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东吴缺猛将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东吴缺猛将

等到费祎果真回到长安之后,刘禅陛下果如诸葛老大所言,只在朝会上表彰了其一番,由于我现在身任羽林左监,又刚好在长安城中,所以也有幸列席其中,亲眼看到费祎将国书奉上给刘禅陛下。

按照董允在朝会中诵读出的国书内容来看,这应该就是大汉与东吴所订立的明约了,只是重申大汉和东吴当年之谊,以后继续守望相助而已。

想想也是,虽然朝会上的都是朝中重臣,但也难免会有泄密之虞,密约之事自然不会在朝会中让众臣知晓了。

朝会之后,诸葛老大就让我和费祎一起到丞相府中,设宴庆贺一番,此次小宴并无旁人,自是畅所欲言。

席间也从费祎口中,得知了他和东吴之主孙权会谈时的不少细节,感觉孙权这人,虽然军事才能一般般,但是政治眼光和触觉还是不俗的,不然也不会稳据东吴多年,不让国中豪门将其架空,剥夺其权力。

而诸葛老大对孙权此人却不大关心,或许其与孙权也是打过多次交道,深深明白到孙权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才不多问,反而对现今东吴有哪些能臣猛将甚为感兴趣,一再追问费祎。

费祎这次出使,也确实负有打探别国情况的任务,对这些事情当然格外关心,而且别国朝中有哪些得用之人,也不是什么机密,这些情报费祎自然是全部收集妥当了。

说起来,也难怪东吴自夷陵之战后再无进取之意,实在是其国内猛将凋零,再无攻伐别国之坚矛,自是难生驰骋天下之豪气。

不要说曾追随孙坚、孙策打下东吴基业的黄盖、韩当、程普早已身故,后来投效孙策的虎将太史慈英年早逝。

之后的中坚将领蒋钦、陈武、蕫袭、徐盛等人也已是不在了,就连曾被孙权亲自褒奖,解其衣亲指其身上数十处创伤问其来历的周泰,也早已作古。

最可惜的就是被孙权誉为可与张辽媲美的甘宁甘兴霸,以及与甘宁有杀父之仇,与其分庭抗礼的凌统,这两名东吴当时可与蜀汉“五虎将”及曹魏“五子良将”等当世名将并列的虎将,也先后逝世了。

所以现在东吴朝中,能拿得出手的猛将就只有潘璋、丁奉两人而已,其余将领都是未成气候的,但是潘璋、丁奉两人虽则可称良将,但其水平也大约与关兴、张苞等差不多,难与赵云、马铁、魏延这几个当世一等一的虎将匹敌,甚至可说是难望赵云等人的项背。

至于陆逊这名东吴大都督,却是难得的帅才,不以冲锋陷阵、领兵杀敌为其长处,只适宜于稳坐帐中运筹帷幄。

东吴现时军方还有一名大员,那就是镇守交州的步骘了,不过此人虽算是文武兼资,但是不以军事才能名称于世,也是偏向政治、文事方面才能的了。

东吴方面猛将严重缺失,但是文臣方面都是对得起三分天下这个牌面了,不但有硕果仅存的东吴第一代文臣张昭,这名遗老可是够能耗的,其与曹操可是同时代的人,赤壁之战时就是东吴文臣之首,是孙策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里面提到的人物,乃是当年与周瑜相提并论的人物。

而历史上,张昭可是耗到公元236年才逝世的,可比公元220年逝世的曹操多了十五年寿命,虽然现在的张昭,在孙权称帝后就以老迈为由,告老归家,但是孙权还是给足面子,将张昭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

也就是说张昭理论上还是东吴的高官显爵,孙权如果向其问询,想必他也不会拒绝孙权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