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隐患

第一百七十四章 留有隐患

于是我就只能大概说了一下菲州那边的气候和出产了,大概就是菲州这个地方天气炎热、雨水充足,与东吴所在南方区域的气候十分相像,应该十分适合水稻这种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

当然了,菲州那边的夏季和雨季也比南方区域为长,一旦水稻成功在菲州种植,一年两熟就肯定有的,一年三熟的话,以东南亚那边见鬼的气候,估计也十分有可能,不过这个情况我就不会特意向诸葛老大说了,万一将一年三熟这种作弊一样的粮食产量向诸葛老大说了,以这个时代农本位为主流的思想,诸葛老大不舍得将菲州这片土地让给东吴作为退路,岂不是节外生枝了。

到时不能争取到东吴的协助,影响到大汉定鼎中原的大业,岂不是得不偿失了,而且我的设想中,将东吴先引去台湾,乃是为了开发台湾,待二三十年后,中原大抵稳定下来,自然有足够实力引导东吴再次前去菲州,台湾自然落回中原政权手中。

不过一旦东吴政权到了菲州那边,就不是像台湾这边一样,中原政权难以干涉了,毕竟路途有点遥远,还隔着大海,颇有鞭长莫及之感。

但是这样也好,毕竟菲州那边的土地并不是大汉的,现在的话,要么是无主之地,要么就是当地土著之土地,将东吴引去菲州,就是明显的慷他人之慨,于大汉毫无损失,又可以收回东吴荆州、扬州、交州之地,即使可能为后世留下一二隐患,但为了光复中原的大局,也是不得不为了。

当然了,若一两代后的后世子孙给力,能够组织起跟历史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差不多的庞大船队,一口气能够运送将近三万人的军队到达菲州,迫使东吴政权屈服的话,我是乐见其成的。

不过这个就是奢想而已,要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一下子从三国时代进化至明朝,除非是上天让一个在明朝懂得“郑和宝船”全套制作工艺的大工匠穿越到这个时代,就算是一个后世的船舶制造专家,来到这个时代也是没撤。

因为后世的钢铁舰船制造,与古代整个木制帆船建造体系,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线,至多能说基本原理有互通之处,其他的方面说是南辕北撤也没错。

如此种种,我当然是在脑海中思索一番而已,绝不敢宣之于口,于是我就继续向诸葛老大说道,菲州之上,由于气候高温多雨,盛产一些香甜多汁的水果,如菠萝、芒果、椰子等,还盛产香蕉这种作为充饥之物的水果。

诸葛老大听了我的种种述说,就说道:“幼常所言之菲州,却是大好土地,给予东吴作为立国之地自是足矣。

只是如此膏腴之地,未能纳入大汉疆土,甚为可惜矣。”

果然,土地情结是每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根深蒂固的执念,就算是诸葛老大这么明智理性的人,也难以避免,幸好我没有将菲州那边种植水稻,极有可能一年三熟的情况向诸葛老大说了,不然估计诸葛老大死也不会同意将菲律宾的消息向东吴透露的。

而现在的话,我还勉强可以有理由说服诸葛老大,于是我便说道:“老师,老子《道德经》有云‘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如今为了兴复汉室之大业,将化外之地委予东吴,亦是权宜之策。

况且孟子亦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留此隐患于后世,亦未尝不可激励磨砺后世子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