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六十章 王安石变法

第三百六十章 王安石变法

王莽新政乃是从创设开始就走上了歪路,失败基本上就是无可避免的了,即使以王莽空前高涨的威望,也只能使新朝延续了十五年。

而王莽的本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家、思想家、改革家)在宋神宗时期进行的“熙宁变法”(由王安石在在熙宁元年提出,与熙宁二年经宋神宗批准施行,故史称“熙宁变法”,但是一般世人都称为“王安石变法”,可见王安石在此次变法中可谓中流砥柱。),立意鲜明,纲目并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可惜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消除宋朝的三冗危机(冗员、冗兵、冗费),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内强国力,外抗敌侮。

为此,王安石得宋神宗授权,先后颁布了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等富国之法,以及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保马法等强兵之法。

除了这些富国强兵之法外,王安石还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意在为变法储备一大批人才,不使变法中途废止。

可惜王安石不吸取历代变法“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的教训,还是在变法中操之过急,急功近利。

加上王安石变法本已损及不少人的利益,朝中存在相当一部分保守派,不愿意变法,乐见变法失败甚至主动破坏变法,而王安石又用人不当,其变法派中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操守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而其中吕惠卿、曾布、蔡卞、蔡京等人都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中。

故此整个变法可说是不得其人而施,逐渐出现动机与效果背离、条文与执行偏差的现象,变法派这边的人大敛其财,保守派那边的人绝不干涉甚至有点放任自流和纵容的意思。

例如青苗法本是官府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向农民贷款,待秋收之时再让农民向官府还款,用官府贷款代替私人高利贷,以免农民无法还款要用土地抵账,变相促使土地兼并越演越烈,是遏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这一税收重要组成部分的良法。

但是在官吏执行期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层层分派、制订指标,不管农民是否需要借贷,都强行要求农民借贷,又私下调整贷款利率,不断增高,使得农民负担不起,最后还是要变卖土地抵账,而这些官吏又与乡间富豪勾结,这些变卖的土地还是流进地主富豪手上。

又如免役法,本是让农民专心耕种自家土地,可以不参加差役,改为向官府支付免役钱,让官府雇人承担差役,这样农民有更多的时间生产耕种,官府又有经济收入不致使得差役荒废,影响了一些国家建设。

这样也是两全其美之法,但是执行此法的官吏,肆意摊派,平民百姓但凡搞一点点营生如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都要交纳免役钱,不然就不得经营,可谓民不聊生了。

而与变法派向抗争的保守派一方,却是人才济济,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都是这一派的,单是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这三个人,不但是当时声名赫赫,就算是后世也是被人称誉有加,苏轼更是被称为“坡仙”,是当时及后世一段长时间中,东方文化圈内一名领军人物,可算是与唐朝李白齐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