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技术封锁从古到今都存在

第四百一十五章 技术封锁从古到今都存在

器物之利,在古代这种科技不算很发达的社会,可是十分重要的,随时能够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不论怎么重视都是正常的。

就犹如庄子说的那则语言故事一样,本来只是一个专营棉絮漂洗家族,用来防止双手泡水过多开裂的药,但是被有心人知道后,用一百金买回来后,再献给吴王给军队使用。

吴**队用了此药,在冬天跟越**队在水上作战,手部果然不再开裂,由是战力大增,轻易大败了越**队,买药的人凭此获得了吴王的封赏。

所以在古代,私人技术都是重之又重,民间尚且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习惯,国家之间对各种技术的保密自然是万分谨慎了。

这从汉族这个农耕民族对匈奴这个游牧民族的技术封锁就可见一斑了,自秦代以来,为了削弱匈奴的战力,汉族都会禁止对匈奴输送铁器以及各种金属冶炼技术。

虽然其中也有部分商人甘冒大险,做这种事以获取巨大的利益,但是铁器贩卖算是屡禁不止,不过历经秦汉两朝四百多年,铁器冶炼铸造技术都是保密得十分良好的。

因为直到东汉末年,匈奴等外族军队所用的主流兵器还是青铜兵器,有些比较弱小的部族甚至还是用传统的骨器和石器。

钢铁类兵器,在这些部族里面可以称为宝刀宝剑了,由此可知,整个汉朝上下对铁器技术的保护达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这种技术封锁政策,历朝历代都一直奉行,所以汉族这个长城内的农耕民族对比那些长城外的游牧民族,可是一直保有技术优势的。

故此历经秦汉晋,及至隋唐宋,游牧民族虽然一直凭其悍勇,屡屡侵犯汉族边境,但是却无能攻进汉族腹心中原地区,统治整个华夏中原。

直到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出现,其异常重视工匠技术,每攻下一处地方,就算杀光所有贵族和官员,也不动工匠一分一毫。

是故蒙古集合了当时许多的能工巧匠,技术力量越来越强,兵甲之利已经超出了当时的南宋和金朝,甚至最后还制造出了当时最恐怖的攻城利器——回回炮,其实就是加了杠杆配重装置的巨型投石机。

可不要小看回回炮好像这么简单,在当时那种没有物理学基础的年代,可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造出来的。

蒙古就是凭借回回炮,一举攻下了多年无法攻陷的襄阳,回回炮一战建功,故此又名襄阳炮,于是一路坚城纷纷不攻而破,蒙古就顺利灭亡了南宋,建立了华夏中原大地上第一个外族政权——元朝。

极端点来说,如果没有回回炮这种恐怖的工程利器,南宋或许还能苟延残喘数十到一百年,那么蒙古是否能够建立元朝就很难说了。

因为成吉思汗死后,其诸子继承问题其实已经浮现,后来元朝高层为了平息纷争,建立了四大汗国各由成吉思汗诸子后裔统领。

分别是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子孙统治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

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及其子孙统治的察合台汗国,主要辖区是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

由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四子拖雷的儿子,忽必烈的兄弟)及其子孙统治的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或伊儿汗国,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

由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及其子孙统治的窝阔台汗国,主要辖区是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