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十九章 董允的信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十九章 董允的信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58:01

第十九章 董允的信

我说道:“别无他事,只是询问一下,午后可有人来访?”

马兑答道:“今日并无客人来访,只是董侍中遣人送来书信,来人代董侍中传话,言董侍中不日将来拜访。”

“哦,知道了,书信何在?”

“书信在此,请家主一览。”说完,马兑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了过来。

我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书信上写道:“幼常贤弟,闻弟欲与诸葛府果小娘结秦晋之好,并欲邀兄作媒。

兄得闻此讯,心甚欣喜,贤弟聪敏,果小娘心思玲珑,定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共偕白首,然近日宫中事务繁多,兄无暇抽身,故与贤弟约定,两日后至贤弟府上商量贤弟之终身大事,望贤弟见谅。”

我看了一下落款,这封书信却是昨天的日期写的,那么应该是昨天董允收到我的书信后回信的啊,但为什么竟然今天才送来呢?

我仔细思考了整刻钟,才推敲出一个合理的答案:这封信应该是董允昨天写好的,不过他还不知道诸葛老大的意思,所以特意没有即刻送信到我手上。

而信上所说宫中事务繁多的理由,算是半真半假吧,的确,现时宫中应该为了诸葛老大奏章上说的迁都一事,不断开会研究。

但要说董允完全抽不开身,连一两个时辰都拿不出来找我商量,我却不是很相信,估计董允是借口事务繁多,而利用这两天的时间上诸葛老大府上探听消息才是真的。

不过董允能在这个年龄就混到侍中这个职位,亦不愧是人精一名,他这样写信,既留出足够时间让自己探听消息,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亲切的语气,实在让人无从指责。

而我能在今天收到董允的这封书信,那么董允应该是在黄月英师娘处得到了一些肯定的答复,知道了诸葛老大的意思也是愿意将诸葛果许配给我的。

如果董允在黄月英师娘处得到的答复是否定,诸葛老大并不肯将诸葛果许配给我,估计我收到的书信除了这封之外,过一天就会另外一封书信,说自己由于宫中事务繁忙,实在无法抽身帮我作媒,让我另觅他人了。

不过董允能在皇宫这种人际关系最为复杂的地方得居高位,甚至操控着整个皇宫的运作,这种圆滑的处事方式应该算是基本操作了。

说真的,在官府和皇宫这些地方之中,会做事的人固然重要,但懂沟通、会来事的“润滑剂”型的人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人能加强各部门和各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使整体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因为在具体的政务处理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处于可以处理和可以不处理之间,具体的解释权要看具体管事的部门,甚至是看具体管事的人。

如果沟通技巧足够,能够充分说服管事的部门或管事的人,那么事情基本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而反之,若然沟通技巧欠佳,不能说服管事的部门或管事的人,那么事情通常都会被搁置不理,或许还会在各个部门之间推来推去。

甚至如果言词得罪了这些管事的部门或管事的人,就算你能通过上级或其他途径强行让这些管事的部门或管事的人明确要处理这事,但亦难保这些部门或人搞一些阳奉阴违、歪嘴和尚念错经这类把戏。

或者更聪明点,这些部门或人来个强硬的“一刀切”方式帮你处理了事情,看似高效迅速解决了问题,但却为将来更大问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所以总的来说,政事的处理,除了要有正确的处理方法,亦要足够的沟通能力,确保所有管事的部门或人能够一心把事做好。

因此历来能得善终的名臣功臣,基本上都是人精,能充分洞察人心,方能得保功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郭子仪,终其一生都能得皇帝信任,甚至被尊为“尚父”。

而反面的例子就是王安石了,因为无法洞悉身旁同仁和下面主管变法官吏的人心,导致“熙宁变法”成为了历史上变法最惨烈的翻车现场,甚至被一些人直指为导致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