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 第38章 观战不语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第38章 观战不语

作者:列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6:50

第38章 观战不语

总而言之,就是无法铺设永久电话线路,只能建立这样的临时通讯线,有需要的时候,让坦克、装甲车冲出去,拉出一堆电话线,建一堆短距离绝对无干扰的临时通讯基站,这样军事通讯就能时刻保持畅通了。

同样的道理,每次敌人火力准备,完全覆盖地毯式的轰炸模式,高爆弹、燃烧弹,让设置长期毒气区域也不可能实现,只能在战术层面上使用……

对于绕过第6堑壕,迂回渗透过来的凯联部队,前面几道堑壕进攻中的旁约部队,根本没有回头强攻兴趣,或者说没有功夫去确认他们具体人数、武装程度,就算他们设置了地雷、毒气防御区域,但确定他们绝对不可能拥有千辆以上的主战坦克就行了——

11点20分,第二阶段军事行动直接开始,6000主战坦克分批次离开地下装甲掩体,通过架桥工程车渡河……

现在艾米莉亚平原战场上,旁约跟凯联的主战坦克都是第三代的,分为很多型号,有移动通讯基站的,能发射导弹对空的,有能曲射攻顶的,大部分是正面装甲厚重,如同古代举着塔盾推进的重装步兵,也有少量装甲均匀分布,要作为古代陷阵营那种,杀人敌阵,四面交战的。

但总体上三代主战坦克的数据都是:战斗全重65吨左右,正面复合装甲厚度600mm以上,等效2000mm匀质钢板,越野速度60左右公里每小时,主炮口径105mm到128mm,直射距离为1500到2500米。

在两个小时前,凯联方面就隐隐推测出了旁约之后的军事行动——主战坦克一旦动起来,进入19公里的火力覆盖区域,那么所有火炮都得集中向开火,进行过饱和炮击,高速移动中的目标,并不能很有效的命中,就算是225、380口径的重炮,都需要连续集中,才能砸开主战坦克的乌龟壳。

坦克内部虽然做不到真空,但可以靠负压,最大程度的降低冲击波对人员的伤害,而金属振波,全靠炮塔、底盘的悬挂来吸收。

重型火炮跟坦克装甲,矛与盾是旗鼓相当的。而主战坦克对付其它装甲车辆则是一面倒的碾压,所以要尽可能的消耗敌人的主战坦克。

这个时候,抵达前线的第一阶段装甲部队,跟在驻守第6堑壕的旁约部队,就少了90%以上的火炮轰击,将配合主战坦克的冲锋,发起攻势……

如果海军陆战7日知道旁约的战略计划,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自作聪明,搞什么迂回,插到旁约战线中间,现在可好,骑虎难下,第6堑壕是案板,主战坦克是铁锤,陆战队成了鱼肉。

现在要撤出第1堑壕已经不可能,因为不用被锤死,就会先被雨点一般落下的火炮炮弹给干碎……跟着自己战士们一起蹲在堑壕里,躲避炮弹的海军陆战将军,对于自己的自寻死路行动后悔死了,但三十公里外的凯联方面军司令部,却对现在有他这么一个楔子十分满意。

只要能延迟旁约主战坦克集团哪怕1分钟,就能给己方主战坦克部队过河、冲锋争取到足够的时间——19公里,15分钟的事情,而进入交火距离只要13分钟,所以每多争取到的1分钟,都有可能是改变战局的1分钟。

这个时间点上,作为进攻方的旁约,处于绝对优势之中。而凯联也不会坐以待毙,所有手段用上,来延缓旁约的冲击速度——大后方导弹部队开始发射反装甲部队多弹头子母弹,以及装有100到500颗反坦克地雷的地雷阵铺设导弹。

旁约方面相应的展开反导弹作战,同时也往对面人工河后面抛撒地雷……

至于先冲起来的6000辆主战坦克,每1000辆为一批,坦克之间拉开10米以上的距离,散兵阵型突进,每批次掐着凯联过饱和炮击间隙出发。

卫星画面上看得清清楚楚,最先的坦克在18分钟后,跟进攻中的堑壕部队汇合,全部第一轮坦克冲锋集团,在30分钟后全部越过6道堑壕,开始继续往前攻击。

机械化装甲部队,吸收了堑壕部队,补充了作战人员之后,开始作为协同部队,伴随主战坦克进行进攻。

第一轮坦克冲锋集团,第一批损失最大,1000辆损失了400来辆,他们还是专门装备了反导弹、反重炮、反地雷装甲……

核弹只是能量跟冲击波、高温,而这个火炮地狱还充满了动能破坏,毁伤力远在同当量的核弹之上。而同样在这片战场上的,白玲玲、奈琪露蒂、奈琪露娜她们三个的100来个监视器,依然完好无损正常过程。

不提科技碾压的等级金属,现在生产基地的工业能力,制造的新监视器,已经不再使用玻璃镜头获取图像,而是电磁场、电子,以光电效应来获取画面了,虽然是模拟合成,并非真实物理光学图像,但胜在核弹都炸不坏……

奈琪露蒂放在司令部的监视器确认,到了12点多旁约才确认己方主战坦克全部过线,跟步兵汇合并开始继续前进……其实看战场上凯联的火炮覆盖位置就能知道的,当然前提是,能透过厚重不散的人造烟幕能看得到的话。

于是在12点15分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全军出击!依然是打着要让凯联的火炮顾头顾不了尾的主意。

剩下的6000辆主战坦克,200余万其它各式装甲、交通车辆,2000万作战人员,开始分波次前进。

巨大的地面震动,让凯联方面终于意识到,旁约干脆是一不做二不休,打着要你死我活、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主意……

最开始凯联艾米莉亚方面军司令部并没有太过重视,其实5、6日那个时候,整个凯联内部都沉浸在毁灭了姆瓦萨亚的喜悦、兴奋之中,面对旁约的过激进攻,只当是报复性袭击,冲过来百万步兵能气什么

在丢了前面全部三条堑壕之后,指挥部才开始慌了神,能马上出击的装甲部队,机动步兵统统派了上去。

当把旁约步兵们打了回去,战线稳在了第6堑壕时,司令部还坚定认为旁约会见好就收,终于夺取了对面互相守望了百年的阵地,这是足以大势宣传,稳一波军心民心的大胜。

7日凯联方面军参谋部开始规划今后长期作战,如何把战线给推回去,同时下达了挖掘新堑壕的命令——直到8日11点20分,旁约开始战役第二阶段,主战坦克集团冲锋的震动传来,凯联司令部还在坚信他们先前的判断,同时还偷乐自己占了大便宜。

这一轮对大规模坦克冲锋的炮击,可以磨掉旁约大量资源,今后重新反推战线将更加轻松,说不定不但可以重新夺回丢失的阵地,还可以反而占领不少……

显然旁约方面也考虑到了这些情况,重炮火力的压制力大家都懂,这也是双方一百多年来,重来都不会主战坦克集中,作为冲锋集团使用的原因,都是小股伴随作战。

如果一方坦克数量出现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保存了实力,那么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出现一面倒的状况。

所以既然要承担损失了,那不如玉石俱焚……

12点15分,凯联艾米莉亚平原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全军总动员令,拜媞塔星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爆发。

主战坦克交火的第一炮是在13点时,凯联方向,距离堑壕3公里处。

白莫邪早就好奇这边的坦克装甲防护,调取了白玲玲的调查报告一看,好家伙,其实就是地球上的“乔巴姆装甲”。

复合装甲,一层大概60mm到80mm厚,基本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两层合金钢板夹着一层特种陶瓷,陶瓷的性质可以有效吸收动能、热能、射束冲击,但会碎裂,还会有肉眼不可见的裂纹,所以被钢板、粘剂包夹住,成为一个整体后,抗穿甲能力远高于匀质钢板。

不恰当的比喻就是装满沙子的木箱,一颗子弹射来,击穿了木板,但子弹的能量也被沙子给吸收掉,无法穿透——战场上沙袋的意思。

坦克的复合装甲一般都是多层叠加的,一层被击穿还有一层,同时被击穿层,依然还是能量吸收层,两层叠加的复合装甲,实战效果一加一大于二。第三代主战坦克,正面一般装了至少8到10层这样的复合装甲。

然而任何物质都有个“疲劳”,受击上限,就算是银河帝国星际战舰的十级金属,也一样会被击穿……

对付主战坦克正面,也用不着所有炮弹打在一个点上,一个面不停命中个几十、上百发也就崩碎击穿了。重炮的话,命中个位数的炮弹就足够……

“耙耙!还不睡觉哩!”

“啊?啊,再看一会儿,再看一会儿,他们正打到最经常的时候。”

“哩——”白玲玲娇娇应了一声,然后投影就跑过来,趴到了白莫邪背上。

白莫邪不知不觉中,居然又看了1个多小时,就在餐桌这里坐到了10点,已经到了第二天,也就是5月19日了,3点的时候又要相位通讯回星汉京,继续参加跟条约舰队的谈判。

还在地球上的时候,白莫邪经常听放假返校的同学们说,他们睡觉前刷手机,本来只想刷一个小时就睡觉的,结果一直刷到了天亮手机没电……现在他算是明白了,碰到感兴趣的视频、内容之后,确实一刷就停不下来了。

现在这个时候,看姆瓦萨亚的时钟是23点05分,在拜媞塔依星球上依然是下午,时区方面,乌布利克大陆跟姆瓦萨亚差2小时,所以艾米莉亚平原准确时间应该是21点05分——这是因为拜媞塔星球自转跟地球相反,所以相应的时区增减也是反过来的——乌布利克在姆瓦萨亚东边,时区反而是减。

但白莫邪一直是以姆瓦萨亚的时钟为准,来过拜媞塔日子的,所以他所有录像、视频的时钟都是姆瓦萨亚的时制。

总之,23点05分的现在,乌布利克地区是大白天,就算是覆盖星球的尘埃云,依然还是有些亮度的,就在这昏暗的天色下,艾米莉亚平原上,双方的主战坦克部队顶着对方的火炮,隔着1800米的距离,列阵对猛烈对射,陷阵坦克时不时发起冲锋,互相绞杀到了一块。

从卫星上看下来,交战中的双方坦克,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条平行线,而是波浪线,这边凸出去一大块,那边凹回来一片。

战线犬牙交错,纠缠得太杂乱,指不定什么时候己方就突破,冲到前面进入友军火炮覆盖区了,所以双方火炮已经不再管坦克交火区域,专心料理对方后续支援部队……

时间推移,温差变化,下午时候海上起了阵风。

但战场平地浓厚烟雾不但不散,反而烟雾弹越丢越多,损毁车辆油气燃烧,炮火硝烟,整个坦克交战的火线战场,已经是一片冲天黑色厚雾区,进一步阻碍了后方火炮支援视野,现在人员大量呼吸可以让人马上出现中毒、窒息等症状。

好在监视器都并不是物理光学镜头,白莫邪可以清楚看到双方协同作战的步兵们,充分使用头盔过滤模块作战的模样。

双方士兵交战距离,为1500到5米,平均为150米,混杂在1800米坦克对炮区域内。

只见大家都趴在地上,偶尔猛然站起来冲刺个几米、十来米后就又趴下,一边压制攻击对方步兵,一边端着车辆运送的各种反坦克装备,试图突进到敌人主战坦克阵列之中,去攻击它们脆弱的侧翼,让没有同轴机枪这种装备设计的主战坦克无法应对。

专门反步兵的武器,主战坦克曾经有安装过,但拜媞塔世界的战场环境,同轴并列机枪基本上就是白给,正面、炮台承受饱和攻击,上场10秒整个正面被炮火洗一遍,除了外挂反应装甲,加装什么都没意义。

在坦克本体,也就是车身的前面、侧面装机枪?这是自降强度的自杀行为,敌人饱和的火力攻击,就是在盼着你自己正面开个眼呢。

因此不是不想装,而是根本装不上去,实战环境决定装备结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