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仇敌变保护神?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仇敌变保护神?

按照这些史料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黄帝部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遇到了炎帝部落,于是炎帝部落首领帝榆罔领兵与黄帝作战,经过三次大战,最终败于黄帝之手,帝榆罔便向黄帝臣服,打算将整个部落合并入黄帝部落。

而炎帝部落中的蚩尤,应该是手握大权的,估计是怕失去自己手中的权力,于是联合一众出于同样心理的人(传说中蚩尤兄弟七十二人),反对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帝榆罔自是不赞成蚩尤的意见(估计这时候帝榆罔手中实力大损,反对合并也不能把持族中大权,反而投效黄帝能维持自己的权力),蚩尤等人索性将帝榆罔逐出部落,由蚩尤登上炎帝之位,继续对抗黄帝部落。

只是炎帝部落之前已是大败一轮,就算蚩尤重整旗鼓,最终也是不敌黄帝部落,蚩尤被擒,被黄帝斩杀,还将其分尸,尸首各部分被黄帝刻意遣人送到不同的地方(颇有后世传首的做法),以儆效尤,名曰防止蚩尤复活,实际却是恐吓四周各部落向黄帝部落臣服。

随着蚩尤身死,黄帝部落正式吞并了炎帝部落,两族融合,更是强大,而为了安这些原炎帝部落之人的心,黄帝部落将蚩尤称为“兵主”,当作“战神”祭拜,后世也一直流传下来,如此也解释了为什么蚩尤明明是华夏始祖黄帝的最大敌人,但是却被后世称为“兵主”,当作“战神”来崇拜,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保护神。

综上所述,殷商之民是出自炎帝部落,蚩尤这个“战神”曾是炎帝,那么殷商之民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朝不保夕,为了震慑可能存在的敌人,为求自保自称是战神后裔也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

而这支殷商之民的来历,最大可能是出于帝辛(商纣王)之后,因为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周朝虽然拥有天下,不过殷商的力量依然不弱,周武王并无完全攻灭或控制整个殷商的力量,于是只能将帝辛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让其继续统领殷商之民,已按殷商之民的心。

但是,周武王毕竟是武庚“杀其父,灭其国”的仇人,为防武庚起兵作乱,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封在武庚领地周围,称为“三监”。

而武庚最后的确如周武王的料想一样,真的起兵欲雪家仇国恨,可惜此时周朝已在周武王弟弟周公旦的高超政治手腕下,完全稳定下来,轻易就将武庚的这场动乱平定下来。

武庚不消说,自是身死,领地也被收回,但是基于华夏传统“不绝人祀”的思想,周朝将当年离商降周的帝辛兄长微子启,封在商丘,国号为宋。

以华夏自古以来的宗族观念,加上武庚在如此处境之下举兵反周,那么武庚将自己的其中一名儿子,交由微子启保护,以免自己事败绝后,也是十分可能的。

而微子启出于亲族关系,保护这名武庚可能仅剩的血脉,自是责无旁贷,只是既然微子启受周朝封赏,成为了宋国之主,想必周朝肯定要其交出这名武庚后人的。

但是史料记载微子启乃是仁德贤能之人,想必是不会如此不仁,将这名武庚后人就这样交给周朝处置的,不过不交出这名武庚后人,有好像不忠于对自己封赏甚厚的周朝。

如此两难之境,相信微子启定是百般难受,辗转难眠了,估计其由于饱受内外压力,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待这名武庚后人长大之后,调拨一批精明能干之人给他,让他远走他方,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以慰商朝历代祖先在天之灵,也避免了将来这名武庚后人向周朝报复,自己不知如何自处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