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零五章 三姓家奴

第一百零五章 三姓家奴

历史上这种例子最出名的应该是吕布了,吕布作为三国时代的武力担当,被盛赞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后世可谓圈粉无数。

但是张翼德的一句“三姓家奴”,就将其牢牢钉死在耻辱柱上了,无论后世的人多么喜欢吕布,对吕布的这段黑暗历史始终不敢洗,或者说是洗不动。

如果吕布没有手刃董卓,跟着董卓一条路走到底的话,就算董卓最终事败,最多就跟着董卓一起身死族灭,大不了就落一个“汉贼”的称号,还没有“三姓家奴”如此具侮辱性。

而且按照后世那些人的做法,以吕布如此帅气霸道的印象,随时“汉贼”这个称号都会被洗白,看看后世对高顺、张辽这两个人物的处理就知道了。

高顺在后世人的眼中,是一个忠义刚毅之人,练兵出众,部下八百陷阵营所向披靡,是三国时代顶尖的兵团,但是究其根本,高顺是吕布的部下,也就是董卓的部下,那么按照阵营来说,高顺也是“汉贼”阵营的,但是后世关于高顺的关联词,除了吕布部下、陷阵营、忠义等,根本就没有人往“汉贼”这两个字联想。

而张辽就更是如此了,后世之人,除了联想到吕布武艺继承者、威震逍遥津、大破孙十万、五子良将之首、刚侯等词语后,对于张辽曾作为董卓部下,属于“汉贼”一员绝口不提,甚至连下邳之战后,张辽投靠杀死吕布的曹操,已经可以说是有点背主了,但竟然历来都没多少人质疑张辽的人品。

究其原因,就是张辽虽然投靠曹操,但是之后就从一而终,没有再变换自己的立场了,而一次变换立场,就算是背叛的话,也自然可以找到一大堆理由解释,什么迫不得已、待遇不公之类,所以只是变更一次立场的话,勉勉强强都可以洗白的,这种例子历史都有不少。

但是像吕布这种极端例子,反复横跳的话,真就是洗无可洗了,后世即使喜欢这个人物的人不少,也只是可以将吕布背叛丁原的事洗白了,说吕布在丁原帐下任的是主薄,丁原让吕布一猛将任文事,分明就是有意刁难之类,所以吕布反丁原也不是毫无缘由的。

不过这些人却不说主薄的职责乃是典领文书,基本上就等于后世各级官员身边的秘书长,是十分主要的职位,不是极为信重的话,是断断不会委任的。

如果硬要以后世的话来说,等于一个政府部门首脑,将一名政府内的保安队队长(可能不是很恰当,但勉强这样理解吧。)提拔为自己身边的秘书长,说赶鸭子上架可能有点,但要说是刁难的话,估计许多人都想遭遇这种刁难了。

但是任后世的人如何为吕布洗白,张翼德的那句“三姓家奴”的骂语,却是怎样都无法洗去的,因为这是事实,历史上像吕布这样的人,可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吕布甚是可惜的,政治智慧太差,从来只能沦为别人手中的刀枪,而如果后面吕布投靠身在徐州的刘备后,能安安分分甘心做刘备的臂助,可能就不会有下邳之败,导致自己身死了。

甚至如果运气好一点,能助刘备守稳徐州,让刘备提早那么多年有个稳定的地盘,加上陈登两父子的智谋,未必不能令三国走向另一个局面。

假设能撑到诸葛亮出山,或者能够与刘表结盟,待刘表病故后,有很大可能将荆州收入囊中,到时的话,刘备兴复汉室的路或许就变得顺利多了。

如果刘备一旦三兴汉室,成为又一个中兴汉室的皇帝,那么吕布身为从龙之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或许就会来个反转之类,最起码也会曲笔隐去不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