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赵氏孤儿

第一百一十七章 赵氏孤儿

公孙杵臼、程婴二人,乃是《史记》中所记载赵氏孤儿一事中的一大亮点,其实,赵氏孤儿一事,《春秋左氏传》和《史记》中俱有记载,只是《春秋左氏传》记载得相当黑暗,而《史记》记载得十分热血动情,可谓充满人性的闪光点。

后世的一些专家,都认为《春秋左氏传》中所载才是历史真相,但是民间大众还是比较接受《史记》所记载的版本,盖因《史记》中所载赵氏孤儿一事,有情有义,十分符合主流思想,甚至可比拟后世的一些影视剧,而后来也确是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了。

这事就犹如《三字经》中“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记载的尧舜禅让的事情一样,虽然后世的一些专家从出土的《竹书纪年》中发掘史料,认为尧舜禅让乃是子虚乌有,“舜杀尧、禹杀舜、启杀益、伊尹逐太甲而被太甲所杀”才是历史真相。

不过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尧舜禅让才是代表主流思想,也是大部分人都承认的史实,就是因为这件事看似不现实,才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理想。

而在《史记》中,公孙杵臼、程婴二人,更是出彩,可谓忠义无双,成为了忠臣义士的代表人物,不过这两人,在《春秋左氏传》中的赵氏孤儿一事里,却是完全没有提及的。

《春秋左氏传》里面的记载,乃是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姬通奸,被赵氏家族流放到齐国并杀死赵婴,引起了庄姬的怀恨。

三年后,庄姬联合了对赵氏家族怀有仇恨的栾氏和郤氏家族,向晋成公进谗言说赵家要叛乱,赵氏家族因此被诛灭。而庄姬与当时至少已有6岁的儿子赵武住在晋景公宫中,安然无恙。

约两年后,晋景公接受了韩氏家族首领韩厥的建议,恢复了赵氏的地位,“赵氏孤儿”赵武于是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高位,完完全全就是一场普通的政治斗争,毫无值得称颂之处。

而《史记》里面的记载,就截然不同了。里面说屠岸贾与赵氏家族有仇,瞒着晋景公(或许是取得了晋景公的默认),领着一众军将大臣发动“下宫之难”,将赵氏一族斩杀殆尽,只有晋景公的姐姐、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怀着身孕逃进皇宫里面,托庇于晋景公。

“下宫之难”后,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去见赵朔的朋友程婴,问他为什么没有跟随赵朔去死。程婴就说赵朔的妻子有了身孕,如果生下男孩,就奉这名男孩为主,帮助他复兴赵氏一族,如果生下女孩,那么他再去死也不迟。

后来,赵庄姬果然生下了一名男孩,就是赵武,但是被屠岸贾知道了,进皇宫搜索赵武,赵庄姬将赵武塞进自己裙里,赵武在屠岸贾搜查的时候,不哭不闹,成功瞒过屠岸贾。

程婴知道了这件事后,就与公孙杵臼商议对策,看怎么能救出赵武,公孙杵臼就问程婴,“扶立遗孤”和“死”哪个容易,程婴回答“死”更容易,于是公孙杵臼就自己请死,希望程婴扶助赵武,复兴赵氏一族。

后来,他们就去找来(估计是买来)一名男孩,由公孙杵臼带着,程婴则去屠岸贾处告密领赏,屠岸贾领着兵马找到公孙杵臼,他们两人就在屠岸贾面前做了一场戏,由公孙杵臼大骂程婴,取得了屠岸贾的信任,屠岸贾带人杀死了公孙杵臼和那名男孩,以为赵氏一族已经灭绝,就离开了,程婴则带着真正的赵武藏匿山中,默默养大赵武。

等到赵武成年后,就在当年深受赵氏一族厚恩的韩厥的帮助下,成功取得晋景公的信任,领兵杀死屠岸贾,为赵氏一族复仇,赵武亦成为晋国的重臣。

程婴等到一切事情结束后,就决意自杀,赵武阻止,程婴就说这事当年与公孙杵臼约定的,待赵氏一族成功复兴,便到九泉之下与公孙杵臼相会,若他不死,公孙杵臼便会以为事情没有成功,其英魂就无法安息。

程婴这样说,赵武就无法在继续阻止他,只能任他自杀身亡,之后“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