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的前因

第二百一十七章 温酒斩华雄的前因

思维惯性的力量是这么强大,所以后世才有了那么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有了想法,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下去了,但是连想法也没有的话,怎么做还真的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因此,后世诸多键盘侠往往嘲笑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总是觉得这是人或事那么愚蠢可笑,却不知道自己是站在诸多前人的分析和考证下才有如此判断,而当时的人却是处于种种未知下,通常都只能靠自己的思维惯性去做判断,那么当然会表现如后世人所认为的那样愚蠢了。

如今,我这个后世的人从历史下游逆流而上,来到这个时代,又正好处在如今这个地位,还真的要将后世一些可用的想法多点向诸葛老大述说一下,只要说服了诸葛老大,很多想法就可以付诸实行的了。

想到这里这里,我连忙将刚才的重骑兵、水利锻锤等东西,找纸笔记录下来,为免自己忘记了这些事情,在马铁和马岱征集到足够的骑兵回来之前,我还是要多点翻阅这些重要笔记。

做好这些事情,我便如常看书、巡营、吃饭、歇息,过上犹如退休人士般规律的生活,待到了明日上午,长安库房那边如约送来了一应物资,整个营地顿时更为安静,相信是军中诸将知道物资入营的事情,刻意约束部下的后果了。

不过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毕竟历来的军事家,都是将后勤这件仿似军中杂务的事情,看得十分重要,因此才有那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谚语。

军中的粮草转运官,从来都是军中主帅的心腹或十分信任的人,皆因粮草是大军能否继续与敌军作战的基础,所谓“一日无粮,军心不稳;三日无粮,大军溃散。”,不论一只军队如何勇猛坚毅,一旦断粮三日以上,根本就无法作战,只能坐以待毙。

历史上因为粮草出现问题,导致一场战争的走向完全不同的情况,真的是比比皆是,单单就在东汉末期的这个三国时代,就出现过两次很著名这种事件。

第一次就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战役中的汜水关之战,此战乃是诸侯盟主袁绍指定江东虎将孙坚作为前锋攻打汜水关的。

本来孙坚攻打汜水关是占尽优势的,可惜袁绍委任的诸侯军粮草官,乃是袁绍的族弟袁术,袁术与袁绍,因为袁家家主之位的争斗,早已是心生嫌隙,再加上孙坚出身低微,袁术自恃出生四世三公之家,故对孙坚此人并不感冒。

后来袁术手下之人察知袁术与孙坚并不对付,于是进谗言说,孙坚乃是江东猛虎,部下勇猛善战,若任其作为先锋攻取了汜水关,一路攻入洛阳,岂不是立下天大功劳,如果让孙坚这名外人立下奇功,那么将置袁术和袁绍两名袁氏兄弟于何处。

袁术深以为然,便问手下之人有何方法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手下之刃就给袁术出了一个阴招,就是不发粮草给孙坚部队,那么任由孙坚部队如何善战,也只能饮恨收场。

袁术当即听信了这个手下之人的说话,决定不发粮草给孙坚部队,果然不到数日,孙坚军中便粮草无继,而孙坚屡屡派人往大营中催粮却被袁术敷衍过去。

而孙坚自身由于军中不稳,未敢轻离军营,其派回诸侯大营催粮之人,又无法见到盟主袁绍请其主持公道,最后导致军中发生骚乱,被汜水关上的华雄知道了孙坚军中的情况。

于是华雄瞄准孙坚军心不稳,斗志涣散,猛然发动夜袭,冲破孙坚大军营寨,斩杀了孙坚心腹将领祖茂,孙坚仅以身免,率残军败退回诸侯大营,然后就有了华雄直杀至诸侯大营搦战,俞涉、潘凤先后被华雄斩杀,关羽排众而出,上演了一出“温酒斩华雄”的戏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