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开历史倒车的秦国

第四百一十三章 开历史倒车的秦国

不过其实后世的国家也不是丝毫没有考虑这个问题的,也是经过了数年大力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提倡了多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能够容纳大批就业人员后,才慢慢鼓励各厂企大搞技术革新,使得各产业的产能大增。

而经过国家多年的努力,全国农民占比已经从建国初的百分之八十下降到2018年的百分之四十,大量的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及做生意等手段,已经在城市里面扎根落户,实现了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

按照2018年的数据统计分析,全国人口有十四亿人,其中四成多一点点为农村居民,约为五亿六千万多人。

而再认真统计分析之下,这五亿六千万多的农村居民里面,真正以务农为生的只有一亿多不够两亿人,其中有不少是农忙时候才回家帮忙务农,其余时间出外务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已经脱离了农业这个第一产业了。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全国农业人口不但从占比上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绝对数量也是从三到四亿下降到一两亿左右,同样是缩减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整个国家经过这数十年的调整,已经可以说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为第一产业稳健发展,第二产业成为支柱,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四产业开始萌芽的多产业国家。

所以从二千年之后,随着全国物流网络的逐渐完善,大多数人民群众已经可以享受到足不出户品尝全国特产的服务,不论是新疆的哈密瓜,还是苏杭的大闸蟹,都可以在家里大快朵颐了。

产业机械化,对于后世那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或许真是一把双刃剑,既要考虑到好处,也要充分评估其中的风险。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严重缺乏人口的社会来说,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就犹如支持秦国统一天下的“耕战”体系,其实也是有大量应用器械工具减少人力劳作的因素。

秦国所在的战国时期,铁器其实已经大量开始应用,但是冶炼和铸造的技术相对没有青铜那样成熟,于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就大胆开了一个历史倒车。

别的国家都是将当时可谓最坚硬的金属——铁,尽快大量列装到军队中,历史上吴、越、楚由于冶炼铸造行业最为先进,引入铁制兵器也自是最早。

传说中有名匠欧冶子铸造的天下第一名剑——湛卢,相传就是用铁打造出来的,所以才是“湛湛然而黑色也”,也远比同意时期的剑要长和坚硬。

但是秦国偏偏不是这样,将铁这种坚硬的金属用来铸造农具,如犁、锄头、耒耜(铲)等,而军队里面大量使用的还是青铜兵器。

秦国的农具如此坚固,加上秦国已经开始立法明文保护耕牛,擅自杀牛者是要论罪的,最重的刑罚乃是杀头。

如此一来,秦国的农耕越发发达,这才能支撑得起整个“耕战”体系,在全国大半青壮都去参军打仗的情况下,凭着老弱妇孺及一些农作技术丰富的农民,使得整个秦国的农业产出不致出现问题。

就是依靠这个用出色技术和器械维持的“耕”体系,支撑着勇猛杀敌、誓灭六国的“战”体系,秦国才能在“长平之战”中活活耗赢了赵国。

要知道“长平之战”中,赵国的补给是要比秦国容易的,但是结果却是赵国老将廉颇的稳守反击战术,被秦国耗至国库空虚,赵王无法才更换主帅,让年轻的赵括拼杀一场,反正拼的话还有机会,不拼就肯定输,之后的结果就是赵国硬是输掉了这场国运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