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星际舰娘快递公司 > 第1章 这片“田”是在什么样的地方种

第1章 这片“田”是在什么样的地方种

当然古代内战的时候,奉正朔,有时候为了安抚民心,同样不会强制生态星球居民用统一的时制,而且即使想强制,实际操作上,也无法彻底执行得下去,除非你调整星球自转周期,否则太阳还是那个规律日升日落,你把所有钟表、网络时间都改了也没用。

所以除非是那种有你无我的死对头,一般不会做得太绝,目的是人类福祉的银河帝国,自然从一开始就实行着“随适原则”的时间法律法规,简单来说就是怎么方便过活就怎么来,然后文化入侵得,让大家进入宇宙,在没有参照物后,都自觉自动使用银河帝国时制。

所谓银河帝国时制,也就是羲家自己的时间算法,最基本的一秒,是根据氢原子轨道周期来的,只要你能获得氢原子,就能轻易校准帝国时制。而其中,1天为10个小时,1个小时100分钟,1分钟100秒,“万”是个很吉利的数字,帝国时制的1天,比地球1天24小时要长1.5到2.2倍的样子。

然后是延用古称的1星期、1周是8天,5周1个月,9个月1年,原因依然是5、8、9都是吉利数字,充分显示出“时间”在人类属性上的真实价值。

震离星星汉京本地居民、游客们,过着的自然是本星球自转、公转周期,日出日落时间,而宇宙空间之中,银河系人类按照帝国时制、历法作为通用标准,生活工作进行联络,桃花坞这边由于还没有一颗自己的生态星球,因此也一律过着帝国时制,白莫邪也是按照帝国时制安排着行动计划和任务,毕竟他的基业都在桃花坞……

帝都沉睡的时间,桃花坞那边才8点多,还有1个多小时才到睡觉的时间,正是饭后开工的点。

白莫邪挂断通讯之后,餐厅里的聚会自然而然就结束了,龙女观月跟奈琪姐妹一同离开,跟换班过来休息的新员工少女们打了招呼后,就一起回实验室a那边去了,作为行星系开发的临时大本营,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规定,但已经被作为临时指挥部了。

奈琪星快捷通道抵达地面,荒芜没有大气存在,直接看见漆黑空宇的星球世界,由于引力影响加上之前星球改造作用,现在地震不断,不是火山爆发,而是直接岩浆涌上地面,整个大地被撕裂了般,头顶是一片黑暗,脚下是一片熔岩,根本就是一幅地狱的景象。

位于稳固地壳之中的生态实验室,由于用的是能抗黑洞压力的十级金属外壳,这种行星地质活动只不过毛毛雨,但连通地表的快捷通道,2000公里长的“吸管”,虽然不用担心被破坏,但难免受到震动,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管道中的移动速度只降到原本的35%。

花了三倍时间回到地面之后,转乘停在地面空港轨道列车,来到奈琪星星球轨道上的行星空港,再转乘战斗机,直接数倍光速航行3秒,来到150万公里左右外,行星系内某处轨道上某艘护卫舰处。

换乘护卫舰,然后进行耗时1分钟左右的折跃,抵达110亿公里外的原型机系统附近,再重新换乘战斗机走完最后数百万公里距离……

宇宙尺度的旅行差不多就都是这样,跟能级跃迁一样,速度要一级级提升上去,然后一级级降回来……为什么不直接就从奈琪星超光速航行110亿公里呢?光速是30万公里每秒(描述方便起见这里依然用地球单位制,银河帝国科学计算法下,光速自然不再是30万公里每秒,光是最好尺子,所以帝国是先得到个时间标量,然后看1秒光走了多远,去反推出长度“米”,由此重新定义了标准“1米”,要比地球国际单位制里的1米略短),走完110亿公里要大概366666秒,这是要多少倍光速才能把时间压缩到100秒内?

这还只是按行星系尺度,用天文单位概念,公里来算,进行的旅行,1au(天文单位)约等于1.5亿公里,即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古代地球岁月里,人类用来探索太阳系的单位。即使是用光速航行,往返所要花费的时间,已经让星际旅行变得没有任何吸引力,尤其是在白莫邪那个去个火星按年来算航程的年代。

路上花费的时间,就已经是人的一生,那还能叫旅行吗?

现代星际旅行,“短程”也就是公里计量的行星系距离,一般使用小质量飞船超光速巡航,效率比较高,而且主要是不会对行星系轨道系统造成破坏,主力舰级别的,一艘不动,就是一个星球质量,动起来那直接是恒星,进都不准进行星系内部来,即使是桃花坞这边,白莫邪也只敢把主力舰舰船丢行星系外,去假装是远轨道上新加入的行星。

双生子佯谬之类的相对论效应,说的是超光速旅行出去的弟弟,回来后比哥哥还年轻,这个思想实验困难是在于没有考虑加速、减速,这个变速过程,只去思考了已经处于超光速状态之后,弟弟时间变慢,这个“匀速”时的情况。

其实广义相对论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参考系、参考系,考虑钟慢尺缩问题的核心是参考系,变加速过程之中,弟弟超光速加速出去,时间是变慢了,但他不能一直处于光速状态呀,他要回来就必须得减速,于是这么一个减速过程中,他就把变慢的时间全还了回去,看起来就是“快速老化”。

然而实际上,人们真跨过光速门槛之后,发现这样去研究考虑问题,就思想上有意思罢了,是个很有趣的脑力运动……真正处于光速状态中的人,他们自己体感的客观时间,并没有觉得自己变快或者变慢了,自身固有的经验、体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在不被外界观察到前,处于稳定状态。

而所谓外界观测,也就是宇宙正常的,无法超越光速的粒子,追上了减速下来的他们……这时就会出现很多理论描述的效应,不展开分析,直接说结论就是那人没有变老也没有变年轻,以整个宇宙为参考系,取宇宙大爆炸光锥为时间轴,这个时间轴上他们客观“消失”了多长时间,实际经历过的时间就是多长。

换句话说就是,你超光速旅行了36万秒,那你实际经历的时间就是36万秒,没有因为超过光速而变多或者变少,双生子佯谬,从诞生开始就是“佯谬”,其原因就是如此,只是脑筋没转过弯的佯谬,并不是真正找到了个相对论里的谬误。

所以问题就来了,大宇宙时代里,一次行星系短途内旅行就要万多秒,这个效率,让一切事情都会变得遥远而不切实际,我用激光枪打你一枪,你有成千上万秒的时间去躲闪,那什么星球大战都打不起来。

所以超光速最多行星系内旅行,空间是客观实在,而且宇宙膨胀是超光速的,你速度再快,都会消耗自己的客观时间,也就是浪费生命……那么速度无限大呢?1秒就能跑1光年距离?银河系直径12万光年,其中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行星系,有4光年,所以至少达到1秒1光年的程度,才能让银河系旅行变现实。

然而最基本的质能方程,emc^2,你现在速度不是简单的c了,是c的平方,然后就根据钱德拉塞卡极限、奥本海默极限,大于7到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就可以变成黑洞,于是就可以很简单算出你超过多少倍光速,就能变成个“黑洞”,当年所谓的“黑洞武器”决战兵器,差不多就是这种概念……至少每秒1光年的速度,在热力学上已经并不是可以进行操作的范畴了。

所以要加入宇宙文明联盟的行列,必须跨过的光速门槛,并不是说你拥有超光速巡航能力就可以了,而是要能进行宇宙级别的航行,突破宇宙空间本身超光速膨胀的界限,而要做到一点用到的就是统称为“折跃”的空间移动技术。

跟“曲速”“曲率”等等超光速概念不同,折跃的本质是绕开“速度”这个概念本身,一些空间折叠也是在折叠了空间,但还是要在被折叠了的空间中航行,本质上还是一种超光速。而折跃则是绝对静止零速度,是一套复杂的物理过程,总之就是没速度,自然就不存在速度上限了的意思了。

而至于最多七次就能折跃到任何目的地的说法,其实里面有都市传说的意味,之所以是七次,是因为传说无论多薄的纸,只要第八次折叠,其厚度就能超过目前宇宙的直径,于是这个就被套到了对空间动手脚的折跃上面了……

然而实际是,由于量子的不确定性,大尺度空间并非静止,折跃最终具体目的地,是绝对无法确定的,你只能在折跃完成后,成为了观测者时说,“我就是要到这里”。

而且对于现代技术来说,有很多手段可以把张纸折上超过8次,即使人类知识库里有最精准的解释,但“七次折跃”的说法从古至今,依然经久不衰,可谓是都要变成了某种常识的都市传说了。

其实当年地球上吉利斯世界纪录里,人们用各种技巧,就完成了一张纸的连续13次折叠……

总之现在最快捷的宇宙旅行途径就是这样,要抵达生态星球,就得进行一道道换乘。对于没有自己主力舰作战体系的普通人,就得慢慢排队去搭乘各种公共交通。而现在龙女观月、奈琪姐妹三人,直接一战斗机驶入实验室a机库,完成了最后一段路程,从变形展开的驾驶舱里飘飞出来,让战斗机自律去停靠,而本人则往气闸门飘去,准备进入有重力的生态区域。

宇宙是动态的,看似平静死寂的幽深黑暗空宇,其实并不是当年牛顿决定论里那样认为的,是静止的,宇宙膨胀速度是超光速的,这是地球时代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四种自然超光速现象之一。

那么既然宇宙在以超光速膨胀,那么我们在地球上仰望夜空应该看到的一片漆黑才对,但为什么还能看到那么多星星,也就是光年距离外的恒星呢?

其实这就是天上哈勃圈、哈勃球的原理,我们有一个观测圈,这个观测圈自然也是超光速膨胀的宇宙空间,那么它迟早就会追上朝地球方向运动的光线,因此我们看到的夜空是一片星光灿烂……这其实就是宇宙红移,然后哈勃就又弄出了个哈勃定理,哈勃常数,通过观测星星,我们就可以不出地球,就间接计算推测出宇宙的年龄等等了。

然而除了宇宙膨胀会产生红移外,其实物质、粒子的增加,也会导致红移……曾今有一段时间,太阳系里,主流的膨胀论跟物质增加论的还打过一场,“新旧人类战争”会有各种各样的导火索,导致最终大战的事件,其中就包括科学理论方面的论战。

——宇宙膨胀着,我们超光速航行也不可能抵达太阳系之外,资源有限,生存空间有限。

——宇宙尺度上粒子大规模增加着,这是符合真空涨落原理的,是宇宙无限的预言,并不需要扩张军事,争夺生存空间,搞得你死我活。

然后这两方就打了起来……主要还是政客们利用了这些理论获得支持率上台,如果只是科学家们,民间支持者的话,最多也就打打嘴巴架,互相键盘侠一波就算了。

反正后来看来,是两种状况兼而有之,宇宙无界无限。宇宙中存在质量的区域,也就是大到行星系、星系,小到太空岩之类的地方,由于相对论理论、引力场原因,空间膨胀和真空涨落都会变慢。

而到了远离物质的区域,也就是不存在任何事物的空宇,则会情况相反,时空膨胀的速度也没有个固定值,因此由于超光速膨胀得太快,甚至会出现那种不存在任何光、波、辐射的“绝对”空宇——

空宇就是种大宇宙时代才诞生的新词汇,意思就是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存在的宇宙区域,比真空还真空,毕竟“真空”也是有可能存在各种波、微观粒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