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操与荀彧

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操与荀彧

而曹操就更不用说了,后世众人皆知其少年之时的愿望就是成为征西将军,为汉室开疆拓土、威震西域,就连自己将来的墓碑题字也想好了,就是“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就算后来机缘巧合加上自身努力,曹操成为了汉朝丞相,更是手握兵权,可谓权倾当朝,天子废立只在其一念之间,甚至行王莽之事也是轻而易举。

但是曹操却始终过不了自己心中对汉室的感情,就算与汉献帝后来矛盾重重,也终究没有将汉献帝废掉另立新帝,想必也是欲成全这一段君臣之义。

而曹操一声均自诩汉臣,在晚年更是公开宣称自己一生为汉室南征北讨,若没有他,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但是他绝对没有登基称帝的念头,若然子孙有能力,只愿子孙作周武王,自己终其一生也是汉臣身份,愿为周文王。

曹操这段说话,或许有点绕,不过也是其既照顾了自己的感情,成全了对汉室之义,又是对手下文武百官的一种变相保证,自己只是感情上过不去而已,而自己的子孙自会做应做的事情,断不会使效忠他的人落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本来曹操将自己身后之事都设想得十分妥当了,可惜其子曹丕实在有点不孝,竟然摆了自己九泉之下的老父亲一道,自己领了“魏文帝”的谥号,却将“魏武帝”这个谥号留给了曹操,估计曹操在天有灵的话,也会考虑是不是一个雷劈下来警告一下曹丕。

所以就曹操本人来说,其是忠于汉室的,故此其迟迟不愿称帝,让汉朝足足多续了十年命,不过为了家室宗族以及自己身后的一大群人考虑,其是断断不可能将权柄归还汉献帝的,那样等于太阿倒持,生死不能自已了。

至于荀俣的话,其经过历史考验,已经与“王佐之才”这个身份死死绑定在一起了,他一生辅助曹操,也只是认为曹操能兴复汉室,还人民一个安乐和平的生活,结束这个“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可悲乱世。

可惜命运总是充满了恶意,曹操最后也没有牺牲整个家族及自己势力集团的觉悟,一步步踏上了迈向权力顶点之路,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王子皆为列侯。

而荀彧就是在曹操受封魏公之前,公开谏言曹操道“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大为不满,两人就开始貌合神离,分道扬镳了。

不久,曹操南征孙权,让本来留守都城的荀彧到谯郡劳军,荀彧到达后,就让他随军远征,曹操军至濡须的时候,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虑而亡。

关于荀彧的死亡,成书于东晋的《魏氏春秋》里面说: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荀彧死后次年,曹操就封魏公。

以荀彧当时为侍中、光禄大夫、参丞相军事,只要其言语一声,支持曹操继续迈向权力顶点的话,那么新朝一旦建立,其绝对是丞相的不二人选。

但是就因为荀彧心中对汉室的一腔忠义,其始终也没办法说出这种说话,还要谏言曹操,希望曹操能贯彻初心,继续做汉室的征西将军,结果曹操狠起来也是真的狠,跟了自己二十年的老兄弟也是说放弃就放弃,让荀彧一缕忠魂归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