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无衣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无衣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二百二十六章 无衣

不过军中的娱乐,除了博戏还有游玩之外,还有一些娱乐活动也是后世认知中比较正规和崇尚的,那就是唱歌了,后世军营中,拉歌甚是平常,只要是个兵,都会吼那么几句。

而在这个时代,由于缺乏娱乐活动,博戏和游玩,只限于少数人参与,故此军中士卒,最普遍的活动还是唱歌,毕竟唱歌这种活动,独唱也可,合唱亦行,群唱更佳,真是人多人少也能玩,而且也不需要什么额外道具,是个人能说话就可以玩,就算唱功不行,混在一群人里面吼几句,在一群都是粗汉子的军队里面,也没有人介意啊。

在军队这种充满竞争信念和争强斗胜思想的群体里面,只要不同的人或群体唱起歌来,就基本上都会斗上一斗,而军队中又满是不识字的糙汉子,自然不会斗谁记得的歌多,又或者斗谁唱得动听婉转之类的,只能是斗谁的歌声够大够雄浑,慢慢就会形成像后世拉歌一样的斗歌现场,这点还真的可能是军队中一脉相承的传统了。

至于唱的是什么歌,这个年代凡是作曲作词的都是王公贵族或是饱读诗书之人,可没有像后世一样,军队中专门有文宣部搞这种事情,所以这个时代主流音乐合集《诗经》,里面多是《采薇》、《关睢》、《鹿鸣》、《蒹葭》、《静女》、《淇奥》、《风雨》、《木瓜》、《桃夭》这类婉转哀怨寄情的诗歌,要不就是《黄鸟》、《硕鼠》、《小雅·节南山》、《正月》这类发泄对当权者不满的诗歌,关于军队征战之诗并不多,但其中亦有不少精品。

而这些关于军队征战的诗歌里面,最令人熟悉就是《秦风·无衣》和《小雅·出车》了,《秦风·无衣》乃是战士出征之诗歌,《小雅·出车》则是军队胜利凯旋归来之诗歌。

《秦风·无衣》里面的词乃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全诗慷慨激昂,相传乃是周幽王末期,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秦国受周王室之命,出兵保护周王室,击退戎族,将周王室护送到洛阳(古称洛邑)重新定都,史称东周这个时期被人创作出来的。

《无衣》里面“王于兴师”说的就是周王室,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秦王,因为秦国称王乃是商鞅死后之事了,离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余烈”一统天下只有一百余年,是战国后期了,而之前秦国之主,一直都是称“公”的,看秦穆公、秦孝公这些名称就知道了。

而《无衣》发生的背景,其实就是《东周列国志》里面说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用烽火台戏弄诸侯,以致后来戎狄攻破西周都城镐京(现在的西安)之时,众诸侯都没有出兵救援,最后是距离镐京最近的秦国出兵击退戎狄,保护周王室前往洛邑(现今的洛阳)。

周王室为了表彰秦国之功,将已经被戎狄占领的西方大片土地(包括都城镐京)封给了秦国,让秦国为周王室守护边境,抵御戎狄,所以后来秦国不断击败戎狄,才有了广阔的土地,最终统一了天下,后来秦始皇的兵马俑也会出现在西安(镐京)这个地方了。

自此而后,《无衣》就成为了秦国的战歌,相传秦国锐士就是唱着这首歌,逐一击败六国的强大军队,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而大汉继承自秦,所以大汉军中,能唱《无衣》这首诗歌的人多的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