是那句俗话——一句话真正的重点在“但是”后面。

所以同声翻译有时候会出现多条翻译,甚至含义完全相反,为了避免出现歧义误会,造成什么狗血剧情,同声翻译系统往往会分析语境,盘清全部对话的前后逻辑关系,收集对话双方的微表情等等,然后给出最佳的翻译,简单日常社交中,准确率可以达到100%,但说是100%其实想都不可能是100%,但由于进行交流的是人类,不是只识别01开关的机械,深层文法原理,100%是通过人类大脑自身调整最终补全得来的。

而且就算如此,依然会出现一些瑕疵,例如翻译成语、俗语时,就不能做到准确达意,毕竟成语后面实质是厚重的文化、文明背景,没有共通的文明生活经历,很难实现这种本质上是文化共鸣的“意会”。所以如果双方有共同的常识,翻译系统会不翻译成语,原文传达。而要把一个成语给硬意译,自然就会十分僵硬,失去了内在本质。

天南地北的黄金骑士团内部,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而茉维依就一直在进行汉语文化学习,主攻成语、俗语,争取能早日会心理解老公的用成语带的梗意味。

而自从带着新员工少女们回银河系后,团队里就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学习的人群以团队中的尾声系为主,因为其她人基本全都是会汉语,或者已经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了。

黄金骑士团内人际关系,三大“派系”,人数最多,团内占比高达98.6%的,来至银阿莱战场的金蜂湾系,汉语说的好不好先不谈,但至少人人都会,因为当初新团员少女们面试,加入金蜂湾部队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能使用汉语交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