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古代三尺不一定为一米

第三百九十七章 古代三尺不一定为一米

而在这个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远远落后于后世的年代,莫说钢卷尺了,连钢直尺也不知道还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我所看到的,依然是几个木匠拿着墨斗在木板上熟练地“弹线”,然后按照“弹”出来的直线,在直线边上用刀切、刻、割出四条半寸来宽,深也是约莫半寸的沟来,看来这就是用来基本确定大小的“线”了。

不过难道剩下的工作都是用刀“挖”出来,这就可有难度了,也相当浪费气力啊,这个时候,庞兴可能看我看得入神,就凑过来向我解释其中情况了。

原来今天早上他和数名工匠已经研究过,大小是基本有了定案,就是约占木板的十分之七八左右,这是最大利用的了,太小的话写不了几个字,太大的话有影响沙盒的稳定性,毕竟边太薄的话肯定容易散架的。

等在木板上划定了沙盒的大小后,木匠们就会用刨子将框定的地方刨走,那么木板中部自然就会凹陷下去,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坑,用来装沙写字了。

庞兴说到这里,那些木匠就从脚下拿上来一件物事,我仔细一看,果然是刨子,只怪后世已经少有人手工打造家具,这些东西都只在木材加工厂里面才有,我都忘记了“刨子”这件木匠神器了。

庞兴见我还在仔细观察木匠们的工作,就乘机向我询问,未知沙盒的深浅可有定例,我一听就顿时明白了。

沙盒深浅说真的并无明确定例,能装沙子写字就可以了,不过如今庞兴负责此事的话,沙盒深浅对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因为如果太浅的话,装不了多少沙子,后面沙盒用起来就会犹如硬木上写字,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但是如果太深的话,木匠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多,那么庞兴完成此任务的时间就会相应延迟,万一到时我这边追问起来,庞兴就尴尬了。

所以庞兴见到我后,才数次或直接或间接向我询问其中的事,看看可有明确定例了,既然庞兴也是荆州一系。

说起来也是诸葛老大和我这边的支持者,我也不欲难为他,于是我就让他先去监督木匠们工作,我要细思一下。

庞兴得了准信,自是应诺一声,就过去跟那些木匠站到一起了,而我就走到一旁树下,解下水囊,边喝水边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古人说书法大成多用“入木三分”形容,“分”是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同样的长度计量单位还有“尺”、“寸”、“丈”。

古代以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而后世所说的三尺等于一米,其实说的是清朝时期的长度,古代历朝历代的度量衡,其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都会有出入的。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出自唐代,唐代一尺约为三十一厘米,三尺也约等于一米了,那么一寸就约为三厘米,一分就约为三毫米,“三分”的话就差不多等于一厘米了,写的字力透纸背,还能浸入木板一厘米,果然是笔力雄健了。

不过汉代的“尺”远少于唐代的“尺”,一尺约为二十一厘米,所以汉代说的大丈夫“昂藏七尺”,其实就差不多等于一米五,这应该算是汉朝男子的平均身高了。

所以史载关羽“身高九尺”,那么就是一米八几差多不有一米九了,在后世都算高的了,汉代时候就是当然的“伟丈夫”了。

如此算来,汉代“三分”的话就只有六、七毫米,这样的话就有点太浅了,在我的预想中,沙盒可是用树枝写的,沙土太薄的话,写字就很难的了。

既然这样的话,索性就定一寸好了,按照汉代的长度计量,也就是差不多两厘米左右,也算是合适了,写字写个一厘米深够了,就算开始不会用力,写个1.5厘米也怎样都够了,两厘米的话就应该卓卓有余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