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楚、吴、越的爱恨交缠

第二百五十三章 楚、吴、越的爱恨交缠

而与齐国相比,另外一个战国时期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强国楚国,就有出息得多了,楚国地处南方,但是当时南方可不比后世,虽然土地依然肥沃,但是人烟甚少,乃是蛮夷之地。

楚国当时被周王室封在南方,且爵位还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仅次于最低爵位“男”的“子”爵,亦是当时受封诸国中爵位最低的一级,就连当时亦是同样不受重视,封到西方抵御西边蛮族的秦国,其爵位都是“伯”,可比楚国的爵位还要高。

由此分析,当时楚国封地位置不好、疆域不大、爵位几乎处于最末等,应该是受到周王室稍有不公的待遇的,亦同样受到中原诸国的轻蔑。

所以其实楚国早期的立国经历,与秦国也颇有相似之处,及后楚国日渐强大,自然就追求应有的政治地位,可惜中原诸国俱指楚国为蛮夷,总是拒绝楚国的来往。

而楚国也甚是头铁,竟然不顾当时列国间崇尚的礼仪,直接用武力打服甚为南方诸封国之首的随国,强迫随国这个“侯爵”之国,为楚国向周王室请求提高爵位,周王室自是对这种不合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做法不予理睬,无视了楚国这种请求。

当时楚国既然能够打败随国这个南方为首的国家,自然就已经有了称霸南方的实力,所以以楚国当时的想法就是,周王室无视自己如此合理的请求,明显就是侮辱自己,自此之后,楚国就公然以“蛮夷”自居,不再强行与中原诸国结交,甚至悍然自封为“王”,与周王室公然对立,成为了列国之中首个称“王”的国家。

如此一来,楚国就是公然闹起了独立,自此之后,中原凡是称霸成为老大的国家,都会将楚国视为自身大敌,尽力防止楚国对中原诸国造成影响,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政治环境。

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就将楚国作为最大的蛮夷之一,屡次联合诸**队攻打楚国,逼楚国向周王室臣服,最终楚国慑于齐桓公所领诸**队,与齐桓公订下了“召陵之盟”,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并重新向周王室纳贡。

而继齐国之后崛起的晋国,更是与楚国相争了近百年,甚至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还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扶植比楚国还要偏远的一个小国吴国,让吴国去骚扰楚国的后方。

只要楚国后方不稳,自然就不能全力与晋国在中原争霸,为了这个目的,晋国就派遣重臣巫臣,带着战车去到吴国,教导吴国车战射箭之术,还派了不少人带着典册等书物,将当时中原地区最先进的文化制度等向吴国教授。

由此,吴国在晋国的大力扶持下,国力逐渐壮大,由伍子胥营建了当时吴国首个中原样式的城市——姑苏城,就是后世的苏州了。

吴国不断学习中原诸国的制度和文化,待到吴王阖闾之时,吴国在孙武的帮助下已经练出了一支强兵,于是屡次兴兵攻打楚国,连续数次得胜,最后更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伍子胥还将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中拖出来鞭打,报了其父兄被杀之仇。

伍子胥如此做法,引起了其好友申包胥的愤慨,于是上演了一出“申包胥哭秦庭”的好戏,引来了秦国大军,击退了吴国,保全了楚国社稷。

楚国经此一役,心有余悸,于是也有样学样,学习晋国的做法,在吴国的更南方,扶植了一个屡受吴国压迫,甚为弱小的越国。

于是乎,引出了由夫差、勾践、范蠡、西施、文仲等诸多人物构成的“吴越争霸”大戏,“卧薪尝胆”、“西施浣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等脍炙人口的词句也由之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