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十一五章 王佐之才

第一百十一五章 王佐之才

诸葛老大说的如此郑重,我当即凛然回应道:“弟子定当牢记老师吩咐。”

诸葛老大听到我的回答,就转身去后面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放满了一卷卷书册和帛书,诸葛老大从里面找寻了好一会,然后拿出一卷帛书回来落座。

回来坐定,诸葛老大就将那卷帛书递给我,示意我打开来看,我顿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诸葛老大这是搞什么呢?

不过也不容我多想,我只能双手接过来,然后打开那卷帛书细看,却是一封书信,看其语气用词,应该是诸葛老大的好友,而且再往后看,诸葛老大这名好友应该是在曹魏那边为官的。

这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个时代,兄弟尚且能够分侍不同君主,还能够有家书往来,诸葛老大自己就是最好例证,三兄弟分别各自在魏蜀吴三国任职,如果只是好友的话,有书信往来本就是正常不过之事,诸葛老大又何须如此郑重?

想到这里,我不禁抬起头,疑惑地望着诸葛老大,诸葛老大可能看到我疑惑不解的神情,不过他也没有解释,只是示意我继续看下去。

难道下文还有什么惊爆的信息不成?我抱着这个想法,只能继续看下去,不过看完整封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信息,都是闲话家常一般,我正想出言向诸葛老大询问,突然扫到落款的名字,当即吓了一跳,将快要冒出口的言语吞掉。

因为我好像看到落款的名字是“荀彧”,若是真的,可不得了,荀彧算是追随曹操最早一批的人,乃是曹操的首席谋臣,曾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就是曹操也承认荀彧的才智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相若,其地位可能不及诸葛老大在蜀汉这边的地位,但在曹魏那边亦是举足轻重了。

于是我不由得再三确认,看看自己是否看错了,不过看来看去,落款的名字确是“荀彧”无疑,两个互相敌对的国家,其首席谋臣竟有书信往来,而且言语亲密,就算只是闲话家常,也算是惊世骇俗的了,难怪诸葛老大要我三缄其口了。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一向亲近汉室,反对曹操封魏公、受九锡,导致与曹操互生嫌隙,其与诸葛老大这个矢志兴复汉室的人有书信往来也属合理之事。

虽然我确信此封书信必是荀彧荀文若写的,不过为防有同名同姓之事,我便向诸葛老大求证,问道:“老师,此信乃是荀令君所书?”

“嗯,确是文若所书,为师与文若神交多年,后互有书信往来,惜无缘与文若相见,彼此共饮相谈一番。”

“荀令君与老师如此书信往来,岂不引起魏主之疑心?”

“幼常多虑矣,两国重臣互相交往,古已有之,此亦是查探他国情报之重要手段,最明显就能知道他国重臣之近况及朝政是否不稳。”

“既是如此,此亦属正常,老师何故要弟子此后切莫谈起此事?”

“此事故是寻常,然为师接下来说及之事方是机密。”

哦,原来还有下文,我就说,光是书信上的事哪用得着诸葛老大如此郑重呢,只听诸葛老大继续说道:“为师一向心知,文若素有扶保汉室之心,只是当年曹孟德篡汉之心未显,为师亦不便多言,以免有离间之意,只是保持与文若之默契,多谈平常之事。

此信乃是文若当年与为师的最后一封书信,信上之言并非关键,关键之处乃是送信之人所言之事。”

嗯,荀彧果是才智过人之事,欲言之事竟然不在信中,而是在信外,只是不知道他要说什么给诸葛老大听呢?于是我随即问道:“老师,送信之人所言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